用于送桩管柱和末节管桩的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6578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用于送桩管柱和末节管桩的盖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盖板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送粧管柱和末节管粧的盖板。
【背景技术】
[0002]在静力压管粧压粧完成后,存在两状况,一是压好后粧顶低于施工地面,二是压好后粧顶与施工地面齐平或略高于地面。前者在地面上留下的孔洞上部较大,下部较小为管粧自带的孔,而后者即只是管粧自带的孔,都有极大安全隐患。通常这些孔均由施工单位自行找胶合板或焊钢筋网进行防护,但是,效率低,成本高,而且效果差;另外,钢筋网容易移动、丢失。更重要的是,孔道内壁土方容易掉入管粧孔道内,在管粧与承台连接填芯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大量的人工将管粧孔道内土方掏出,浪费人工投入,影响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可靠,降低成本的用于送粧管柱和末节管粧的盖板。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送粧管柱和末节管粧的盖板,包括管粧施工孔防护盖、和管粧孔口盖板;所述管粧施工孔防护盖设置在送粧管粧撤出时留下的送粧管粧施工孔的上端,且将送粧管粧施工孔的上端口盖住;所述管粧施工孔防护盖的下侧面具有一圈向下延伸的第一加劲圈,所述第一加劲圈的直径等于送粧管粧的外径;所述管粧孔口盖板设在末节管粧的上端,且将末节管粧的顶口盖住;所述管粧孔口盖板的下侧面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加劲圈,所述第二加劲圈的直径小于末节管粧的内径。
[0005]作为优化,所述管粧施工孔防护盖为圆形结构,其下侧面,且位于第一加劲圈内的部分具有第一十字加劲肋。
[0006]作为优化,所述管粧孔口盖板为圆形结构,其上具有径向设置的第二卡槽。
[0007]作为优化,所述管粧孔口盖板的下侧面,且位于第二加劲圈内的部分具有第三十字加劲肋。
[000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送粧管柱和末节管粧的盖板可在工厂采用塑料模具化制造或是在工厂用钢筋、钢板集中加工,操作安装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管粧施工孔防护盖俯视图。
[0010]图2为图1C-C处的剖视图。
[0011]图3为粧内吊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粧内托板的俯视图。
[0013]图5为图4B-B处的剖视图。
[0014]图6为管粧孔口盖板的俯视图。
[0015]图7为图6A-A处的剖视图。
[0016]图8为静力压管粧孔防护装置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管粧施工孔防护盖10、第一加劲圈11、第一十字加劲肋12 ;末节管粧20、管粧粧尖21、末节管粧内侧壁22 ;粧内吊杆30、底托部31、连接部32、卡紧部33、第一凸体34 ;粧内托板40、第二十字加强筋41、第一卡槽42 ;管粧孔口盖板50、第二卡槽51、第二加劲圈52、第三十字加劲肋53 ;送粧管粧60、送粧管粧施工孔61、送粧管粧施工孔孔壁62、压入管粧施工地面7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参见图1-图8,静力压管粧孔防护装置,包括用于送粧管柱和末节管粧的盖板、末节管粧20和粧内吊杆30。用于送粧管柱和末节管粧的盖板包括管粧施工孔防护盖10和管粧孔口盖板50。
[0022]管粧施工孔防护盖10设置在送粧管粧60撤出时留下的送粧管粧施工孔61的上端,且将送粧管粧施工孔61的上端口盖住。
[0023]管粧施工孔防护盖10为圆形结构,其下侧面具有一圈向下延伸的第一加劲圈11,第一加劲圈11的直径等于送粧管粧60的外径,通常送粧管粧60的外径与末节管粧20外径相等,具体实施时,第一加劲圈11的直径可以略大于送粧管粧60的外径。送粧管粧施工孔61的直径。具体实施时,管粧施工孔防护盖10盖在送粧管粧施工孔61的上方,管粧施工孔防护盖10下方的第一加劲圈11位于送粧管粧施工孔61上端口内,从而可以防止管粧施工孔防护盖10移动,使送粧管粧施工孔61上端口暴露。管粧施工孔防护盖10的下侧面,且位于第一加劲圈11内的部分具有第一十字加劲肋12,第一加劲圈和第一十字加劲肋的设置,可增强防护盖板承重能力,减少防护盖的厚度,节约材料,有效防止土石或人或机械破坏。
[0024]粧内吊杆30设置在末节管粧20内,粧内吊杆30的顶部与末节管粧20的顶口卡紧。
[0025]粧内吊杆30包括位于其底部,且用于托住粧内托板40的底托部31、位于其顶部,且用于与末节管粧20顶口卡紧的卡紧部33以及位于底托部31和卡紧部33之间的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的上端与卡紧部33连接,连接部32的下端与底托部31连接。具体实施时,粧内吊杆30为主要承重构件,其下端托住粧内托板及截粧钢筋、填芯混凝土,故此,底托部31,连接部32和卡紧部33最好为一体结构,从而使其承载强度更大。卡紧部33水平设置,其自由端【即卡紧部33的远离末节管粧20的端部】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体34,第一凸体34与末节管粧20顶口的外侧壁卡紧。具体实施时,卡紧部33水平设置在末节管粧20顶口的上方,第一凸体34卡在末节管粧20顶口外侧的边缘,从而使粧内吊杆30与末节管粧20卡紧,有效防止粧内吊杆,在粧内托板、截粧钢筋、填芯混凝土的重压下变形,掉到末节管粧中去。
[0026]粧内托板40设置在末节管粧20内,粧内托板40位于粧内吊杆30底部的上方,且通过粧内吊杆30将粧内托板40托住。粧内托板40为圆形结构,其边缘具有第一卡槽42,第一卡槽42的开口背对粧内托板40的中心,第一卡槽42与连接部32紧配合。具体实施时,连接部32竖直设置,连接部32靠近底托部31的部分卡进第一卡槽42中,从而通过底托部31将粧内托板40托住。粧内托板40的上侧面具有第二十字加劲肋41,所述第二十字加强筋41的高度从粧内托板40的中心向边缘逐渐降低。第二十字加强筋的设置可增加粧内托板承重能力,减少粧内托板的厚度,节约材料。
[0027]管粧孔口盖板50为圆形结构,其下侧面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二加劲圈52,所述第二加劲圈52的直径小于末节管粧20的外径。具体实施时,管粧孔口盖板50盖住设在粧内吊杆30的上端,将末节管粧20的顶口盖住,管粧孔口盖板50下侧面的第二卡槽51正好将粧内吊杆30的连接部32卡紧,从而使管粧孔口盖板50与粧内吊杆30卡紧,不会产生相互移动,防止管粧孔口盖板50移动,使末节管粧20的顶口暴漏,同时,还限制了粧内吊杆松动。管粧孔口盖板50的下侧面,且位于第二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