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用行驶无障碍压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214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建筑工程用行驶无障碍压路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主要是压路机,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建筑工程用行驶无障碍压路机。



背景技术:

压路机在工程机械中属于道路设备的范畴,广泛用于高等级公路、铁路、机场跑道、大坝、体育场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填方压实作业,可以碾压沙性、半粘性及粘性土壤、路基稳定土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层。

提到压路机,不得不对压实技术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曾利用畜群的蹄足对土壤进行踩踏、搓揉和捣实来处理房屋的地基,压实大坝和河堤,在19世纪中叶以前,西方的道路工程以碎石子铺路为主,压实主要靠车辆自然碾压,直到1858年发明了轧石机后,促进了碎石路面的发展,才逐渐出现了用马拉的滚筒进行压实工作,这是最早的压路机雏形,1860年在法国出现了蒸汽压路机,进一步促进并改善了碎石路面的施工技术和质量,加快了进度。在20世纪初,世界上公认碎石路面是当时最优良的路面而推广于全球,压实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知,压路机也随之出现在各个道路施工工地上,19世纪中叶,内燃机的发明给压实设备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机。第一台内燃机驱动的压路机诞生在20世纪初。随后出现的是轮胎压路机,羊足碾压路机与光轮压路机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人们对静碾压路机的压实效果进行了研究,认为增加压路机的重量可使压路机的线压力增加,从而提高压实效果。于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致力于开发大吨位压路机,最大的轮胎压路机曾重达200多吨,不过这段时期内,压路机的变化还是主要体现在动力及外形的改进上。

压路机是以机械本身的重力作用,适用于各种压实作业,使被碾压层产生永久变形而密实。又分钢轮式和轮胎式两类。压路机的碾轮构造有光碾、槽碾和羊足碾等。光碾应用最普遍,主要用于路面面层压实,采用机械或液压传动,能集中力量压实突起部分,压实平整度高,适于沥青路面压实作业。

压路机按轮轴布置有单轴单轮、双轴双轮、双轴三轮和三轴三轮等种。以内燃机为动力,采用机械传动或液压传动。一般前轮转向,机动性好,后轮驱动。为改善转向及碾压性能,宜采用铰接式转向结构和全轮驱动。前轮框架和机架铰接,以减少路面不平时的机身摆动。后轮和机架为刚性联接。采用液压操纵、用液压缸控制转向。前后碾轮均装有刮板以清除碾轮上粘结物。还装有喷水系统,用于压实沥青路面时,对碾轮洒水以防沥青混合料粘附。为增大作用力还可在碾轮内加装铁、砂、水等加大压重。

现有的压路机都是单轮,前置夯实板的,这种压路机在很平的地方使用没有问题,但是在有坡度的地方使用时,难以操作,因为是单轮的,爬坡能力非常差,需要工作人员推动上坡,非常的耗费力气,操作困难,而且现有压路机的夯实机构下夯实地面时,会有余震,容易出现很多灰尘,对工作人员的健康等不利。

现有压路机是通过偏心块进行震动,不能去公路上行驶时,在运输上比较麻烦,需要货车进行装卸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行驶无障碍压路机,主要解决现有压路机爬坡差、容易夯出灰尘、运输麻烦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建筑工程用行驶无障碍压路机,包括机身,设置在机身下方的大小一致的前机轮和后机轮,所述的后机轮为空心圆筒状,两侧都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在后机轮的端口上的端盖,后机轮的机轴即穿过两端盖的中心,后机轮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偏心块,偏心块即固定在机轴上,所述的机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机身上,所述的前机轮的转轴和后机轮的机轴都通过皮带连接到电机上带动旋转,所述的机轴的两端都设置有滚轮,滚轮在机轴的延伸方向上无法移动,滚轮经弹性杆固定在机身上,所述的弹性杆包括连接滚轮的连接杆和连接机身的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呈中空状,且上端封闭,下端开口,连接杆从导向杆开口端插入到导向杆内,导向杆内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在导向杆的内部顶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到连接杆上,所述的转轴包括两端的端轴和中间的中心轴,端轴固定连接端盖,端盖与后机轮卡合,端轴与中心轴也为卡合,所述的偏心块呈半圆环状,还包括一个与偏心块配合的平衡块,偏心块和平衡块组合成一个完整圆环,两者可拆卸连接。

本装置中,前机轮和后机轮都通过电机带动旋转,并且两者的滚动速度一致,在后机轮滚动时,其内部的偏心块即被带动旋转,使得后机轮被带动上下震动。本装置前机轮用于碾压路面上的小块,一般较重,后机轮用于震动锤实地面。因为是双轮,所以与地面的摩擦力即比较大,两轮配合,爬坡时就更加容易。

本装置中的后机轮是通过一弹性装置连接到机身上,后机轮的机轴的两端都设置有滚轮,滚轮在机轴的延伸方向上无法移动,滚轮经弹性杆固定在机身上。滚轮主要是固定机轴的作用,滚轮不仅不影响机轴的转动,而且还在纵向上固定了机轴。弹性杆中,连接杆用于连接滚轮,导向杆是用于保证连接在竖直方向运动,弹簧是提供弹性,在前机轮震动时,防止前机轮的后续震动,从而减少夯起的灰尘。

本装置中是采用机轴来提升机轮的方式来进行震动,而且机轴的中心位置处设置偏心块,在震动时,该处受力最严重,很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所以本装置将机轴中间位置与两端分开,通过卡合固定,即可拆卸,在中间出现断裂后,打开端盖,拆掉端轴与中心轴的连接,然后可以去除中心轴,进行维修,非常的方便。

本装置如在公路上行驶,则后机轮照样因偏心块出现震动的现状,对公路有很大的损伤,驾驶人员也因震动而难以驾驶,所以将偏心块设计成半圆环,在公路行驶时,再加入另一半圆环,组成完整的圆环,这样装置行驶即无碍。

进一步,上述的机身上设置有扶手,方便工作人员操作,用于控制机器的移动方向。

进一步,上述的扶手上设置有一圆形的把手,圆形的把手使得工作人员握起更加方便。

进一步,上述的把手上覆有橡胶层,一是防滑,防止工作人员转弯时,把手滑出手;二是增加手感,工作人员握硬质的把手容易手疼,有一层软质的橡胶层,保护了工作人员的手。

进一步,上述的滚轮的正上方设置有一个挡板,挡板固定在弹性杆上。挡板是用于防止灰尘落在滚轮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了双轮式压路机,前轮压碎小土块,后路震动夯实地面,而且双轮式,加强了爬坡能力;

本装置的夯实轮通过一弹性装置连接到机身,所以在夯实轮震动时,再出现余震,即弹性装置将抵触夯实轮的余震,所以避免了因后续余震出现灰尘对驾驶人员的影响;

本装置的机轮端盖开拆卸,机轴分成端轴和中心轴卡合连接而成,所以很方便地将容易损坏的中心轴取出进行维修;

偏心块呈半圆环状,需要在公路行驶上,在偏心块处加入一个一样的平衡块,即不出现偏振,安全地在公路上行驶。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后机轮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弹性杆的拆分示意图;

图4 为偏心块与平衡块的拆分示意图;

图中,1-机身,2-前机轮,3-后机轮,4-偏心块,5-扶手,6-弹性杆,301-端口,302-端盖,303-机轴,304-滚轮,305-挡板,306-端轴,307-中心轴,401-平衡块,601-连接杆,602-导向杆,60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建筑工程用行驶无障碍压路机,包括机身1,设置在机身1下方的大小一致的前机轮2和后机轮3,所述的后机轮3为空心圆筒状,两侧都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在后机轮3的端口301上的端盖302,后机轮3的机轴303即穿过两端盖302的中心,后机轮3的内部设置有一个偏心块4,偏心块4即固定在机轴303上,所述的机轴303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到机身1上,所述的前机轮2的转轴和后机轮3的机轴303都通过皮带连接到电机上带动旋转,所述的机轴303的两端都设置有滚轮304,滚轮304在机轴303的延伸方向上无法移动,滚轮304经弹性杆6固定在机身1上,所述的弹性杆6包括连接滚轮304的连接杆601和连接机身1的导向杆602,所述的导向杆602呈中空状,且上端封闭,下端开口,连接杆601从导向杆602开口端插入到导向杆602内,导向杆602内设置有弹簧603,弹簧603一端固定在导向杆602的内部顶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到连接杆601上,所述的转轴303包括两端的端轴306和中间的中心轴307,端轴306固定连接端盖302,端盖302与后机轮3卡合,端轴306与中心轴307也为卡合,所述的偏心块4呈半圆环状,还包括一个与偏心块4配合的平衡块401,偏心块4和平衡块401组合成一个完整圆环,两者可拆卸连接。

本装置中,前机轮2和后机轮3都通过电机带动旋转,并且两者的滚动速度一致,在后机轮3滚动时,其内部的偏心块4即被带动旋转,使得后机轮3被带动上下震动。本装置前机轮2用于碾压路面上的小块,一般较重,后机轮3用于震动锤实地面。因为是双轮,所以与地面的摩擦力即比较大,两轮配合,爬坡时就更加容易。

本装置中的后机轮是通过一弹性装置连接到机身上,后机轮的机轴303的两端都设置有滚轮304,滚轮304在机轴303的延伸方向上无法移动,滚轮304经弹性杆6固定在机身1上。滚轮304主要是固定机轴303的作用,滚轮304不仅不影响机轴303的转动,而且还在纵向上固定了机轴303。弹性杆6中,连接杆601用于连接滚轮,导向杆602是用于保证连接在竖直方向运动,弹簧603是提供弹性,在前机轮3震动时,防止前机轮3的后续震动,从而减少夯起的灰尘。

本装置中是采用机轴303来提升机轮的方式来进行震动,而且机轴303的中心位置处设置偏心块4,在震动时,该处受力最严重,很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所以本装置将机轴303中间位置与两端分开,通过卡合固定,即可拆卸,在中间出现断裂后,打开端盖302,拆掉端轴306与中心轴307的连接,然后可以拿出中心轴307,进行维修,非常的方便。

本装置如在公路上行驶,则后机轮3照样因偏心块4出现震动的现状,对公路有很大的损伤,驾驶人员也因震动而难以驾驶,所以将偏心块4设计成半圆环,在公路行驶时,再加入另一半圆环,组成完整的圆环,这样装置行驶即无碍。偏心块4和平衡块401卡合固定。

进一步,上述的机身1上设置有扶手5,方便工作人员操作,用于控制机器的移动方向。

进一步,上述的扶手5上设置有一圆形的把手501,圆形的把手501使得工作人员握起更加方便。

进一步,上述的把手501上覆有橡胶层,一是防滑,防止工作人员转弯时,把手501滑出手;二是增加手感,工作人员握硬质的把手501容易手疼,有一层软质的橡胶层,保护了工作人员的手。

进一步,上述的滚轮304的正上方设置有一个挡板305,挡板305固定在弹性杆6上。挡板305是用于防止灰尘落在滚轮304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