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沥青路面的刚柔复合基层路段的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0116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沥青路面的刚柔复合基层路段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设计方法是在现有的沥青路面的半刚性基层设计方法中,利用单一粒径的粗径石料作为基层基料,形成具有较好内摩阻力的骨架结构,将其直接摊铺在底基层或老路上;用厂拌细集料水泥稳定石料做填料,按照设定的比例,通过路拌的方式与基料混合形成稳定的路面基层结构。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沥青路面的刚柔复合基层路段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一粒径的粗径石料的粒径为40mm~60mm、60mm~80mm或20mm~40mm中的一种。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沥青路面的刚柔复合基层路段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常规的细集料水稳碎石,最大粒径为19mm,通过后场拌和机拌合,填料采用连续级配,含水量控制在目标含水量,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6.0Mpa。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沥青路面的刚柔复合基层路段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料与填料比例的确定步骤为:

1)确定基料的孔隙率:

试验测得基料在充实情形和松堆情形下的孔隙率,取充实情形和松堆情形下孔隙率的中间值V,为基料的孔隙率;

2)确定每方混合料中水稳填料的体积

假定水稳填料以试验室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的状态下,填充在基料的空隙中,为保证水稳填料在基料空隙间能被很好的压实,水稳填料的用量应能够填满基料间的空隙并富余,则:

每方水稳填料的体积V= V+ V富余

考虑到施工的变异性,V富余为V的10%;

3)计算填料与基料的质量比

每方填料的质量 = V × 填料的击实最大干密度

每方基料质量 =(1-V)× 基料表观密度,公式中的1是指每方;

每方填料与基料的质量比 =每方填料质量 / 每方基料质量;

4)确定基料和填料的摊铺厚度

首次摊铺试验段,根据基层的设计厚度、试验段摊铺宽度、长度,计算出摊铺段所需的基料以及填料的质量,按该数量在的试验段内均匀摊铺,最后实测的厚度,就是基料和填料的摊铺厚度;

5)确定填料相对于基料摊铺厚度的松铺厚度系数

根据试验段确定的基料和填料的摊铺厚度,计算填料相对于基料摊铺厚度的松铺厚度系数,该系数作为摊铺填料时的厚度控制指标使用。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沥青路面的刚柔复合基层路段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的路面基层结构为填料通过路拌的方式混合在基料空隙中,压实成型后,水稳填料在基料中处于三种状态:超密、密实、欠密,欠密状态,为基层结构内部提供了足够的松弛裂缝源。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沥青路面的刚柔复合基层路段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含水量为5%至7%。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