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索塔固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7550阅读:10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索塔固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安装与拆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索塔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索塔的重量通常较重,可达约2600吨,由于现场吊装工况环境制约,需进行180°翻身,变为副塔在下主塔在上进行运输及吊装。

钢索塔180°翻身后,按照常规的做法是在运输船甲板上布设支墩,钢索塔通过两台龙门吊吊至运输船甲板上方,落位在支墩上采用钢丝绳进行绑扎固定,然后运至桥位吊装。但钢索塔翻身后工况非常复杂,主塔在上副塔在下,重心升高了,会导致安全隐患;而且副塔结构较弱,且成圆弧状,容易损伤;钢索塔落位和解绑过程中潮水影响较大,容易产生移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索塔固定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索塔翻身后重心升高了,导致安全隐患;而且副塔结构较弱,且成圆弧状,容易损伤;钢索塔落位和解绑过程中潮水影响较大,容易产生移动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索塔固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钢索塔塔尾的主塔和副塔连接处确定为塔尾支撑区,将所述钢索塔塔首的主塔和副塔连接处确定为塔首支撑区;

将钢垫梁布置在运输船的甲板上,并在所述钢垫梁上设置钢墩;

将塔尾支架、塔首支架放置在所述钢墩上,所述塔首支架的顶面界面为凹形,以与所述钢索塔的塔首的三个侧面接触受力,所述塔尾支架的顶面为斜面,以支撑所述钢索塔的塔尾的斜面;

将所述钢索塔运至所述塔首支架、所述塔尾支架的上方;

顶起所述塔首支架、所述塔尾支架与所述钢索塔接触后,将枕木置于所述钢墩与所述塔尾支架和所述塔首支架之间,并将所述钢索塔落位;

将斜木安装于所述塔尾支架、所述塔首支架与所述钢索塔之间;

将止挡钢管安装在所述钢索塔与所述运输船之间,将止挡钢墩安装在所述钢索塔与所述运输船之间;

将多个地令安装在所述运输船上,多组绑扎绳一端安装在所述钢索塔上,另一端通过螺旋扣分别固定于所述多个地令上。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钢索塔与所述塔首支架之间设置子午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塔尾支架与所述钢索塔的塔尾之间设置木板。

优选地,所述塔尾支架和所述塔首支架的主体采用矩形钢管,斜撑采用方钢管。

优选地,所述钢墩与所述塔尾支架、所述塔首支架、所述钢垫梁之间用马板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多组绑扎绳包括横向固定组和纵向固定组,以在横向和纵向方向上固定所述钢索塔。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将所述钢索塔塔尾和塔首的主塔和副塔连接处确定为塔尾支撑区和塔首支撑区,且将所述塔首支架的顶面界面为凹形,以与所述钢索塔的塔首的三个侧面接触受力,增加接触面积,减小因塔结构较弱而导致损伤的可能性;将斜木安装于所述塔尾支架、所述塔首支架与钢索塔之间,以进行横向止挡,将止挡钢管安装在钢索塔与运输船之间,将止挡钢墩安装在钢索塔与运输船之间,以防止钢索塔相对于所述运输船发生位移,以防止在潮水的影响下,产生移动;将多个地令安装在运输船上,多组绑扎绳一端安装在钢索塔上,另一端通过螺旋扣分别固定于多个地令,更好的固定所述钢索塔,避免钢索塔翻身后重心升高了,导致安全隐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索塔翻身后重心升高了,导致安全隐患;而且副塔结构较弱,且成圆弧状,容易损伤;钢索塔落位和解绑过程中潮水影响较大,容易产生移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较佳实施方式一种钢索塔固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图1钢索塔固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8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钢索塔固定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索塔翻身后重心升高了,导致安全隐患;而且副塔结构较弱,且成圆弧状,容易损伤;钢索塔落位和解绑过程中潮水影响较大,容易产生移动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将所述钢索塔塔尾和塔首的主塔和副塔连接处确定为塔尾支撑区和塔首支撑区,且将所述塔首支架的顶面界面为凹形,以与所述钢索塔的塔首的三个侧面接触受力,增加接触面积,减小因塔结构较弱而导致损伤的可能性;将斜木安装于所述塔尾支架、所述塔首支架与钢索塔之间,以进行横向止挡,将止挡钢管安装在钢索塔与运输船之间,将止挡钢墩安装在钢索塔与运输船之间,以防止钢索塔相对于所述运输船发生位移,以防止在潮水的影响下,产生移动;将多个地令安装在运输船上,多组绑扎绳一端安装在钢索塔上,另一端通过螺旋扣分别固定于多个地令,更好的固定所述钢索塔,避免钢索塔翻身后重心升高了,导致安全隐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索塔翻身后重心升高了,导致安全隐患;而且副塔结构较弱,且成圆弧状,容易损伤;钢索塔落位和解绑过程中潮水影响较大,容易产生移动的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索塔翻身后重心升高了,导致安全隐患;而且副塔结构较弱,且成圆弧状,容易损伤;钢索塔落位和解绑过程中潮水影响较大,容易产生移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索塔固定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钢索塔固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同时参阅图2-图8,确定所述钢索塔1的塔尾支撑区5和塔首支撑区6,所述塔尾支撑区5和所述塔首支撑区6均为所述钢索塔1的主塔和副塔连接处。因为考虑到副塔柱不能完全承受索塔重量,所述塔尾支撑区5和所述塔首支撑区6选择在主副塔柱结合部区域,这个区域结构相对较强,同时也避开了钢索塔装船的吊具。

步骤120,将钢垫梁11布置在运输船17的甲板上,并在所述钢垫梁11上设置钢墩10。通过在钢墩10与运输船17的甲板之间铺设钢垫梁11,增加与运输船17的甲板的接触面积。

步骤130,将塔尾支架2、塔首支架3放置在所述钢墩10上。所述塔首支架3的顶面界面为凹形,以与所述钢索塔1的塔首的三个侧面接触受力,增加接触面积,减小因塔结构较弱而导致损伤的可能性。塔尾支架2的顶面为斜面。

所述塔首支架3从顶部到底部呈锥台状,以便扩散支架顶部受力。

进一步第,为了使得所述钢索塔1与所述塔首支架3之间均匀接触并实现减震,在所述钢索塔1与所述塔首支架3设置子午橡胶垫14,所述子午橡胶垫14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置。

所述钢索塔1的塔首位于所述塔首支架3的顶面内的部分与所述塔首支架3的顶面的间隙为100mm,从而既能满足吊装的需要,有尽可能保留支撑面。

由于主塔结构刚度大,因此塔尾支架2可以绕开所述钢索塔1的塔尾的副塔直接支撑在所述钢索塔1的塔尾的主塔上。主塔在该处为一斜面,支架顶面按照主塔线性设计,也设置为斜面,并在其间铺设50mm厚木板13。

所述塔尾支架2和所述塔首支架3的主体采用300×200×12mm矩形钢管,斜撑采用135×135×10mm方钢管。

钢墩10与所述塔尾支架2、所述塔首支架3、钢垫梁11之间用马板焊接刚固,限制所述塔尾支架2、所述塔首支架3纵横向的位移。

步骤140,将钢索塔1运至塔首支架2、塔尾支架3上方处。优选地,可以在上方200米处悬停。

步骤150,顶起塔首支架2、塔尾支架3与钢索塔接触后,将枕木9置于钢墩10与所述塔尾支架2和所述塔首支架3之间,并将钢索塔1落位。钢墩10与所述塔尾支架2和所述塔首支架3之间铺设枕木9,以便高度的调节。

步骤160,将斜木12安装于所述塔尾支架2、所述塔首支架3与钢索塔1之间,以进行横向止挡。塔首支架3与钢索塔1的固定,利用与副塔之间两侧各100mm的间隙采用斜木12刹紧,限制钢索塔1在塔首支架3里晃动。塔尾支架2与副塔之间用斜木12刹紧限制钢索塔1的位移,同时顶住三角撑,可以很好的限制钢索塔1的横摇。

步骤170,将止挡钢管4安装在钢索塔1与运输船17之间,将止挡钢墩8安装在钢索塔1与运输船17之间,以防止钢索塔1相对于所述运输船17发生位移。由于钢索塔1与塔首支架3为弧面接触,与塔尾支架2为斜面接触,且均产生向塔尾方向的水平分力,在吊装落位以及运输过程中,受龙门吊反复起落、潮水以及波浪等因素的影响,钢索塔1在所述塔尾支架2、所述塔首支架3上会产生向塔尾的滑动。为了限制这种滑动,在副塔柱与甲板之间布置钢墩8,同时在副塔柱上面的塔帽与甲板之间焊接止挡钢管4进行止滑。

步骤180,将多个地令16安装在运输船17上,多组绑扎绳一端安装在钢索塔1上,另一端通过螺旋扣15分别固定于多个地令16。多组绑扎绳包括横向固定组和纵向固定组,以在横向和纵向方向上固定所述钢索塔1。

本申请通过将所述钢索塔塔尾和塔首的主塔和副塔连接处确定为塔尾支撑区和塔首支撑区,且将所述塔首支架3的顶面界面为凹形,以与所述钢索塔1的塔首的三个侧面接触受力,增加接触面积,减小因塔结构较弱而导致损伤的可能性;将斜木12安装于所述塔尾支架2、所述塔首支架3与钢索塔1之间,以进行横向止挡,将止挡钢管4安装在钢索塔1与运输船17之间,将止挡钢墩8安装在钢索塔1与运输船17之间,以防止钢索塔1相对于所述运输船17发生位移,以防止在潮水的影响下,产生移动;将多个地令16安装在运输船17上,多组绑扎绳一端安装在钢索塔1上,另一端通过螺旋扣15分别固定于多个地令16,更好的固定所述钢索塔,避免钢索塔翻身后重心升高了,导致安全隐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索塔翻身后重心升高了,导致安全隐患;而且副塔结构较弱,且成圆弧状,容易损伤;钢索塔落位和解绑过程中潮水影响较大,容易产生移动的技术问题。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