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续梁施工挂篮的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4121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连续梁施工挂篮的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连续梁施工挂篮的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连续梁桥向大跨、多跨发展, 悬灌梁施工法以其充分利用了预应力混凝土承受负弯矩能力强,大大提高了梁桥的跨越能力的特点,以及在施工期间不影响桥下通航或行车等优势得以广泛应用,表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现检索到一篇公开号为CN20534800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挂篮主桁架行走装置,由主桁架、前支座、轨道压梁、行走轨道、轨道垫梁、悬臂块段、反扣轮组连接构成。在悬臂块段的上表面前后方向上用螺纹紧固连接件固定连接安装有轨道垫梁,轨道垫梁上用螺纹紧固连接件平行固定连接安装有根行走轨道,防止侧翻,行走轨道上用螺纹紧固连接件固定连接安装有固定联接安装有轨道压梁。

这种将轨道压梁固定于行走轨道的结构,虽然具有一定的防侧翻的效果,但是,主桁架有向侧面倾斜的趋势时,通过轨道压梁对行走轨道具有较大扭力,这种扭力容易导致行走轨道发生变形,以使反扣轮组难以沿行走轨道滚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连续梁施工挂篮的行走装置,具有行走轨道不易损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连续梁施工挂篮的行走装置,包括置于桥梁上方的主桁架、轨道垫梁以及轨道压梁,所述轨道垫梁的上表面纵向设有两根平行布置的行走轨道,所述主桁架的底端通过行走轮滚动连接于行走轨道,所述轨道垫梁横向设于桥梁上表面,所述轨道压梁横向设于行走轨道的上表面,还包括螺纹杆件和螺纹套,所述螺纹杆件贯穿轨道压梁并部分伸出,螺纹套螺纹连接于螺纹杆件并隔挡于轨道压梁的上表面,所述螺纹杆件的下端固定于桥梁,以实现夹持固定轨道垫梁和行走轨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轨道压梁通过螺纹杆件和螺纹套牢固连接于桥梁,同时桥梁和轨道压梁夹持固定轨道垫梁和行走轨道,因此,该结构具有较佳地结构强度;同时即使主横梁向侧边偏移,对轨道压梁的扭力直接通过螺纹杆件传递至桥梁,进而该扭力难以直接作用在行走轨道,因此,与常见的行走装置相比,行走轨道收到的扭力相对较小,不易因发生变形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螺纹杆件包括第一杆、连接套筒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浇筑于桥梁并部分伸出桥梁上表面,所述连接套筒螺纹连接于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于第二杆伸出轨道压梁的部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施工的进行,行走轨道的位置会不断地向前进,进而在桥梁施工完毕后,需要拆除螺纹杆件,螺纹杆件由第一杆、连接套筒和第二杆的连接结构组成,进而施工人员可以多次利用连接套筒和第二杆,浪费掉的仅仅是第一杆,因此,与一体成型的螺纹杆件相比,该结构有效减少了材料使用,节约了成本,具有环保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螺纹套的外壁设有若干组平行设置的平整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可以将扳手夹固于相互平行的平整面,进而方便施工人员旋紧螺纹套,加快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轨道压梁的上表面和螺纹套的下端之间设有扩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扩面板增加了轨道压梁的受力面积,同时扩面板隔挡于螺纹套的下端,以使该固定结构更加牢固,具有较佳地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轨道压梁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留有供螺纹杆件贯穿的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预留间隙,来减小整个轨道压梁的耗材以及重量,不仅节省了制作材料,节约了成本,而且越轻便的轨道压梁更有利于施工人员搬运,进而加快了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设有若干个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支撑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有效增加了轨道压梁的结构强度,进而轨道压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有效增加了安全性,降低了该行走装置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板的上、下端面均设有第一翼缘,所述第一翼缘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板的上、下端面均设有第二翼缘,所述第二翼缘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二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筋支撑于第一翼缘之间,有效增加了第一板的结构强度;第二加强筋支撑于第二翼缘之间,有效增加了第二板的结构强度,因此轨道压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有效增加了安全性,降低了该行走装置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两条所述行走轨道之间设有支撑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桁架向侧边偏的过程中,支撑板支撑于行走轨道之间,有效避免了两条行走轨道之间的间距变小,有利于提高该结构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筋的两端均设有螺杆,所述行走轨道设有供螺杆穿插并伸出的通孔,还包括螺纹连接于螺杆伸出部分的螺母,所述螺母隔挡于行走轨道的外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杆和螺母配合使用,支撑筋不仅固定于行走轨道之间,而且牢固连接于行走轨道,从而螺母和支撑筋的两端对行走轨道具有夹持作用,进而两条行走轨道之间的间距不仅难以变小,而且难以变大,有效提高该结构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行走轨道包括下翼缘,所述支撑筋的下端面抵触于下翼缘的上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筋两端抵触于行走轨道的内侧壁,支撑筋的下端面抵触于下翼缘的上端面,进而支撑筋支撑于下翼缘和行走轨道之间,起到了加强筋的效果,有效增加了行走轨道的结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行走装置,不仅使行走轨道承受较小的扭力,进而使其不易变形,而且安装更加方便,不需要将轨道垫梁和桥梁固定连接,也不需要将轨道垫梁和行走轨道固定连接,因此,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同时,螺纹杆件的多段设计,有利于连接套筒和第二杆的多次利用,有效控制了成本。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结构牢固,安装拆卸方便,行走轨道不易变形,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轨道压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部分轨道压梁切除以展示第二板的结构;

图5是本实施例中行走轨道、支撑筋和螺母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桁架;2、轨道垫梁;3、轨道压梁;31、第一板;311、第一翼缘;312、第一加强筋;32、第二板;321、第二翼缘;322、第二加强筋;33、支撑板;4、行走轨道;41、通孔;42、下翼缘;5、螺纹杆件;51、第一杆;52、连接套筒;53、第二杆;6、螺纹套;61、平整面;7、扩面板;8、支撑筋;81、螺杆;9、螺母;10、桥梁;11、螺纹吊杆;12、底模平台;13、侧模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用于连续梁施工挂篮的行走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置于桥梁10上表面的两组轨道垫梁2,两组轨道垫梁2分别位于桥梁10的两侧,轨道垫梁2横向布置且彼此之间相互平行,在轨道垫梁2的上表面铺设纵向布置的两条行走轨道4,行走轨道4具体由工字钢制成,两条行走轨道4之间相互平行,在行走轨道4上设有主桁架1,主桁架1的底部固定有在行走轨道4上表面滚动的行走轮(图中未示出),在行走轮两侧固定有限制行走轮在行走轨道4上偏移的隔挡板(图中未示出),进而主桁架1的底端滚动连接于行走轨道4。

主桁架1部分伸出桥梁10并通过螺纹吊杆11固定有底模平台12和侧模平台13,进而可以分段浇筑,逐步增加桥梁10的长度。

在主桁架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用于固定的轨道压梁3,轨道压梁3横向置于行走轨道4的上表面,且两个轨道压梁3相互之间平行布置。

如图1和图2所示,轨道压梁3通过螺纹杆件5和螺纹套6固定于桥梁10的上表面,以实现桥梁10和轨道压梁3夹持固定行走轨道4和轨道垫梁2。螺纹杆件5设于两条行走轨道4之间。同时,即使主桁架1有侧翻趋势,对轨道压梁3的扭力也直接通过螺纹杆件5传递到桥梁10上,因此,对行走轨道4的影响较小,行走轨道4不易发生变形而损坏。

螺纹杆件5主要由第一杆51、连接套筒52和第二杆53组成,第一杆51浇筑并垂直于桥梁10的上表面,且第一杆51的长度小于第二杆53的长度,第一杆51和第二杆53通过连接套筒52螺纹连接固定,且第二杆53的上端伸出轨道压梁3,并通过螺纹套6螺纹连接固定。在行走轨道4需要移位的情况下,这种分段结构使得连接套筒52和第二杆53可以重复利用,有效避免了钢材的浪费,节约了成本。

如图3所示,在轨道压梁3的上表面和螺纹套6之间设有扩面板7,第二杆53贯穿于扩面板7,扩面板7的下端面贴合于轨道压梁3的上表面,扩面板7的上端面抵触于螺纹套6的下端,进而有效增加螺纹套6的固定面积,以使第二杆53更加牢固连接于轨道压梁3。

螺纹套6的外侧壁设有三组平行且均匀布置的平整面61,进而施工人员可以将扳手或者其他工具夹持于相互平行的平整面61,方便施工人员旋拧螺纹套6,有效加快了安装效率。

如图4所示,轨道压梁3包括第一板31、第二板32和支撑板33,且三者之间一体成型,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之间留有供图3中第二杆53贯穿的间隙,支撑板33支撑于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之间,具有增强轨道压梁3结构强度的效果。

第一板31的上、下两端面均一体成型有第一翼缘311,第一翼缘311之间焊接有两个第一加强筋312,第一加强筋312支撑于两个第一翼缘311之间,有效增加了第一板31的结构强度。第二板32的上、下两端面均一体成型有第二翼缘321,第二翼缘321之间焊接有两个第二加强筋322,第二加强筋322支撑于两个第二翼缘321之间,有效增加了第二板32的结构强度。因此轨道压梁3具有更大地结构强度。

如图5所示,在两条行走轨道4之间固定有支撑筋8,支撑筋8由不锈钢制成,且呈矩形块状。支撑筋8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螺杆81,行走轨道4的内侧壁开有供螺杆81贯穿的通孔41,且螺杆81伸出通孔41的部分螺纹连接有螺母9,以使支撑筋8牢固连接于两条行走轨道4之间。同时,支撑板33的两端贴合于行走轨道4的内侧壁,行走轨道4包括下翼缘42,支撑筋8的下端面贴合于下翼缘42的上端面,因此,两条行走轨道4之间的间距难以变大、变小,同时,支撑筋8支撑于下翼缘42的上端面和行走轨道4的内侧壁,有加强筋的效果,使该结构具有较佳地牢固性。

安装过程,将轨道垫梁2平铺于桥梁10上表面,再将行走轨道4置于轨道垫梁2,同时,通过支撑筋8使两条行走轨道4固定连接。主桁架1牢固架设在行走轨道4后,再在主桁架1的前方和后方放置好轨道压梁3,轨道压梁3置于行走轨道4上,将第二杆53贯穿轨道压梁3,并通过连接套筒52与第一杆51固定连接,再将扩面板7套于第二杆53上,旋紧螺纹套6后,实现轨道压梁3固定于桥梁10,并通过轨道压梁3和桥梁10夹固轨道垫梁2和行走轨道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