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对无砟轨道结构进行抬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抬升前,采用高精度水准仪及地质雷达等设备对轨面及轨下脱空区域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确定轨道板的抬升位置和抬升量,确定注浆孔及填充孔的布置位置、间距、孔径及孔深;
步骤2:计算并确定封闭层的切割位置,进行封闭层切割;
步骤3:在需抬升的位置布置注浆孔,制作聚合物袋并在其上布孔;
步骤4:将注浆管插入聚合物袋内,并进行固定;
步骤5:将注浆管及聚合物袋安装到注浆孔中;
步骤6:进行注浆抬升,抬升过程要进行实时监测,保证轨道抬升高程;注浆完成之后,高聚物袋及注浆料与周围土体挤密形成自成桩;
步骤7:抬升完成后,进行填充孔注浆。
2.一种对无砟轨道结构进行抬升纠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1:抬升前,采用全站仪和地质雷达对沉降区域的无砟轨道结构的高程和水平偏移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确定轨道板需要抬升和纠偏的位置,随后确定注浆孔、填充孔及横向千斤顶的布置位置及注浆孔的布置间距和孔径及孔深;
步骤2:计算并确定封闭层的切割位置,进行封闭层切割;
步骤3:在需抬升的位置布置注浆孔,制作聚合物袋并在其上布孔;
步骤4:将注浆管插入聚合物袋内,并进行固定;
步骤5:注浆管安装完后,在轨道板两侧每隔两个注浆孔的距离安装横向千斤顶;
步骤6:进行注浆抬升,在注浆抬升到一定位置之后,停止注浆,利用控制系统控制横向千斤顶使轨道板向设计位置平移一定位移量后,再利用注浆管注浆抬升到一定量后再纠偏,如此循环直至将轨道板抬升纠偏到设计位置后,停止注浆;注浆抬升过程要进行实时监测,保证轨道抬升高程和平移位移控制精度;
步骤7:抬升纠偏完成后,进行填充孔注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7:抬升或抬升纠偏满足要求后,拆除注浆管或注浆管和千斤顶,对注浆孔进行封堵,修补封闭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的步骤,现场对注完浆的底座板进行查看,看是否有未注浆饱满的部位,并对轨道几何尺寸进行回检。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孔及填充孔的布设方式为:
当轨道板为框架板时,注浆孔和填充孔只分布在底座板中间
其余情况下,注浆孔和填充孔分布在底座板中间及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底座板中间布孔6~8个,半径为4c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孔注浆顺序为,先对中间孔通过聚合物袋进行隔孔灌注,注入的高聚物材料膨胀后将通过预先在聚合物袋上布置的孔向周围扩散,最后对中间孔隔孔灌注余下的注浆孔进行注浆;或者先对中间填充孔进行隔孔灌注填充砂浆,注入的砂浆将从板底中央隔孔向两侧扩散,最后对中间孔隔孔灌注余下的填充孔进行注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侧孔的注浆管安装,应在钻孔完毕后立即安装,中间注浆管连同聚合物袋则需在注浆施工的当天进行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径为80~110mm,孔间距为1~1.5m。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前,注浆孔由玻璃胶临时封闭;且注浆管和聚合物袋采用环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