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5019阅读:8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限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道路配套设备中的限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保护道路上的桥梁、涵洞、隧道,或者一些其它原因需要在指定的道路位置设置限高装置。现有的限高装置如中国专利cn205990597u公开的“一种可自动升降的限高架”,该限高架包括限高杆和两个左右布置的立柱,立柱顶端设置有固定横梁,限高杆和固定横梁平行设置,在其中一个立柱上设置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电动葫芦及由电动葫芦驱动的多根钢丝绳,在固定横梁上设置有分别供各钢丝绳绕经换向的换向滑轮,各钢丝绳绕经对应换向滑轮后与限高杆相连,各钢丝绳与限高杆的连接点沿限高杆延伸方向间隔布置。使用时,通过提升机构来改变限高杆的高度位置。当然还有一些限高装置的限高杆的位置是不能自动调节的,通过手动调节限高杆的高度,然后固定。无论哪种限高装置都存在以下问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司机误判而撞到限高杆的问题,如果钢丝绳被撞断,限高杆可能会掉落,轻者砸坏车辆,重者可造成相应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高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限高杆容易因碰撞掉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限高装置,包括装置架和限高杆,限高杆支撑限位于装置架上或连接于装置架上设置的提升机构上,限高装置还包括至少两根防掉落钢丝绳,防掉落钢丝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高杆上,各防掉落钢丝绳与限高杆的连接点沿限高杆延伸方向间隔布置,防掉落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装置架上。

装置架包括至少两根立柱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立柱,相邻两根立柱之间分别形成车辆通道,相邻立柱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限高杆。

所述防掉落钢丝绳上串设有缓冲弹簧。

限高杆上设置有供防掉落钢丝绳沿上下方向穿过的钢丝绳穿孔。

缓冲弹簧设置于防掉落钢丝绳的下端与限高杆的底部之间,防掉落钢丝绳由缓冲弹簧中穿过。

钢丝绳穿孔与防掉落钢丝绳之间具有径向摆动间隙。

装置架包括位于限高杆上侧的横梁,横梁上设置有与防掉落钢丝绳个数对应的吊环,各防掉落钢丝绳的上端分别连接在对应吊环上。

装置架上设置有与防掉落钢丝绳个数对应的收绳卷筒,收绳卷筒与装置架之间设置有收绳弹簧,各防掉落钢丝绳远离限高杆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收绳卷筒上。

装置架包括位于限高杆上侧的横梁,收绳卷筒设置于横梁上。

所述收绳弹簧为设置于收绳卷筒内与装置架之间的扭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当限高杆被车辆碰撞后,限高杆会从提升机构或装置架上脱落,此时由防掉落钢丝绳对限高杆形成一定的保护,防止限高杆继续掉落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进一步的,在发生碰撞时,防掉落钢丝绳与限高杆之间的缓冲弹簧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防掉落钢丝绳因车辆对限高杆的碰撞而断裂。

进一步的,当限高杆的位置调整时,收绳卷筒对防掉落钢丝绳进行收放,比如说限高杆朝上位置调整时,收绳卷筒在收绳弹簧作用下自动将防掉落钢丝绳卷起,避免防掉落钢丝绳弯曲至限高杆下侧而与车辆发生擦碰;当限高杆朝下位置调整时,收绳卷筒自动放卷。当然如果发生碰撞时,收绳卷筒可以通过转动可以使得防掉落钢丝绳具有较大长度的缓冲,充分避免防掉落钢丝绳的断裂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防掉落钢丝绳于收绳卷筒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限高装置的实施例1如图1~3所示:包括装置架,装置架包括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立柱10,立柱10的上端固定有横梁7,横梁7下侧设置有与横梁平行的限高杆14。装置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限高杆高低位置调整的提升机构,提升机构包括设置于横梁两端的两个电动葫芦6,各电动葫芦6的卷筒上分别缠绕有提升钢丝绳1,两个提升钢丝绳1分别与横梁的两端上螺纹连接的吊环2相连,两个立柱上设置有槽口相对的限位槽,限高杆14的两端分别置于对应的限位槽中。装置架上还设置有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包括控制器和用于扫描相应车辆内的信息卡的无线扫描模块15,控制器与各电动葫芦6控制连接,在实际使用时,允许通过的车辆可以在交警队办理信息卡,当载有信息卡的车辆到达限高装置旁时,无线扫描模块15扫描信息卡的信息,符合通过条件时,控制器就控制两个电动葫芦6将限高杆14提升至一定高度,如果不符合通过条件,电动葫芦6不动作,这样可以实现刷卡通过,满足特种车辆的通过需求。在立柱10上设置有上极限位置开关18和下极限位置开关16,以控制限高杆14的上极限位置和下极限位置。在两个立柱上还设置有两对调整位置开关17,每对调整位置开关的两个调整位置开关分别设置于各立柱的同一高度处,其基本的工作机理是,当两个电动葫芦6对限高杆两端提升时,如果两端的提升速度不同步而相差较大,就会导致限高杆倾斜,限高杆有可能会卡在限位槽中,而在本发明中,速度较快的一端会先到达对应调整位置开关处,控制器就控制对应的电动葫芦停止工作,当另外一端也到达对应的调整位置开关处,两个电动葫芦再一起工作,这样可以避免限高杆过渡倾斜,防止限高杆卡滞在限位槽中。

在两个立柱上设置有一对红外对射器4,红外对射器发出的红外线可以检测在两个立柱之间是否有车辆,当车辆完全通过后,控制器控制两个电动葫芦将限高杆下降至指定位置。限高杆的底部设置有朝后的雷达探测器13,装置架上设置有与雷达探测器连接的报警器11,该雷达探测器13用于朝后发射雷达信号,因为有的时候司机误判,或者车辆车头高度可以通过限高杆,因装载或其它方面问题,导致车尾却不能通过限高杆14,此时雷达探测器13检测到有高于限高杆底部的物体存在,报警器就会发出光信号和声音信号报警,提醒司机,避免碰撞限高杆14。在限高杆上还设置有振动传感器12,振动传感器12位于限高杆的顶部,以免振动传感器被车辆撞坏,装置架上还设置有摄像机8,振动传感器12与控制器采样连接,控制器与摄像机控制连接,当有车辆撞击到限高杆,控制器记录撞击时间,方便在摄像机的视频中找到对应时间点上的肇事车辆。

限高装置还包括两根左右间隔布置的防掉落钢丝绳3,防掉落钢丝绳竖直布置,限高杆的两端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穿限高杆的钢丝绳穿孔20,钢丝绳穿孔上设置有防刮套19,各防掉落钢丝绳3的下端分别由对应钢丝绳穿孔中穿过。钢丝绳穿孔的孔壁与防掉落钢丝绳之间设置有径向摆动间隙,这样防掉落钢丝绳与钢丝绳穿孔的孔壁之间具有一定的活动量,限高杆小范围摆动时,不会对防掉落钢丝绳磨损,可以保证防掉落钢丝绳的使用寿命。防掉落钢丝绳的下端部串设有缓冲弹簧21,缓冲弹簧连接于防掉落钢丝绳3与限高杆14的底部之间,防掉落钢丝绳由缓冲弹簧的中心穿过。通过缓冲弹簧的设置,限高杆在受到撞击时,限高杆首先会压缩缓冲弹簧,避免对防掉落钢丝绳硬拉,即使提升钢丝绳出现断裂,有防掉落钢丝绳对限高杆进行保护,不会砸坏车辆或造成相应的安全事故。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防掉落钢丝绳的个数还可以是三个、四个或更多;电动葫芦也可以设置于立柱上;当然防掉落钢丝绳的上端也可以连接于立柱上;缓冲弹簧也可以串设于防掉落钢丝绳的中间位置。

限高装置的实施例2如图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立柱10有三个,横梁7固定于三个立柱的顶端,相邻的立柱间分别形成车辆通道,在各立柱间均设置有限高杆14,两个限高杆各自独立工作。

限高装置的实施例3如图5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防掉落钢丝绳3的上端并非直接连接于横梁上,在横梁上设置有与防掉落钢丝绳个数对应的收绳卷筒22,收绳卷筒与装置架之间设置有收绳弹簧,本实施例中收绳弹簧为扭簧23,各防掉落钢丝绳3远离限高杆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对应的收绳卷筒上。收绳弹簧给收绳卷筒一个收绳力,这样当限高杆14向上提升时,防掉落钢丝绳可以被自动卷到收绳卷筒上,防止防掉落钢丝绳因下垂而剐蹭相应车辆,另外收绳弹簧也可以平衡限高杆的自重,这样就可以降低对电动葫芦的功率需求,降低产品成本,另外当限高杆受到撞击时,收绳卷筒通过放绳也可以缓冲撞击力,避免防掉落钢丝绳断裂。图5中项21表示缓冲弹簧,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提升机构也可以不设,限高杆仅是支撑限位于装置架上,需要调整限高杆的高度时,人工手动调整,此时由于收绳弹簧对限高杆自重的平衡,也使调整过程变的简单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