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尾随、避免翻越的前置闸门可伸缩的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6229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防止尾随、避免翻越的前置闸门可伸缩的闸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闸机领域,尤其涉及防止尾随、避免翻越的前置闸门可伸缩的闸机。



背景技术:

闸机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主要应用于地铁闸机系统、收费检票闸机系统。其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可用于各种收费、门禁场合的入口通道处。根据对机芯的控制方式的不同,分为机械式、半自动式、全自动式,。有些厂商会把半自动式称为电动式,把全自动式称为自动式。机械式是通过人力控制拦阻体的运转,机械限位控制机芯的停止;半自动式是通过电磁铁来控制机芯的运转和停止;全自动式是通过电机来控制机芯的运转和停止。通过控制机芯的运转和停止,从而进一步控制拦阻体的开启和关闭。根据同一台闸机所含机芯和拦阻体数量的不同,闸机可分为单机芯和双机芯。根据拦阻体和拦阻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辊闸、摆闸、翼闸、平移闸、转闸、一字闸等。

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1332373.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图书馆防尾随闸机,包括由三个闸机并排组成的进闸机通道和出闸机通道;所述进闸机通道内设有前闸机杆组和后闸机杆组;所述出闸机通道内设有一个闸机杆组;三个所述闸机内分别设有控制前闸机杆组、后闸机杆组和闸机杆组开闭的多个电机,其中一个所述闸机内设有用于控制多个所述电机工作的控制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进闸机通道内设置前闸机杆组和后闸机杆组,有效的防止了尾随的情况发生,由于前闸机杆组和所述后闸机杆组间距大于1米,使得后闸机杆组有打开的缓冲时间,进入者不会在通道内停顿,从而通过效率高。

但是,为了保证进入者能顺利通过闸机,前闸机杆和后闸机杆的打开时间均需要设置到足够长,此时,尾随者可能跟随进入者分别通过前闸机杆和后闸机杆。上述闸机只是增加了闸门的个数,但并不能解决尾随逃避刷卡问题,反而降低了进入者的通过效率。必须使前置闸门能保证进入者通过的前提下,前置闸门能立即阻挡尾随者,才能避免尾随情况。上述闸机的前闸机杆较细,逃票者可能从前闸机杆跳过,导致逃票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尾随者逃票、翻越前置闸门的翻转式闸机,解决了现有闸机容易出现逃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防止尾随、避免翻越的前置闸门可伸缩的闸机,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闸机主体,闸机主体的中部安装有扇形刷卡闸门,闸机主体的前端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固定于闸机主体上,固定杆上套设有套筒,固定杆上设置有限位条,套筒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条套设于限位槽内,套筒的另一端与连接有前置闸门,固定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套筒移动的推拉机构,推拉机构连接有驱动推拉机构动作的升降机构,底座上通过弹簧连接有脚踏板,脚踏板位于前置闸门远离扇形刷卡闸门的一侧,脚踏板与升降机构固定;前置闸门的上通过弹簧连接有软板,软板在远离固定杆的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推拉机构包括推拉杆,推拉杆的一端与套筒铰接,推拉杆的另一端铰接有齿圈,齿圈通过轴承连接于固定杆上,升降机构包括齿条,齿条与齿圈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升降杆的一端与脚踏板固定,升降杆的另一端固定有齿条,推拉机构包括齿圈,齿条与齿圈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闸机主体内设置有滑槽,升降杆套设于滑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具有前置闸门,当进入者刷卡并通过闸机时,脚踩脚踏板,脚踏板下沉,升降机构拉动推拉机构动作,推拉机构将前置闸门收回。进入者通过脚踏板后,弹簧推动脚踏板上升,升降机构回复并推动推拉机构动作,前置闸门回复到原来位置。进入者再通过扇形刷卡闸门,完成通过闸机的动作。当进入者通过脚踏板后,前置闸门会迅速回复到阻挡位,避免尾随者与进入者同时通过前置闸门。尾随者再脚踩脚踏板以通过前置闸门需要耗费一定时间,此时,进入者早已离开闸机,扇形刷卡闸门早已关闭,避免了尾随者逃票的现象。当前置闸门伸出时,弹簧将软板推出,则软板起到阻挡的作用,避免了逃票者跳过或钻过前置闸门的情况。当收回前置闸门时,软板可在受到闸机主体挤压后收回到闸机主体内,不会占用过多空间,便于控制。

2、当升降机构的齿条上升或下降时,齿条驱动齿圈转动。由于固定杆上的限位条套设于套筒的限位槽内,则套筒只能伸出或收回。齿圈转动,推拉杆在只能伸出或收回的套筒的拉动下转动,推拉杆转动并推动套筒移动,前置闸门打开或关闭。因此,通过脚踩脚踏板,前置闸门即可打开并在进入者离开后立即关闭,保证了进入者顺利通过前置闸门,并避免了尾随者跟随进入者同时通过前置闸门的情况。

3、当进入者脚踩脚踏板时,升降杆下降,齿条驱动齿圈转动,套筒拉动前置闸门打开。前置闸门的启闭是与进入者脚踩脚踏板同步的,则尾随者会在前置闸门处耽误一定时间,此时进入者已通过闸机,避免了尾随者通过闸机。

4、当升降杆升降时,升降杆始终在滑槽内滑动,保证了升降杆升降的稳定性,保证前置闸门启闭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图。

图中,1-底座,2-闸机主体,3-固定杆,4-套筒,5-前置闸门,6-推拉机构,7-升降机构,8-脚踏板,9-滑槽,21-扇形刷卡闸门,31-限位条,51-软板,61-推拉杆,62-齿圈,71-齿条,72-升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装有闸机主体2,闸机主体2的中部安装有扇形刷卡闸门21,闸机主体2的前端安装有固定杆3,固定杆3固定于闸机主体2上,固定杆3上套设有套筒4,固定杆3上设置有限位条31,套筒4内壁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条31套设于限位槽内,套筒4的另一端与连接有前置闸门5,固定杆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套筒4移动的推拉机构6,推拉机构6连接有驱动推拉机构6动作的升降机构7,底座1上通过弹簧连接有脚踏板8,脚踏板8位于前置闸门5远离扇形刷卡闸门21的一侧,脚踏板8与升降机构7固定;前置闸门5的上通过弹簧连接有软板51,软板51在远离固定杆3的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减小。

本发明具有前置闸门5,当进入者刷卡并通过闸机时,脚踩脚踏板8,脚踏板8下沉,升降机构7拉动推拉机构6动作,推拉机构6将前置闸门5收回。进入者通过脚踏板8后,弹簧推动脚踏板8上升,升降机构7回复并推动推拉机构6动作,前置闸门5回复到原来位置。进入者再通过扇形刷卡闸门21,完成通过闸机的动作。当进入者通过脚踏板8后,前置闸门5会迅速回复到阻挡位,避免尾随者与进入者同时通过前置闸门5。尾随者再脚踩脚踏板8以通过前置闸门5需要耗费一定时间,此时,进入者早已离开闸机,扇形刷卡闸门早已关闭,避免了尾随者逃票的现象。当前置闸门5伸出时,弹簧将软板51推出,则软板51起到阻挡的作用,避免了逃票者跳过或钻过前置闸门5的情况。当收回前置闸门5时,软板51可在受到闸机主体2挤压后收回到闸机主体2内,不会占用过多空间,便于控制。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推拉机构6包括推拉杆61,推拉杆61的一端与套筒4铰接,推拉杆61的另一端铰接有齿圈62,齿圈62通过轴承连接于固定杆3上,升降机构7包括齿条71,齿条71与齿圈62连接。

当升降机构7的齿条71上升或下降时,齿条71驱动齿圈62转动。由于固定杆3上的限位条31套设于套筒4的限位槽内,则套筒4只能伸出或收回。齿圈62转动,推拉杆61在只能伸出或收回的套筒4的拉动下转动,推拉杆61转动并推动套筒4移动,前置闸门5打开或关闭。因此,通过脚踩脚踏板8,前置闸门5即可打开并在进入者离开后立即关闭,保证了进入者顺利通过前置闸门5,并避免了尾随者跟随进入者同时通过前置闸门5的情况。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升降杆72,升降杆72的一端与脚踏板8固定,升降杆72的另一端固定有齿条71,推拉机构6包括齿圈62,齿条71与齿圈62啮合。

当进入者脚踩脚踏板8时,升降杆72下降,齿条71驱动齿圈62转动,套筒4拉动前置闸门5打开。前置闸门5的启闭是与进入者脚踩脚踏板8同步的,则尾随者会在前置闸门5处耽误一定时间,此时进入者已通过闸机,避免了尾随者通过闸机。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闸机主体2内设置有滑槽9,升降杆72套设于滑槽9内。

当升降杆72升降时,升降杆72始终在滑槽9内滑动,保证了升降杆72升降的稳定性,保证前置闸门5启闭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