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路面养护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33665发布日期:2018-06-19 20:01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路面养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快速公路网现在已经基本建成,很快就要全面进入维修养护时期。快速公路的维修养护和新建一样,需要一整套先进的科学技术。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我国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车辆迅速大型化且严重超载,使公路路面面临严峻的考验。现有快速公路的有效服务时间普遍未能达到其设计使用年限,常常在通车3年便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早期破损现象。在当前公路建、养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研究快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的施工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路面养护施工方法,其具有维护时间短、路面防渗性能好以及路面平整度高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道路路面养护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人员对路面进行检查,记录路面的损坏地点和损坏状况;

(2)对损坏的路面进行铣刨形成铣刨槽,并铲除周边松动的基石,铣刨槽深度达15-22mm,然后清洁铣刨槽;

(3)用微波将路面损坏地点加热至180℃~200℃,使铣刨槽内部裂缝里的水分和空气溢出,并用蒸汽压力泵充分干燥路面;

(4)用针注密封胶堵住铣刨槽内部裂缝,3-4小时后,在保持1750℃~190℃的状态下,再以1.6~1.7kg/㎡的喷洒量对铣刨槽表面均匀铺设SBS改性沥青,使其表面湿润,无明显液体积聚,静止6-7小时;

(5)在铣刨槽表面匀速铺设沥青混凝土,之后采用振动压实或静压压实的方式使路面平整密实得到第一层路面,摊铺速度为3.0m/min~3.2m/min,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在180~200℃,碾压温度为170~185℃,沥青混凝土的碾压次数为两次,第一次碾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沥青混凝土温度不低于165℃时进行碾压,第二次碾压采用胶轮压路机和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交替对初压后路面进行碾压,使混合料的压实度不低于设计密度的92%;

(6)在第一层路面的基础上铺设抗滑磨耗层,所述抗滑磨耗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集料120~140份、聚合物改性阳离子乳化沥青12~15份、水8~12份、硅酸盐水泥5~8份、矿粉8~10份、碎石屑5~8份、添加剂0.6~1.0份。

优选地,所述抗滑磨耗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集料125份、聚合物改性阳离子乳化沥青13份、水10份、硅酸盐水泥6份、矿粉8份、碎石屑6份、添加剂0.8份。

优选地,以1.6kg/㎡的喷洒量对铣刨槽表面均匀铺设SBS改性沥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以延缓旧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抗滑磨耗层没有沥青泛油现象且抗滑性、路面防渗性能好;另外,该道路路面养护施工方法还具有维护施工时间短、抵抗水损害能力强以及路面平整度高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并不受此限制。

实施例一:

一种道路路面养护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人员对路面进行检查,记录路面的损坏地点和损坏状况;

(2)对损坏的路面进行铣刨形成铣刨槽,并铲除周边松动的基石,铣刨槽深度达15-22mm,然后清洁铣刨槽;

(3)用微波将路面损坏地点加热至180℃~200℃,使铣刨槽内部裂缝里的水分和空气溢出,并用蒸汽压力泵充分干燥路面;

(4)用针注密封胶堵住铣刨槽内部裂缝,3-4小时后,在保持1750℃~190℃的状态下,再以1.6~1.7kg/㎡的喷洒量对铣刨槽表面均匀铺设SBS改性沥青,使其表面湿润,无明显液体积聚,静止6-7小时;

(5)在铣刨槽表面匀速铺设沥青混凝土,之后采用振动压实或静压压实的方式使路面平整密实得到第一层路面,摊铺速度为3.0m/min~3.2m/min,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在180~200℃,碾压温度为170~185℃,沥青混凝土的碾压次数为两次,第一次碾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沥青混凝土温度不低于165℃时进行碾压,第二次碾压采用胶轮压路机和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交替对初压后路面进行碾压,使混合料的压实度不低于设计密度的92%;

(6)在第一层路面的基础上铺设抗滑磨耗层,所述抗滑磨耗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集料120~140份、聚合物改性阳离子乳化沥青12~15份、水8~12份、硅酸盐水泥5~8份、矿粉8~10份、碎石屑5~8份、添加剂0.6~1.0份。

实施例二:

一种道路路面养护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人员对路面进行检查,记录路面的损坏地点和损坏状况;

(2)对损坏的路面进行铣刨形成铣刨槽,并铲除周边松动的基石,铣刨槽深度达15-22mm,然后清洁铣刨槽;

(3)用微波将路面损坏地点加热至180℃~200℃,使铣刨槽内部裂缝里的水分和空气溢出,并用蒸汽压力泵充分干燥路面;

(4)用针注密封胶堵住铣刨槽内部裂缝,3-4小时后,在保持1750℃~190℃的状态下,再以1.6kg/㎡的喷洒量对铣刨槽表面均匀铺设SBS改性沥青,使其表面湿润,无明显液体积聚,静止6-7小时;

(5)在铣刨槽表面匀速铺设沥青混凝土,之后采用振动压实或静压压实的方式使路面平整密实得到第一层路面,摊铺速度为3.0m/min~3.2m/min,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在180~200℃,碾压温度为170~185℃,沥青混凝土的碾压次数为两次,第一次碾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在沥青混凝土温度不低于165℃时进行碾压,第二次碾压采用胶轮压路机和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交替对初压后路面进行碾压,使混合料的压实度不低于设计密度的92%;

(6)在第一层路面的基础上铺设抗滑磨耗层,所述抗滑磨耗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集料125份、聚合物改性阳离子乳化沥青13份、水10份、硅酸盐水泥6份、矿粉8份、碎石屑6份、添加剂0.8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