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地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5811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生态地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地坪。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加快,许多盲目的开发建设,不仅没有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景观,而且还造成了对生态的严重破坏,使得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等问题,于是扩大绿化面积成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之一。

目前在城市道路、场地铺面领域进行园路、停车场等的铺设方法多种多样,使用较多的是利用砖、混凝土材料铺设硬化,大面积的硬质不透水性铺装,会带来地表温度的升高,造成土壤排水、通风不良,对花草树木的生长也不利,而且,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噪声也随之增多,在设置地坪的同时能够对周围噪声进行消化吸收成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地坪,其具有种植区,可种植植物,改善局部的小环境,同时具有透水性,能够保持土壤的水分,避免土壤的板结。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生态地坪,包括:

多排砌块,其沿纵向方向一排挨着一排地设置,每排砌块包括多个子砌块,且每排砌块中的子砌块的数量相等,一排砌块中的多个子砌块沿横向方向一个挨着一个地设置,所述子砌块为长方体结构,每个子砌块的底部沿横向方向均设置有一个倒U字形凹槽,相邻的两排砌块中,一排砌块中的子砌块与另一排砌块中的子砌块一一对应,且一排砌块中的一个子砌块的侧面与另一排砌块中的一个子砌块的侧面相贴合,每个子砌块上沿横向方向设置的两个侧面均向内凹陷;

固定架,其包括上层框架和下层框架,所述上层框架和所述下层框架均为方形,且分别套设在所述多排子砌块的外部,所述上层框架和所述下层框架间间隔设置有多根支撑肋,所述支撑肋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下层框架上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连接杆,一根连接杆对应一排砌块,所述连接杆沿横向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层框架的两条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穿过一排砌块中沿横向方向设置的各个倒U字形凹槽,且一排子砌块搁置在与其对应的连接杆上;

其中,由一排砌块中相邻的两个子砌块围成的区域形成种植区。

优选的是,所述子砌块的下部沿纵向方向也设置有一个倒U字形凹槽,且沿纵向方向设置的倒U字形凹槽与沿横向方向设置的倒U字形凹槽的高度和尺寸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子砌块的底部和顶部之间设有消音层,所述消音层从上到下为硅酸铝陶瓷纤维布层、环氧树脂涂层和玻璃纤维布层,且三者的厚度比为3:2:2,所述消音层位于沿横向方向设置的倒U字形凹槽和沿纵向方向设置的倒U字形凹槽的上方。

优选的是,所述子砌块的顶部的中央沿横向方向设置有圆弧形的凸起。

优选的是,所述凸起的高度为1~2cm。

优选的是,所述子砌块的顶部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位于凸起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子砌块对应的两个种植区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子砌块上沿横向方向设置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固设有一弧形片,所述弧形片位于沿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设置的倒U字形凹槽的上方,每个种植区中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一个滤网,所述滤网搁置在与其对应的两个弧形片上,且滤网的尺寸与种植区的横截面的尺寸相同,所述种植区中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位于所述滤网的下方。

优选的是,所述填料层由碎石和海绵体按质量比为10:1组成。

优选的是,沿纵向方向设置的倒U字形凹槽与沿横向方向设置的倒U字形凹槽的两端均设置有丝网。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架将多排砌块固定成整体,下层框架的连接杆穿过一排砌块中沿横向方向设置的各个倒U字形凹槽,使得每个子砌块均可通过连接杆支撑,增强了生态地坪整体的稳定性及抗压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排砌块中相邻的两个子砌块围成的区域形成种植区,在每个子砌块底部沿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均设置有倒U字形凹槽,可供种植区内的水流通,并可将多余的水导入砌块下方土层内,透水性能大大提升,利于种植区内植物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子砌块的底部和顶部之间设有消音层,可吸收附近的噪声,优化小范围内的环境,提供更舒适的空间;子砌块的顶部的中央沿横向方向设置有圆弧形的凸起,在路人散步的同时可按摩脚底,舒筋活血;

本实用新型经形成嵌草地坪,可使停车场、园路等需要硬化的铺面达到绿化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子砌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生态地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轴向”、“径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态地坪,包括:

多排砌块,其沿纵向方向一排挨着一排地设置,每排砌块包括多个子砌块1,且每排砌块中的子砌块1的数量相等,一排砌块中的多个子砌块1沿横向方向一个挨着一个地设置(即一排砌块沿横向方向呈一字形排列),所述子砌块1为长方体结构,每个子砌块1的底部沿横向方向均设置有一个倒U字形凹槽11,相邻的两排砌块中,一排砌块中的子砌块1与另一排砌块中的子砌块1一一对应,且一排砌块中的一个子砌块1的侧面与另一排砌块中的一个子砌块1的侧面相贴合,每个子砌块1上沿横向方向设置的两个侧面均向内凹陷;

固定架,其包括上层框架21和下层框架22,所述上层框架21和所述下层框架22均为方形,且分别套设在所述多排子砌块1的外部,所述上层框架21和所述下层框架22间间隔设置有多根支撑肋23,所述支撑肋2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下层框架22上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连接杆24,一根连接杆24对应一排砌块,所述连接杆24沿横向方向设置,所述连接杆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层框架22的两条边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4穿过一排砌块中沿横向方向设置的各个倒U字形凹槽11,且一排子砌块1搁置在与其对应的连接杆24上;

其中,由一排砌块中相邻的两个子砌块1围成的区域形成种植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固定架将多排砌块固定成整体,下层框架22的连接杆24穿过一排砌块中沿横向方向设置的各个倒U字形凹槽11,使得每个子砌块1均可通过连接杆24支撑,增强了生态地坪整体的稳定性及抗压性;使用时,将生态地坪嵌入土壤中,使子砌块1的顶部与地面齐平,在种植区内种草,因在每个子砌块1底部沿横向方向均设置有倒U字形凹槽11,可供种植区内的水横向流通,并可将多余的水导入砌块下方土层内,透水性能大大提升,利于种植区内植物的生长。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子砌块1的下部沿纵向方向也设置有一个倒U字形凹槽11(即沿纵向方向呈一字形设置的一列砌块中的各个倒U字形凹槽11相互连通),且沿纵向方向设置的倒U字形凹槽11与沿横向方向设置的倒U字形凹槽11的高度和尺寸相同,由此,横向方向设置的倒U字形凹槽11和纵向方向设置的倒U字形凹槽11互相连通,使得种植区内的水沿横向和纵向方向均可流通,进一步提升透水性能。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子砌块1的底部和顶部之间设有消音层12,所述消音层12从上到下为硅酸铝陶瓷纤维布层、环氧树脂涂层和玻璃纤维布层,且三者的厚度比为3:2:2,所述消音层12位于沿横向方向设置的倒U字形凹槽11和沿纵向方向设置的倒U字形凹槽11的上方,可吸收附近的噪声,优化小范围内的环境,提供更舒适的空间。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子砌块1的顶部的中央沿横向方向设置有圆弧形的凸起13,可供路人踩踏散步的同时可按摩脚底,舒筋活血。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13的高度为1~2cm,为踩踏者提供最舒服的体验,不会导致踩踏者脚底部不舒服。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子砌块1的顶部沿纵向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通孔14,两个通孔14位于凸起13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子砌块1对应的两个种植区连通,两个通孔14可将子砌块1顶部表面的水导入种植区供其内的植物吸收,节约水资源,同时将两个种植区连通,有利于种植区内的空气流通。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子砌块1上沿横向方向设置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固设有一弧形片15,所述弧形片15位于沿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设置的倒U字形凹槽11的上方,每个种植区中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一个滤网,所述滤网搁置在与其对应的两个弧形片15上,且滤网的尺寸与种植区的横截面的尺寸相同,所述种植区中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位于所述滤网的下方。种植区内设置滤网,进一步提升透水性,有利于其内的植物的生长,同时滤网下方设置填料层,以支撑滤网,使积水能通过,并对积水进一步地过滤,防止堵塞各个倒U字形凹槽11。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填料层由碎石和海绵体按质量比为10:1组成,海绵体可吸收部分多余的水,防止积水,在干旱时,能释放水分,为种植区内的植物提供所需的水分。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沿纵向方向设置的倒U字形凹槽11与沿横向方向设置的倒U字形凹槽11的两端均设置有丝网,在水流通的时候可进一步过滤杂质,保证倒U字形凹槽11不被堵塞,从而不影响种植区内植物的整体生长。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