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管路配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式再生剂管路配置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以沥青混凝土所铺设的道路,经过交通载重以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下,道路的质量会逐渐降低,影响用路人的行车安全,因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需要将铺设道路的沥青混凝土挖除整修。若是被挖除的旧有沥青混凝土能再生使用,能落实资源再利用的理念,对于环境保护相当有帮助。现有的技术通常是将再生剂(Recycling Agent,RA)添加于旧有的沥青混凝土中,藉以恢复沥青混凝土的物理性质,使旧有的沥青混凝土能回收使用,再次用于道路的铺设。
现有技术中,一种再生剂管路系统,包含一储存槽、一与该储存槽连通的磅秤装置,及一与该磅秤装置连通的搅拌槽。储存于该储存槽的再生剂输送至该磅秤装置中,秤取所需的重量后再经由管路输送至该搅拌槽中与旧有的沥青混凝土搅拌,使旧有的沥青混凝土能恢复适合于道路铺设的物理性质。
然而,该再生剂管路系统并非以套装系统的方式设计,必须额外配置一控制模块(图未示)以对该再生剂管路系统进行控制,由于该控制模块为事后针对所需功能而调整设定,故无法系统化地与该再生剂管路系统配合,必须仰赖人工判断操作,有可能会因为判断上发生错误而停止运作。且为了便于输送储存于该储存槽中的再生剂,需要加热而使再生剂维持液态,在该搅拌槽中进行沥青混凝土和再生剂的搅拌时也需要加热,避免沥青混凝土有固结的现象,因此需要设置加热器而对于储存槽及该搅拌槽加热,所述加热器必须以电能或者其他能源维持运作,会造成额外的能源消耗。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无法系统化地与再生剂管路系统配合,必须仰赖人工判断操作,有可能会因为判断上发生错误而停止运作;且为了便于输送储存于该储存槽中的再生剂,需要加热而使再生剂维持液态,会造成额外的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式再生剂管路配置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固定式再生剂管路配置系统,所述固定式再生剂管路配置系统包括:
一搅拌装置;
一将沥青输送至该搅拌装置的送料装置;
一储存再生剂的储存装置;
一将再生剂输送至该搅拌装置而与沥青一同搅拌的再生剂输送装置;
一通过螺栓安装于该再生剂输送装置上而用以控制再生剂输送的控制装置,
一用以输送热媒介以使热媒介于该搅拌装置与储存装置之间形成一热循环回路的热媒输送装置。
进一步,所述再生剂输送装置包括一再生剂管路装置,及一设置于所述再生剂管路装置中的输送装置;
再生剂管路装置具有一连通所述储存装置与所述搅拌装置的第一管路;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并用以过滤所述储存装置输出的再生剂的过滤器、一提供输送动力的马达及一控制再生剂输送的第一阀门。
进一步,所述再生剂管路装置还具有一与所述储存装置和所述第一管路连通的第一回流管路;
所述输送装置还具有一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回流管路的逆止阀。
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过螺栓安装于第一管路中,且位于该第一阀门与该搅拌装置之间;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一控制再生剂流量的流量控制装置;
一与该流量控制装置电连接并用于对该流量控制装置进行操作,以调整再生剂输出流量和统计再生剂输出流量的操作装置;
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具有一用于计算流量的流量计及一控制流通与否的第二阀门。
进一步,所述热媒输送装置包括一热媒管路装置;所述热媒管路装置包括一与所述搅拌装置连通的第二管路、一与该第二管路连通的三通阀、一与该三通阀及所述搅拌装置连通的第二回流管路、一个两端分别与所述三通阀和所述第二回流管路连通并流经该储存装置的热回路;
该三通阀能调整而使该热媒管路装置呈现一仅使该搅拌装置维持温度的第一循环状态,及一使该搅拌装置和该储存装置同时维持温度的第二循环状态。
在该第一循环状态时,该三通阀使该第二管路与该第二回流管路连通,并封闭该热回路,藉此使热媒介能自该搅拌装置依序流通于该第二管路和该第二回流管路,而于该搅拌装置与该三通阀之间构成热循环回路;在该第二循环状态时,该三通阀使该第二管路、该第二回流管路,及该热回路彼此连通,藉此使热媒介除了在第一循环状态所构成的热循环回路之外,还能使热媒介于该搅拌装置与该储存装置之间构成另一热循环回路。
进一步,所述热媒输送装置还包括一设置于该热回路中,并用以过滤经过该三通阀而进入该储存装置之热媒介的热媒过滤器。
进一步,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一管路中,且位于该第一阀门与该流量控制装置之间的流量压力计。
进一步,所述储存装置包括一储存再生剂的储存槽、一与该储存槽连通并用以输入再生剂的入油管、一设置于该储存槽上的释压阀、一使维修者能进入该储存槽的维修入口,及一与该储存槽连通而能卸除所储存之再生剂的卸料口。
进一步,所述储存装置还包括:一用以量测储存于该储存槽中之再生剂温度的温度计;
一通过螺栓固定于该储存槽中,能控制自入油管所输入之再生剂液面高度的液面控制器。
进一步,搅拌装置通过螺栓固定在储存装置的储存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用户自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进行设定,使该固定式再生剂管路配置系统能系统化地自动运作,该再生剂输送装置能输送所需剂量的再生剂至该搅拌装置中;且由该热媒传送装置,不必额外消耗能源加热,即能维持该搅拌装置及该储存装置所需的温度,达到节省能源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式再生剂管路配置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媒输送装置的第一循环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媒输送装置的第二循环状态示意图。
图中:1、搅拌装置;2、送料装置3、储存装置;3-1、储存槽;3-2、入油管;3-3、释压阀;3-4、维修入口;3-5、卸料口;3-6、温度计;3-7、液面控制器;3-8、搅拌装置;4、再生剂输送装置;4-1、再生剂管路装置;4-1-1、第一管路;4-1-2、第一回流管路;4-2、输送装置;4-2-1、过滤器;4-2-2、马达;4-2-3、第一阀门;5、控制装置;5-1、流量控制装置;5-1-1、流量计; 5-1-2、第二阀门;5-2、操作装置;5-3、流量压力计;6、热媒输送装置;6-1、热媒管路装置;6-1-1、第二管路;6-1-2、三通阀;6-1-3、第二回流管路;6-1-4、热回路;6-2、热媒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式再生剂管路配置系统,包含一搅拌装置1、一用以将沥青输送至该搅拌装置1的送料装置2、一用以储存再生剂的储存装置3、一用以将再生剂输送至该搅拌装置1而与沥青一同搅拌的再生剂输送装置4、一设置于该再生剂输送装置4上而用以控制再生剂的输送的控制装置5,及一用以输送热媒介以使热媒介于该搅拌装置1与储存装置3之间形成一热循环回路的热媒输送装置6。
该储存装置3包括一储存再生剂的储存槽3-1、一与该储存槽3-1连通并用以输入再生剂的入油管3-2、一设置于该储存槽3-1上的释压阀3-3、一使维修者能进入该储存槽3-1的维修入口3-4,及一与该储存槽3-1连通而能卸除所储存之再生剂的卸料口3-5。在该储存槽3-1内的压力过大时,能开启该释压阀 3-3而平衡该储存槽3-1内外的压力,避免让该储存槽3-1因内部压力过大而造成损坏。而当维修者需要进入该储存槽3-1进行维修时,能自该卸料口3-5将所储存的再生剂排除,维修者即能自该维修入口3-4进入该储存槽3-1,以便进行整护或者维修。
该再生剂输送装置4包括一再生剂管路装置4-1,及一设置于该再生剂管路装置4-1中的输送装置4-2。该再生剂管路装置4-1具有一连通该储存装置3与该搅拌装置1的第一管路4-1-1,及一与该储存装置3和该第一管路4-1-1连通的第一回流管路4-1-2。而该输送装置4-2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一管路4-1-1上并用以过滤自该储存装置3输出之再生剂的过滤器4-2-1、一提供输送动力的马达 4-2-2、一控制再生剂输送与否的第一阀门4-2-3,及一设置于该第一回流管路 4-1-2中的逆止阀。其中,该第一阀门4-2-3可以是一球型阀、一针阀,或者是其他具有当作开关之效果的阀门,不以上述的阀门种类为限。
该控制装置5是设置于该第一管路4-1-1中,且位于该第一阀门4-2-3与该搅拌装置1之间,并包括一流量控制装置5-1、一与该流量控制装置5-1电连接的操作装置5-2,及一设置于该第一管路4-1-1中,且位于该第一阀门4-2-3 与该流量控制装置5-1之间的流量压力计5-3。该控制装置5之流量控制装置 5-1具有一能计算流量的流量计5-1-1,及一控制流通与否的第二阀门5-1-2。
该输送装置4-2之马达4-2-2提供动力,使得储存于该储存装置3中的再生剂先经过该输送装置4-2之过滤器4-2-1,再继续往下输送,避免所输送的再生剂含有杂质而影响再生剂和沥青的反应效果。该控制装置5之操作装置5-2 能对该流量控制装置5-1进行操作,以调整再生剂输出的流量,并能统计再生剂输出的流量。使用者能针对所需要的剂量而进行设定,接着该流量控制装置 5-1之第二阀门5-1-2会开启,输送出所需剂量的再生剂至该搅拌装置1。其中,该流量压力计5-3是用以测量该第一管路4-1-1中的压力值,以免管路中的压力值过大而使该流量控制装置5-1损坏。
以自动化的方式控管再生剂的输送,能避免人工操控的误差而影响所处理之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另外,该操作装置5-2也能配合该流量控制装置5-1之流量计5-1-1而提供流量计算的资料,用户能藉此评估每一次处理的剂量是否恰当,配合观察处理后的沥青混凝土之质量,藉此累积许多流程参数,能参考过往数据而调整剂量,以求产生更良好质量的再生沥青混凝土。该控制装置5 之操作装置5-2,能以钥匙、磁卡、指纹辨识、输入密码……等等的方式进行设定权限的控管,避免无权限者胡乱地操作而影响产线运作,且不以上述的权限控管方式为限。
当该流量控制装置5-1依据用户自该操作装置5-2的操作而输出所需之再生剂剂量后,该第二阀门5-1-2会关闭而封闭该第一管路4-1-1,此时再生剂会经由该第一回流管路4-1-2回流至该储存槽3-1中,而不再输送至该搅拌装置1。要特别说明的是,该再生剂若是保持于静止状态时,容易凝固为膏状而不易输送,该再生剂管路装置4-1之第一回流管路4-1-2的设计,使未被输送至该搅拌装置1的再生剂能不断地流动循环,避免再生剂凝固为膏状,能让再生剂在管路系统中的输送更加顺畅。
该热媒输送装置6包括一热媒管路装置6-1,该热媒管路装置6-1包括一与该搅拌装置1连通的第二管路6-1-1、一与该第二管路6-1-1连通的三通阀 6-1-2、一与该三通阀6-1-2及该搅拌装置1连通的第二回流管路6-1-3,及一个两端分别与该三通阀6-1-2和该第二回流管路6-1-3连通,并流经该储存装置3的热回路6-1-4。在该热媒管路装置6-1中流通的热媒介,可以是热媒油或者其他可以在管路中流通而以热循环方式维持温度的液态物质,不以上述热媒介为限。
由于该再生剂的凝固点约为80摄氏度,因此该储存装置3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避免该再生剂凝固而无法在管路中输送。且在该搅拌装置1之中搅拌再生剂与沥青的混合物时,也需要维持一定温度,以免沥青固结而无法拌动。藉由该热媒管路装置6-1所形成的热循环回路,不必分别对该搅拌装置1及该储存装置3加热,即能使该搅拌装置1及该储存装置3维持所需的温度。
如图2与图3所示,该三通阀6-1-2能调整而使该热媒管路装置6-1呈现一仅使该搅拌装置1维持温度的第一循环状态,及一使该搅拌装置1和该储存装置3同时维持温度的第二循环状态。
如图2所示,在该第一循环状态时,该三通阀612使该第二管路611与该第二回流管路6-1-3连通,并封闭该热回路6-1-4,藉此使热媒介能自该搅拌装置1依序流通于该第二管路6-1-1和该第二回流管路6-1-3,而于该搅拌装置1 与该三通阀6-1-2之间构成热循环回路。
如图3所示,在该第二循环状态时,该三通阀612使该第二管路611、该第二回流管路6-1-3,及该热回路61-4彼此连通,藉此使热媒介除了在第一循环状态所构成的热循环回路之外,还能使热媒介于该搅拌装置1与该储存装置3 之间构成另一热循环回路。
其中,该热媒输送装置6还包括一设置于该热回路6-1-4中,并用以过滤经过该三通阀6-1-2而进入该储存装置3之热媒介的热媒过滤器6-2,避免热媒介当中含有杂质而影响热媒介的热传导和温度维持,让热媒介能更准确地维持该搅拌装置1和该储存装置3的温度。
参阅图2,该储存装置3还包括一用以量测储存于该储存槽3-1中之再生剂温度的温度计3-6、一设置于该储存槽3-1中且能控制自该入油管3-2所输入之再生剂液面高度的液面控制器3-7,及一设置于该储存槽3-1中的搅拌装置3-8。该温度计3-6是用以随时观察该储存槽3-1中所储存之再生剂的温度,便于随时留意再生剂是否因温度过低而有凝固现象,避免再生剂在管路中无法顺畅地输送。
该液面控制器3-7能控制该储存槽3-1中的再生剂液面高度,避免液面过高而影响再生剂沿该第一回流管路4-1-2的回流。而该搅拌装置3-8则能弥补单纯以回流循环方式而使再生剂维持为液态之效果上的不足,适时搅拌储存于该储存槽3-1中的再生剂,使再生剂能持续顺畅地输送。
下面结合工作原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固定式再生剂管路配置系统,由该控制装置5之操作装置5-2而进行操作,使该流量控制装置5-1控管再生剂的输送,能系统化地自动运作,将所需剂量的再生剂输送至该搅拌装置1中。且由该热媒输送装置6,能以热循环的方式维持该搅拌装置1和该储存装置3的温度,不需消耗额外能源而进行加热,故确实能达成本新型之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