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式混凝土道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5545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式混凝土道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水式混凝土道路。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建设地表多被钢筋混凝土建筑和路面及不透水的其他路面所覆盖,与自然的土壤相比,上述普通混凝土路面存在呼吸性能较差、吸收热量能力较差和渗透雨水能力较差等问题,从而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

公告号为CN205420945U,名称为“透水混凝土道路”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道路,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底基层结构;防渗反滤层结构;疏水层结构,其自下而上包括:至少一层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层、防水层、排水层以及竖直设置并与所述排水层固定连接的多个透水连接杆;过渡层结构,其为三层复合结构;以及面层结构,其自下而上包括透水混凝土层和透水沥青层,其虽然能够起到排水的作用,但是其却存在呼吸性能较差和吸收热量能力较差等问题。

公告号为CN2769319,名称为“新型混凝土渗水路”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混凝土渗水路,包括路体和路面,其路体由相互用横担连接在一起的箱体构成,路体两侧为路桩,路桩之间侧面为挡箱板,顶部横向为拉梁,拉梁顶面为混凝土路面,其虽然具有一定的渗水作用,但是其同样存在呼吸性能较差和吸收热量能力较差等问题。

综上,需要一种排水式混凝土道路,在实现道路排水的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式混凝土道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呼吸性能较差、吸收热量能力较差和渗透雨水能力较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式混凝土道路,具体地,该排水式混凝土道路包括如下结构:

所述排水式混凝土道路,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夯实土基和砂夹石垫层,砂夹石垫层的上面依次设置有第一水泥稳定碎石层、第二水泥稳定碎石层、乳化沥青封层和透水混凝土路面层;

第一水泥稳定碎石层的碎石重量百分比含量低于第二水泥稳定碎石层的碎石重量百分比含量;

所述排水式混凝土路面的一侧、位于第二水泥稳定碎石层上面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路缘石;

所述排水式混凝土路面的另一侧、位于透水混凝土路面层上面位置处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找平砂浆垫层和第二路缘石;

位于找平砂浆垫层一侧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层的下部及乳化沥青封层的上面设置有横向反滤排水管,横向反滤排水管的下面设置有路侧截水沟;

横向反滤排水管与透水混凝土路面层和路侧截水沟相连通;

砂夹石垫层内设置有横向碎石盲沟。

可选地,第一水泥稳定碎石层的碎石重量百分比含量为4%,第二水泥稳定碎石层的碎石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

可选地,第一路缘石的顶面高度大于透水混凝土路面层的顶面高度。

可选地,透水混凝土路面层包括水泥、水、混合集料和增强剂;

所述混合集料的粒径为3-13mm,表观密度ρg为2660,单位为 kg/mm3,紧密密度ρj为1581,单位为kg/mm3,实积率为59.4%;

所述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的水灰比为28%-36%;

所述水泥的使用重量为280kg,所述水的使用重量为78-101kg,所述混合集料的使用重量为1534kg,所述增强剂的使用重量为5-30kg。

可选地,透水混凝土路面层设置有多个横向缩缝,所述横向缩缝之间的间距为3-5m;

所述横向缩缝的顶部采用锯切槽口,所述横向缩缝的深度为面层厚度的1/4-1/5,所述横向缩缝的宽度为3-8mm。

可选地,所述锯切槽口内填塞有填缝材料。

可选地,所述透水混凝土路面的长度超过100m的位置处,或与其他构筑物相连接位置处,透水混凝土路面层上设置有胀缝;所述胀缝的宽度为10mm,所述胀缝的底部填充有发泡条,所述胀缝距离顶部20-30mm的位置处填充有硅酮耐候胶。

可选地,透水混凝土路面层的孔隙率为20.5%-26.5%。

可选地,横向反滤排水管包裹有反滤土工布,横向反滤排水管与透水混凝土路面层和路侧截水沟相连通;第二水泥稳定碎石层的顶面设置有横坡结构。

可选地,夯实土基和砂夹石垫层之间铺设有防渗土工布。

本实用新型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排水式混凝土道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呼吸性能较差、吸收热量能力较差和渗透雨水能力较差等问题;其作为具有排水系统的综合性道路路面,能够恢复地面与大气层的自然联系,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能够增强地面渗水能力,减少城市雨水径流排放,避免雨天路面积水,能够增强雨天路面防滑系数,降低路面温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能够降低机动车行驶噪声;并且具有较高艺术可塑性,能够适用于人行道路、市政轻型道路、轻型停车场、广场、建筑外附属道路、园林道路、江河湖泊护坡等的新建改建,亦能够用于江河湖泊生态植草护坡,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式混凝土道路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式混凝土道路的立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式混凝土道路的平面布置图。

图中,1为夯实土基,2为砂夹石垫层,3为第一水泥稳定碎石层,4为第二水泥稳定碎石层,5为乳化沥青封层,6为透水混凝土路面层,7为第一路缘石,8为横向反滤排水管,9为路侧截水沟, 10为找平砂浆垫层,11为第二路缘石,12为横向碎石盲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排水式混凝土道路,参见附图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夯实土基1和砂夹石垫层2,砂夹石垫层2的上面依次设置有第一水泥稳定碎石层3、第二水泥稳定碎石层4、乳化沥青封层5和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

第一水泥稳定碎石层3的碎石重量百分比含量低于第二水泥稳定碎石层4的碎石重量百分比含量;

所述排水式混凝土路面的一侧、位于第二水泥稳定碎石层4上面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路缘石7;

所述排水式混凝土路面的另一侧、位于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上面位置处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找平砂浆垫层10和第二路缘石11;

位于找平砂浆垫层10一侧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的下部及乳化沥青封层5的上面设置有横向反滤排水管8,横向反滤排水管8的下面设置有路侧截水沟9;

横向反滤排水管8与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和路侧截水沟9相连通;

参见附图2和附图3,砂夹石垫层2内设置有横向碎石盲沟12。

可见,本实施例的这种排水式混凝土道路,首先,其对现有技术中的透水混凝土路面进行改进,形成综合性排水系统,其由乳化沥青封层5及路侧的横向反滤排水管8构成主排水系统,并结合横向碎石盲沟12和砂夹石垫层2构成加强型的透水路面的道路综合排水系统;其中,夯实土基1、砂夹石垫层2、第一水泥稳定碎石层3、第二水泥稳定碎石层4、乳化沥青封层5、和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构成路面结构层;横向反滤排水管8和横向碎石盲沟12的数量均可以为多个,且可以均匀对称间隔分布;其次,其能够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其利用雨水补充地下水,能够提高道路生态环保效益,降低车辆行驶噪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雨天行车安全性,防止汽车行驶溅水,提高路面抗滑性能,改善路面反射视觉效果,提高车辆燃油效率;再次,其在第二路缘石11底埋设与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和路侧截水沟 9相连通的横向反滤排水管8,并且横向反滤排水管8位于乳化沥青封层5之上,使得当暴雨降临后能够通过自然路面渗透,避免路面径流形成强大水流,能有效涵养固土,并且避免路面积水,提升雨天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这里的横向反滤排水管8可以采用PVC排水管;并且,其在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的下面设置乳化沥青封层5,能够对大部分的路面自然渗水起到拦截拦截,避免水流通过路面结构层直接渗透至下方基层,若路面出现强降雨或其他情况排水将通过透水路面结构径流汇集至横向反滤排水管8,引流至路侧截水沟9,即不会导致路面积水,提高路面的防滑系数,同时也不会渗透入路面结构的基层结构中避免渗水对底基层的浸泡破坏,避免影响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避免路基长期受水害影响。

实施例2

一种排水式混凝土路面,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第一水泥稳定碎石层3的碎石重量百分比含量为4%,第二水泥稳定碎石层 4的碎石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

优选地,第一路缘石7的顶面高度大于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的顶面高度。

优选地,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包括水泥、水、混合集料和增强剂;

所述混合集料的粒径为3-13mm,表观密度ρg为2660,单位为 kg/mm3,紧密密度ρj为1581,单位为kg/mm3,实积率为59.4%;

所述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的水灰比为28%-36%;

所述水泥的使用重量为280kg,所述水的使用重量为78-101kg,所述混合集料的使用重量为1534kg,所述增强剂的使用重量为5-30kg。

实施例3

一种排水式混凝土路面,与实施例2相似,所不同的是,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设置有多个横向缩缝,所述横向缩缝之间的间距为3-5m;

所述横向缩缝的顶部采用锯切槽口,所述横向缩缝的深度为面层厚度的1/4-1/5,所述横向缩缝的宽度为3-8mm。

优选地,所述锯切槽口内填塞有填缝材料。

实施例4

一种排水式混凝土路面,与实施例3相似,所不同的是,所述透水混凝土路面的长度超过100m的位置处,或与其他构筑物相连接位置处,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上设置有胀缝;所述胀缝的宽度为10mm,所述胀缝的底部填充有发泡条,所述胀缝距离顶部20-30mm的位置处填充有硅酮耐候胶。

需要说明的是,其他构筑物可以是侧沟、建筑物、窨井或其他铺面(连锁砌块、沥青铺面等),且这里设置胀缝,而非设置传力杆。这样,其具有粘结力强、回弹性好、适应混凝土板收缩、不溶于水、高温时不流淌、低温时不脆裂、耐老化等特点。

优选地,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的孔隙率为20.5%-26.5%。这样,其透水性铺装结构形成的大量有效空隙和半有效空隙,在清洁时使用高压水喷射铺装表面,既能够使空隙部的土、沙等浮起,再进行吸引回收,便能够轻而易举地恢复其空隙;并且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采用的增强剂,能够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强度,增强粘结性和混凝土体积稳定性,提高抗冲击力和耐磨性,提高路面耐久性。

实施例5

一种排水式混凝土路面,与实施例4相似,所不同的是,横向反滤排水管8包裹有反滤土工布,第二水泥稳定碎石层4的顶面设置有横坡结构。这样,结合横向反滤排水管8与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和路侧截水沟9相连通,能够便于渗水汇集入横向反滤排水管8从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内排入路侧截水沟9。

优选地,夯实土基1和砂夹石垫层2之间铺设有防渗土工布。这样,能够使得路面结构层中的砂夹石垫层2、防渗土工布和横向碎石盲沟12相结合构成辅助加强系统,进一步促进构成加强型的透水路面的道路综合排水系统,使得即使在南方多雨情况下,透过乳化沥青封层5渗入下面结构的渗水均能通过辅助加强系统排除,并且使得软弱地基中土基固结后,路基本体的渗水均能有效排除。其中,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的渗水和夯实土基1的反渗水均可通过横向碎石盲沟 12排到路侧截水沟9中,避免地基基础长期受水害影响,避免产生路基病害。

需要说明的是,防渗土工布具有集防渗排水于一体、强度高、摩擦系数大、耐穿刺、耐老化、耐酸碱、防止水土流失的特点,所以能够利用防渗土工布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使水流通过,从而有效的截留砂土流失;防渗土工布具有良好的导水性能,它可以在土体内部形成排水通道,将土体结构内多余液体和气体外排;利用防渗土工布增强土体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增强基层稳定性,以改善土体质量;防渗土工布能够有效的将集中应力扩散,传递或分解,防止土体受外力作用而破坏;防渗土工布能够有效的将集中应力扩散,传递或分解,防止土体受外力作用而破坏;防渗土工布能够防止上下层砂石、土体及混凝土之间混杂;防渗土工布的网状结构是由不定型纤维组织形成的,所以其网孔不易堵塞,具有良好的应变性和运动性;防渗土工布具有高透水性,其土水的压力下,仍能保持良好的透水性,防渗土工布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需要说明的是,防渗土工布设置在砂夹石垫层2的下面,其作用是在软土顶面增加一个排水面,使得在填土的过程中,随着荷载的逐渐增加,能够促使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渗出的水随着砂夹石垫层2排走,为确保砂夹石垫层2能通畅排水,需要采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综上,本实施例的这种排水式混凝土道路作为综合道路排水系统,其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采用路面面层为高空隙率的透水混凝土,通过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的路面结构空隙透水,其通过乳化沥青封层5汇水,通过路侧的横向反滤排水管8排水,其底层的横向碎石盲沟12和防渗土工布构成辅助排水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水式混凝土路面,其在施工时,施工顺序如下:

1.基层测绘,施工放线。

2.土基整平,压实处理。部分低洼积水部位按图纸施工横向碎石盲沟12。检测压实度、高层、土基宽度等相关指标。

3.铺设防渗土工布,验收合格后砂夹石层铺设、整平及压实处理。检测压实度、高层、宽度等相关指标。

5.铺设碎石重量百分比含量为4%的第一水泥稳定碎石层3并整平及压实处理。检测压实度、高层、宽度等相关指标;盖养护膜。第一水泥稳定碎石层3养护七天。

6.铺设碎石重量百分比含量为5%的第二水泥稳定碎石层4并整平及压实处理。检测压实度、高层、宽度等相关指标;盖养护膜。第二水泥稳定碎石层4养护七天。

7.确定第一路缘石7边沿的准确位置。要求道路曲线过渡圆滑。第一路缘石7及其砂浆垫层施工。在道路两侧,第一路缘石7位置下方、第二水泥稳定碎石层4表面支护模板,进行砂浆垫层施工。

8.同时进行横向反滤排水管8的安装。横向反滤排水管8的直径为5cm,长为60cm,且并排设置三根,埋设间距为90cm,要求每根横向反滤排水管8的两端以反滤土工布进行包裹。

9.安装第二路缘石11。在找平砂浆垫层10上用干拌砂浆安装蒙古黑平石作为路缘。第二路缘石11安装要求道路曲线过渡圆滑,路面高层达要求。检测路面宽度及高层等指标,要求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

10.透水混凝土路面6的施工,具体步骤如下:

(1)透水混凝土的拌制:透水混凝土的拌制方式以及机具设备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集料堆场应全覆盖防雨,严防堆底浸水,装载机料斗内和料仓内的集料不应有明显的湿度差别;拌前应精确测定集料的含水率,根据集料的含水率,及时调整用水量;水混凝土拌合料时各材料均应先计量,投料顺序为先投入集料,后水泥,待集料与水泥干拌合后再投入增强材料搅拌,干拌时间不应少于2min,湿拌时间不应少于5min。

(2)透水混凝土拌台料的运输:透水混凝土的运输可采用翻斗运料车。应注意保持车内透水混凝土拌台料的湿度,若翻斗车运输时在路程较远的情况下,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表面保湿措施,确保运至工地现场的水量损失小于1%;运输能力配备应大于总搅拌能力,确保新拌透水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运到施工现场,运输时间应小于1h;运输车辆卸料倒车时应有专人指挥,卸料应到位,卸料完毕,车辆应迅速离开。

(3)透水混凝土的铺设:透水混凝土拌和料摊铺前,应修复破损基层,洒水润湿,并对模板的位置及支撑稳固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用厚度标尺板检测摊铺厚度,与设计值相符后方可施工;人指挥透水混凝土拌和料运输车卸料,卸料位置准确;人工布料应采用铁锹反扣,不得抛掷和使用齿耙。拌合料松铺系数宜控制在1.15-1.20,料偏干,取较高值,反之取较低值。用厚度标尺板检测摊铺厚度,与设计值相符后方可施工;应特别注意边角处的铺料情况,必须对边角处的拌合料进行填充、修补,使之均匀完整;场透水混凝土拌合料应在1h内用完,困故停工1h以上或达到2/3初凝时间,导致拌合料无法振实,应在已铺设好的透水混凝土路面6的端头设置施工缝,废弃不能被振实的透水混凝土拌台料。

(4)透水混凝土的振实:用平板振动器对摊铺好的透水混凝土进行平整、振实,平板振动器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特制不锈钢平板拖鞋。严禁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平板振动器需要移位振动时,振实边缘部位应重叠100-200mm,振动板在一个位置持续振动时间不应少于15s;板振动器不得随意长时间放置在已经振实的透水混凝土路面6上,不得在一个位置长时间持续振动。平板振动器需要静止移位时,必须由两人抬起移位,不得拖移;找缺料部位,人工补料找平。

11.胀缝位置施工。进行透水砼浇注前,每100米,立模预留胀缝的位置,胀缝宽度为10mm,胀缝底层采用发泡胶条填充,顶层 20-30mm采用硅酮耐候胶灌注,清除干净胀缝内的模板。应以压缩空气吹干净缝内杂物,缝内底部填充发泡胶条至饱满。面层3CM部分灌注硅酮耐候胶。硅酮耐候胶应灌注饱满,表面与路面平齐。硅酮灌注后,应进行隔离防护,24小时后,胶体固化,方可开放交通。

12.缩缝切割施工。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应设置纵向或横向缩缝,缩缝间距为4m。缩缝顶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面层厚度的1/4,宽度为5mm,槽内填塞填缝材料。宽度为2-3m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 的缩缝切深为2.5cm,宽度为4-6m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层6的缩缝切深为3.5cm。

缩缝切完后,应以压缩空气吹干净缝内杂物,并随即灌注硅酮耐候胶。硅酮耐候胶应灌注饱满,表面与路面平齐。硅酮灌注后,应进行隔离防护,24小时后,胶体固化,方可开放交通。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