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盖梁与预制墩柱连接节点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3332阅读:1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盖梁与预制墩柱连接节点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结构,尤其是一种适用于人行桥梁建造时将预制盖梁和预制墩柱进行连接的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预制盖梁与预制墩柱连接节点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人行天桥下部结构建造仍以现浇法为主,现浇法需要大量劳动力、施工周期长,现场泥浆、粉尘等环境污染大,且施工对交通影响大等一些列弊端,对在现状交通流量大的城市道路上建设人行天桥施工压力大。因此,急需研发新型的建造方式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当前装配式人行桥建造时,预制盖梁与预制墩柱间的连接难题,提供一种预制盖梁与预制墩柱连接节点构造,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满足人行桥荷载及抗震要求,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环境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制盖梁与预制墩柱连接节点构造,所述预制墩柱为空心管桩,内置一块圆托板和多根插筋,并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固结;所述插筋的下端与所述圆托板相连,上端位于所述预制墩柱的上端之上;所述预制盖梁设有与所述插筋对应的插孔,能够在安装时使所述插筋插入所述插孔中,并在该插孔中灌注高强砂浆而使所述插筋与所述插孔牢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筋沿所述圆托板的圆周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还设有多个与各插筋相连的、圆环形的定位筋;该定位筋沿所述插筋纵向等距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插筋的上端设有螺纹,并通过垫板和螺帽紧固在所述预制盖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满足人行桥荷载及抗震要求,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环境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A-A剖面图。

其中:1-预制墩柱;2-圆托板;3-插筋;4-定位筋;5-插孔;6-高强砂浆;7-垫板;8-螺母;9-防护套;10-预制盖梁;11-微膨胀细石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

预制墩柱1由D800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制成,为空心管桩。预制加工完成后,先用C4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11浇筑该预制墩柱1内距顶端2.4m以下部分。然后,加工焊接8根φ20mm HRB400级钢筋插筋3、多个φ10mm HRB400级钢筋圆环形定位筋4和一个5mm厚的钢质圆托板2。该8根插筋3的下端焊接在圆托板2上,并沿该圆托板2的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定位筋4沿所述插筋3的纵向每20cm布置一个,并与每根插筋3焊接牢固,确保插筋3相互位置的准确。加工焊接好后放置于所述预制墩柱1内,并使所述插筋3的上端位于所述预制墩柱1的上端之上。然后,再向所述预制墩柱1内浇筑微膨胀细石混凝土11,使所述圆托板2和插筋3与所述预制墩柱1相固接。

预制盖梁10在制作时预留与所述插筋3对应的插孔5。该插孔5的孔径为φ5mm,贯穿所述预制盖梁10。当所述预制墩柱1内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11达到强度后,吊装预制盖梁10,使8根插筋3全部准确插入对应的插孔5中。由于上述插孔5的孔径略大于所述插筋3的直径,因此,可向插筋3与插孔5之间的间隙灌注高强砂浆6,使所述插筋3与插孔5牢固连接。然后,在所述插筋3穿出所述预制盖梁10的端部穿入100mm×100mm×10mm的钢制垫板7,并在该垫板7上方用螺帽8紧固后,将该螺帽8与所述垫板7点焊,完成预制盖梁10与预制墩柱1间的连接。最后,所述螺帽8上还可套上塑料防护套9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