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限位缝隙型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1617阅读:1281来源:国知局
四面限位缝隙型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面限位缝隙型透水砖,是一种由混凝土与水泥灰浆振压成型的拼装式道路结构,应用于海绵城市人行道或停车场等透水铺装建设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海绵城市透水铺装的大力发展,目前在城市道路人行道、停车场等使用普通混凝土透水砖、硅砂透水砖或陶瓷透水砖等通过砖材料本身透水的方砖。但在北方寒冷地区砖材料本身透水抗冻融能力难以满足需求,经过冻融破坏产生冻裂、冻碎现象,使砖失效。

根据以上分析,在寒冷地区采用四面限位缝隙型透水砖,其采用能够满足东北抗冻融要求的混凝土与水泥灰浆材料振压成型,通过特殊的四面限位结构在砖与砖之间拼装成缝隙。使雨水通过缝隙渗透到地下。满足东北抗冻融要求且有较高的下渗速率,适合东北严寒地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面限位缝隙型透水砖,其是由混凝土与水泥灰浆振压成型的拼装式道路方砖结构,使砖与砖在拼装过程中产生透水缝隙,通过砖与砖之间的结构缝隙透水,缝隙之间采用了透水性填充材料拼接、缝隙透水砖造价低、抗冻融、强度大,透水率是普通透水砖的30倍以上;适用于北方寒带地区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四面限位缝隙型透水砖,其特征在于:透水砖主体为长方体结构,透水砖主体的四个侧面每侧均有两个凸起的限位棱柱,透水砖主体的四个侧面和边角均开有垂直方向的半圆形凹槽,透水砖主体的四个侧面的半圆形凹槽具体位置为同侧的两个限位棱柱之间,多个透水砖主体拼接后,相邻的两个透水砖主体之间通过限位棱柱支撑形成透水缝隙,相邻的透水砖主体之间的对接面和边角的半圆形凹槽拼合成圆柱形的渗水孔。

所述的透水砖主体为混凝土与灰浆振压成型结构,透水砖主体之间的透水缝隙、渗水孔内填充有透水性较好的粗砂或石屑。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其材料本身采用混凝土与水泥灰浆,造价低,抗冻融、强度大,通过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及渗水空提高率渗水速率。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海绵城市建设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砖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砖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方砖拼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3所示,四面限位缝隙型透水砖,其特征在于:透水砖主体1为长方体结构,透水砖主体1的四个侧面每侧均有两个凸起的限位棱柱2,透水砖主体1的四个侧面和边角均开有垂直方向的半圆形凹槽3,透水砖主体1的四个侧面的半圆形凹槽3具体位置为同侧的两个限位棱柱2之间,多个透水砖主体1拼接后,相邻的两个透水砖主体1之间通过限位棱柱2支撑形成透水缝隙4,相邻的透水砖主体1之间的对接面和边角的半圆形凹槽3拼合成圆柱形的渗水孔。

所述的透水砖主体1为混凝土与灰浆振压成型结构,透水砖主体1之间的透水缝隙4、渗水孔内填充有透水性较好的粗砂或石屑。

透水缝隙4作为雨水下渗通道。多个透水砖主体1拼装成缝隙型透水人行道及停车场。

在海绵城市透水人行道及透水停车场施工作业中,四面限位缝隙型透水砖进行现场拼装如图3所示。相邻两个透水砖主体1之间通过侧面限位棱柱2拼装成透水缝隙4,相邻的透水砖主体1之间的对接面和边角的半圆形凹槽3拼合成圆柱形的渗水孔,透水缝隙4与渗水孔采用透水性较好的粗砂或石屑填充,对入渗雨水进行过滤,并渗透到地下,削减径流峰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