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式排水路缘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0548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铺装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塞式排水路缘石。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大雨导致国内很多城市出现洪涝灾害,城市雨水囤积,道路被雨水淹没,积水难以退去,交通一度瘫痪,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因此,中国开始推行海绵城市建设,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尤其是道路建设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路缘石,然而传统的路缘石仅起到分割区域的作用,还经常会阻挡雨水的正常排放,即使采用了一些新型的路缘石,可以起到一定的排水作用,但是在下雨时,路上的垃圾盒等稍硬的杂物随着雨水的流动覆盖到排水孔上,从而堵住排水孔,导致排水不通,有的甚至进入排水孔内,难以取出来,导致维修成本高,这些都不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防堵塞式排水路缘石,以使得雨水可以很快排出,即使有垃圾盒等稍硬的杂物贴附在排水口上,也不会阻塞排水口,而且容易取出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堵塞式排水路缘石,包括路缘石本体,所述路缘石本体包括用于埋设于路面以下的掩埋部和用于突出设置于路面以上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掩埋部顶部,所述掩埋部的上表面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突出部的下表面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扣合形成排水的槽腔,所述第一凹槽内水平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挡板上表面上还竖直设置有若干立柱;所述突出部的靠近道路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第二凹槽导通,所述排水口内嵌设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上的各格栅条均具有朝道路侧凸起的挡物部。

进一步地,沿竖直方向,各所述格栅条均弯折至少一次形成三角形格栅条或波浪形格栅条。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的底壁沿道路积水流入方向逐渐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内设有用于对所述格栅板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沿所述排水口内壁周向环形设置的多个限位块,每一所述限位块朝其所在壁面正对的另一壁面的方向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掩埋部与所述突出部榫接。

进一步地,所述路缘石本体为混泥土制路缘石本体或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路缘石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板为不锈钢格栅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格栅条设计成具有朝道路侧凸起的挡物部,可以防止下雨时,垃圾盒等稍硬的杂物贴附在格栅板上而使得雨水无法及时排出,造成城市内涝影响正常的生活;通过将路缘石本体设计为可拆卸连接的掩埋部和突出部,当有杂物进入路缘石本体内时,可以拆下突出部,进行清理,非常方便;当城市雨水非常大时,可以将突出部取下来,加大路缘石本体的排水力度,而且由于设置了挡板和立柱,垃圾盒等杂物进入了路缘石本体内也不会影响雨水的排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堵塞式排水路缘石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堵塞式排水路缘石,包括路缘石本体,所述路缘石本体包括用于埋设于路面以下的掩埋部1和用于突出设置于路面以上的突出部2,所述突出部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掩埋部1顶部,如有垃圾盒等稍硬的杂物进入或堵塞,可以拆下所述突出部2,进行清理,非常方便,所述掩埋部1的上表面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所述突出部2的下表面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扣合形成排水的槽腔,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朝上,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朝下,所述突出部2与所述掩埋部1连接后形成一条用于排水的槽腔,所述槽腔沿所述掩埋部1的宽度延伸方向的竖直截面呈四边形或圆形或椭圆形等形状,所述第一凹槽内水平设置有挡板3,所述挡板3采用不锈钢等具有防腐蚀的硬质材料制作,以防止锈蚀,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如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竖直壁面上均设置托块,两竖直壁面上的所述托块相对凸起设置,各所述托块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挡板3承载于所述托块上,每一所述托块可以是完整的一个并沿所述掩埋部1的长度方向延伸,每一所述托块也可以是由多个托块单元组成的,各所述托块单元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每一所述托块所包括的各所述托块单元沿所述掩埋部1的长度延伸方向布置,所述挡板3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孔4,所述排水孔4尽可能多,以方便下大雨时能将雨水及时排出,所述排水孔4的孔径大小可根据当地降雨量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所述挡板3上表面上还竖直设置有若干立柱5,各所述立柱5均采用不锈钢等具有防腐蚀的硬质材料制作,以防止锈蚀,各所述立柱5优选为长短不一,当垃圾盒等稍硬的杂物不小心进入了所述路缘石本体,由于立柱5的存在,而且长短不一,可以防止垃圾盒等稍硬的杂物堵塞所述排水孔4,在下暴雨时,可以将所述突出部2取下来,加快雨水的排放,而且由于各所述立柱5的存在,垃圾盒等稍硬的杂物不会堵塞排水;所述突出部2的靠近道路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水口6,所述排水口6与所述第二凹槽导通,所述排水口6内嵌设有格栅板7,如果用该路缘石将车行道与人行道进行隔开,此时可以将所述突出部2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所述排水口6,该两个所述排水口6均与所述第二凹槽导通,且各内嵌一个所述格栅板7,此时可以同时进行车行道和人行道的雨水排放,优选地,所述格栅板7的底端不高于路面,下小雨时,即使积水不多,积水也能迅速地被排走,所述格栅板7上的各格栅条8均具有朝道路侧凸起的挡物部,优选地,各所述挡物部均位于所述排水口6内,所述格栅条8如果设置成直条状,垃圾盒等稍硬的杂物贴在上面后很容易封住所述排水口6造成雨水难以排出,因此,将所述格栅条8设置成具有朝道路侧凸起的挡物部,优选地,各所述挡物部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内,各所述挡物部到所述格栅板7的距离也有差异,这样在整体上形成起伏状,即使垃圾盒等稍硬的杂物贴附到这种弯曲状的所述格栅条8上,也不会封住所述排水口6,雨水仍然可以顺利排出,各所述格栅条8可以沿竖直方向设置,也可以沿水平方向设置,或者沿倾斜方向设置,各所述挡物部都位于所述排水口6内,所述排水口6可以起到保护所述格栅条8的作用,同时可以避免所述挡物部凸出在外而影响交通。此外,还可以在所述突出部2上表面上开设凹槽,并用于种养植物,用于城市绿化,吸收有害气体,起到净化城市环境的目的。

进一步地,沿竖直方向,各所述格栅条8均弯折至少一次形成三角形格栅条或波浪形格栅条。优选地,各所述格栅条8的弯折处不在同一水平面内,因为各所述格栅条8在整体上呈现凹凸状,不容易被垃圾盒等稍硬的杂物封住,因此,都可以防止所述排水口6被封住,在具体使用时,可以采用上述一种形状的所述格栅条8,也可以同时采用两种形状的所述格栅条8,并且两种形状的所述格栅条8可以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6的底壁沿道路积水流入方向逐渐降低,如果底壁设置为水平的,在雨水比较小时,如果所述排水口6内有淤泥,少量的积水不太容易排放,设计为沿雨水流入方向逐渐降低,形成一个斜坡,更加有助于排水,优选地,该所述底壁与水平面的坡度为5°-15°。

进一步地,如图1,所述排水口6内设有用于对所述格栅板7限位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沿所述排水口6内壁周向环形设置的多个限位块9,每一所述限位块9朝其所在壁面正对的另一壁面的方向凸起,当下大暴雨时,雨水较大,水流流向所述排水口6时具有很强的冲击力,设置所述限位块9,可以起到防止水流将所述格栅板7冲进所述路缘石本体内导致堵塞的作用,所述格栅板7安装时,所述格栅板7的远离道路的一侧与各所述限位块9接触,优选地,各所述限位块9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排水口6的上下两个壁面上各至少设置一个所述限位块9,或者左右两个壁面上各至少设置一个所述限位块9,或者上下左右四个壁面上各至少设置一个所述限位块9,或者其中的三个壁面上各至少设置一个所述限位块9。

进一步地,如图1,所述掩埋部1与所述突出部2榫接,可以在所述掩埋部1上开设若干榫眼,在所述突出部2上竖直设置若干与所述榫眼相适配的榫头,所述榫眼的数量和所述榫头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掩埋部1与所述突出部2还可以使用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路缘石本体为混泥土制路缘石本体或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路缘石本体,取代了传统使用的大理石,保护环境,充分回收利用资源,降低了造价。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板7为不锈钢格栅板,防止锈蚀,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