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候抗拉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7541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耐候抗拉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上使用的耐候抗拉支座。



背景技术:

在桥梁设计中,支座作为主要部件,其承担着桥梁上部的荷载传递给下部结构,并且满足上部结构的转动和位移的需要。支座分为球型支座、盆式支座、板式橡胶支座以及其它各种支座,板式橡胶支座是由多层橡胶板和薄钢板硫化、粘贴而成,板式橡胶支座安装在梁体和墩台之间,能将上部结构的反力传递给墩台,可以适应梁端竖向转动,有水平剪切变形能力,可以满足上部构造的水平位移。实际应用中,当地震来临时,梁体在板式橡胶支座的作用范围内时,对桥梁的保护作用明显,但当桥梁梁体发生超预期移动,易造成梁体落座甚至落梁,对桥梁造成严重危害。板式橡胶支座缺乏防落梁功能,使得板式橡胶支座的性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具备防落梁功能的耐候抗拉支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的上面设置有上连接板,支座本体的下面设置有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拉索。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的拉索为2个、3个、4个或更多个;

所述支座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臭氧和紫外线的耐候防腐层;

所述耐候防腐层的厚度为0.1-0.8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耐候抗拉支座,支座本体为球型支座、盆式支座和板式橡胶支座等各种支座,支座本体的上面设置有上连接板,支座本体的下面设置有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拉索。安装时,上连接板与梁体固定,下连接板与墩台固定,由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拉索,使得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连为一体,使得支座具有防落梁功能。根据需要,拉索为2个、3个、4个或更多个。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耐候抗拉支座,支座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防臭氧和紫外线的耐候防腐层,耐候防腐层为聚氨酯涂层、聚硫橡胶涂层、丙烯酸酯涂层、硅酮耐候胶涂层或硅酮结构胶涂层,各组份涂层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交联剂或/和硫化剂联合使用。耐候防腐层能够有效的隔绝支座本体与外部环境接触,阻隔臭氧和紫外线,使支座不出现龟裂,延长支座的使用寿命。根据需要,所述耐候防腐层的厚度为0.1-0.8m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耐候抗拉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座本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座本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耐候抗拉支座的具体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耐候抗拉支座包括支座本体1,支座本体1的上面设置有上连接板2,支座本体1的下面设置有下连接板3,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3之间设置有拉索4,支座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臭氧和紫外线的耐候防腐层5。如图2所示,支座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臭氧和紫外线的耐候防腐层5,支座本体1为正方形。如图3所示,支座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臭氧和紫外线的耐候防腐层5,支座本体1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耐候抗拉支座,支座本体1的上面设置有上连接板2,支座本体1的下面设置有下连接板3,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3之间设置有拉索4。安装时,上连接板2与梁体固定,下连接板3与墩台固定,由于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3之间设置有拉索4,使得上连接板2和下连接板3连为一体,使得支座具有防落梁功能。根据需要,拉索4为2个、3个、4个或更多个。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耐候抗拉支座,支座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防臭氧和紫外线的耐候防腐层5,耐候防腐层5为聚氨酯涂层、聚硫橡胶涂层、丙烯酸酯涂层、硅酮耐候胶涂层或硅酮结构胶涂层,各组份涂层可单独使用,也可与交联剂或/和硫化剂联合使用。耐候防腐层5能够有效的隔绝支座本体1与外部环境接触,阻隔臭氧和紫外线,使支座不出现龟裂,延长支座的使用寿命。根据需要,所述耐候防腐层5的厚度为0.1-0.8m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耐候抗拉支座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但不管是何种形式,凡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