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灌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3078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水泥混凝土路面灌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养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灌缝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道路建设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强度高、抗滑性能好、耐久性好等优势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尽管混凝土路面有诸多优点,但对超载极为敏感,因此,伴随着公路的长期使用和行车载荷的作用,路面常常出现较多不规则裂缝:一方面,裂缝不但破坏了路面的连续性、整体性和美观性,而且还严重影响路面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如果路面早期裂缝不能及时修补,早期裂缝会越来越大,同时伴随着雨水等的侵蚀,会导致路面结构含水量增加,使路基承载能力下降,严重影响行车舒适度。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公路路面早期出现的裂缝及时修补。目前路面裂缝修补作业过程中,公路养护单位一般采用灌缝车或者灌缝机对路面裂缝进行机械灌缝,而受到地区经济、地理条件等的限制,有些零散裂缝的地区路段仍采用人工铁壶灌缝:一方面,现有的灌缝车或者灌缝机大多布置在中、轻型汽车底盘上,价格相对较高,很难在公路养护工区和道班普遍配置使用;另一方面,人工铁壶灌缝精度很难掌握,实施效果很不理想,效率低下,同时还加大了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适用性强、使用灵活、灌缝效率高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灌缝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水泥混凝土路面灌缝装置,包括箱体、把手和箱体底部四角的车轮,所述把手布设在箱体后侧上方,位于把手下方的两个车轮之间布设有主动齿轮轴,所述箱体内壁固定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底部的出口连接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一端与主动齿轮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输送装置包括与储液罐出口连接的三通管、被动齿轮轴、万向节和波浪轴,所述三通管为中空结构,三通管通过其下方的“L”形的支座固定在箱体底部,三通管包括竖直的连接管和水平的支撑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与储液罐的出口相对应,所述支撑管中心开设有台阶孔,支撑管的台阶孔内从右至左依次布设有被动齿轮轴、万向节和波浪轴,所述波浪轴左半部呈波浪形、右半部呈圆柱形,所述被动齿轮轴上的齿轮和主动齿轮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万向节和被动齿轮轴均布设在支撑管台阶孔的小径段,万向节一端连接被动齿轮轴、另一端连接波浪轴,被动齿轮轴的轴为三段式结构,被动齿轮轴的轴中段两侧分别布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支撑管左侧端面的凹槽内布设有筒座,所述筒座内部焊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呈与波浪轴左半部相匹配的波浪形,筒座左侧连接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其下方的L形支座固定在箱体底部,所述支撑座端面连接有弯管。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与储液罐出口为法兰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支撑管和支座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弯管出口伸出至箱体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承端面连接有轴承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和支座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和支撑管通过双头螺柱和螺母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排车轮之间布设主动齿轮轴,主动齿轮轴为输送装置提供动力,无需使用牵引的底盘或者电源,造价成本低,因而可以在公路养护工区和公路养护道班普遍配置使用,应用范围广泛;被动齿轮轴采用两个轴承定位,使被动齿轮轴转动时不会产生晃动,工作时更加稳定、可靠;输送装置中采用波浪轴进行作业,波浪轴转动时与套筒相互配合,将灌缝材料从弯管出口挤出,这种挤出方式使得灌缝材料输出均匀,实施效果很好;波浪轴在径向旋转过程中同时做轴向的往复运动,因此,输送装置在输送的同时还能够对灌缝材料进一步搅拌,有效保证灌缝时灌缝材料不会发生凝结,灌缝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泥混凝土路面灌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泥混凝土路面灌缝装置中输送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泥混凝土路面灌缝装置中波浪轴、万向节和被动齿轮轴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水泥混凝土路面灌缝装置中套筒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水泥混凝土路面灌缝装置连接管、支撑管和支座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把手,2为箱体,3为储液罐,4为弯管,5为支撑座,6为筒座,7为连接管,8为轴承座,9为被动齿轮轴,10为主动齿轮轴,11为车轮,12为套筒,13为波浪轴,14为万向节,15为第一轴承,16为第二轴承,17为双头螺柱,18为螺母,19为支撑管,20为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水泥混凝土路面灌缝装置,包括箱体2、把手1和箱体2底部四角的车轮11,所述把手1布设在箱体2后侧上方,位于把手1下方的两个车轮11之间布设有主动齿轮轴10,所述箱体2内壁固定有储液罐3,所述储液罐3底部的出口连接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一端与主动齿轮轴10上的齿轮相互啮合,输送装置包括与储液罐3出口连接的三通管、被动齿轮轴9、万向节14和波浪轴13,所述三通管为中空结构,三通管通过其下方的“L”形的支座20固定在箱体2底部,三通管包括竖直的连接管7和水平的支撑管19,所述连接管7的顶部与储液罐3的出口相对应,连接管7与储液罐3出口为法兰盘连接;所述支撑管19中心开设有台阶孔,支撑管19的台阶孔内从右至左依次布设有被动齿轮轴9、万向节14和波浪轴13,所述波浪轴13左半部呈波浪形、右半部呈圆柱形,所述被动齿轮轴9上的齿轮和主动齿轮轴10上的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万向节14和被动齿轮轴9均布设在支撑管19台阶孔的小径段,万向节14一端连接被动齿轮轴9、另一端连接波浪轴13,被动齿轮轴9的轴为三段式结构,被动齿轮轴9的轴中段两侧分别布设有第一轴承15和第二轴承16,所述第二轴承16端面连接有轴承座8;支撑管19左侧端面的凹槽内布设有筒座6,所述筒座6内部焊接有套筒12,所述套筒12内部呈与波浪轴13左半部相匹配的波浪形,筒座6左侧连接支撑座5,所述支撑座5通过其下方的支座20固定在箱体2底部,所述支撑座5端面连接有弯管4,弯管4出口伸出至箱体2外侧;连接管7、支撑管19和支座20为一体结构,支撑座5和支座20为一体结构,支撑座5和支撑管19通过双头螺柱17和螺母18进行连接。

将弯管4的出口对准路面裂缝,通过把手1推动整个装置前进,主动齿轮轴10随着车轮11转动,主动齿轮轴10与被动齿轮轴9啮合传动,从而带动波浪轴13转动,波浪轴13在径向旋转的同时做轴向的往复运动,一方面,径向旋转保证灌缝材料输送过程中不会发生凝结,另一方面,轴向的往复运动将灌缝材料从弯管4的出口源源不断地挤出进行灌缝作业。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