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378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



背景技术:

单轨关节型道岔通常由依次相连的四节道岔梁构成,道岔的线型直接决定了道岔施工的难易程度以及车辆从道岔处通过时车辆的运行状况。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跨座式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检测方法,该方法克服了道岔各个转辙点的坐标位置无法在同一平面上直接测量,道岔转辙后道岔梁与轨道梁端的衔接得不到保证的缺点。在道岔安装时,保证了设备的一次安装成功。同时还公开了一种附带曲线半径约为100米的道岔线型,道岔转辙前的线型与转辙后各关节点形成的相邻夹角相等分布。但是此技术的道岔线型存在以下问题:

(1)道岔线型单一,不能适应于多种场合;

(2)道岔体量较大,不利于道岔的基础设计和施工,影响周围环境设施。

(3)道岔线型不利于车辆通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所述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能够适用于多种场合,且列车通过具有该线型的道岔时运行十分平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道岔线型由一条道岔组成,所述道岔包括多节道岔梁,所述道岔转辙前的线型与转辙后的第一节所述道岔梁之间的夹角,与转辙后的每相邻两节所述道岔梁之间的夹角均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由于第一节道岔梁与轨道梁之间的角度等于相邻道岔梁间的夹角,使得车辆从开始进入道岔到出道岔的过程中,(车辆) 经过道岔各个节点受到的冲击均匀。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还能适用于多种线路场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道岔的所述多节道岔梁的长度均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道岔可朝向水平两侧转辙。

在一些实施例中,道岔线型为单开道岔线型,所述单开道岔线型为弧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道岔线型为对开道岔线型,所述对开道岔线型包括相对称的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弯曲的两条弧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道岔线型为三开道岔线型,所述三开道岔线型包括直线段和相对直线段对称的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弯曲的两条弧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道岔线型为五开道岔线型,所述五开道岔线型包括直线段和两组弧形对,每组弧形对包括相对所述直线段对称且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弯曲的两条弧形,两组弧形的曲率半径不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道岔转辙前的线型与转辙后的线型之间最远距离为2.6米或者5.185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道岔转辙后的线型的曲率半径大于等于80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道岔包括四节或者五节道岔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规则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单开道岔线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对开道岔线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三开道岔线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五开道岔线型示意图。

附图标记:

图1、图3-图6标记:道岔100、轨道梁1、道岔梁2。

图2标记:道岔100’、轨道梁1’、道岔梁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道岔线型由一条道岔 100组成,道岔100包括多节道岔梁2,道岔100转辙前的线型与转辙后的第一节道岔梁 2之间的夹角,与转辙后的每相邻两节道岔梁2之间的夹角均相等。

可以理解的是,道岔100转辙后,第一节道岔梁2与轨道梁1之间的角度等于相邻道岔梁2间的夹角,由此可使车辆从开始进入道岔100到出道岔100的过程中,列车冲击均匀。

在图1中轨道梁与第一节道岔梁2之间的夹角为θ,之后每一节道岔梁2与前一节道岔梁2之间的夹角也都是θ。根据几何关系,改变θ和道岔梁2的长度或者改变道岔梁2的节段数,可以得到不同的道岔线型。

如图3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规则,可以等到关节型单开道岔线型;如图4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规则,可以得到关节型对开道岔线型;如图5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规则,可以得到关节型三开道岔线型,关节型三开道岔线型可由关节型单开道岔线型对称得到;如图6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可以得到关节型五开道岔线型。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可以形成关节型对开道岔、关节型三开道岔、关节型五开道岔等多种线型,适用于多种线路场合。

可选地,道岔100的多节道岔梁2的长度均相等,这样轨道车在每节道岔梁2上的行程相等,在转弯时受到的冲击力更加均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可以通过减小道岔梁2与轨道梁1的角度、增大道岔梁2的长度或者增大道岔梁2的节数来增大道岔100形成的曲线半径或者道岔100的转辙量,从而提高列车的过岔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由于第一节道岔梁2与轨道梁1之间的角度等于相邻道岔梁2间的夹角,使得车辆从开始进入道岔100到出道岔100的过程中,(车辆)经过道岔各个节点受到的冲击均匀。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还能适用于多种线路场合。

可选地,如图3所示,道岔线型为单开道岔线型,所述单开道岔线型为弧形。

可选地,如图4所示,道岔线型为对开道岔线型,所述对开道岔线型包括相对称的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弯曲的两条弧形。

可选地,如图5所示,道岔线型为三开道岔线型,所述三开道岔线型包括直线段和相对直线段对称的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弯曲的两条弧形。

可选地,如图6所示,道岔线型为五开道岔线型,所述五开道岔线型包括直线段和两组弧形对,每组弧形对包括相对所述直线段对称且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弯曲的两条弧形,两组弧形的曲率半径不相等。

由上述叙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可以具有多种形式,由此可以适应不用的工况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道岔100转辙前的线型与转辙后的线型之间最远距离为2.6米或者5.185米。

可以理解的是,道岔100转辙前的线型与转辙后的线型之间最远距离是根据列车需要决定的,因此为了适应不同的列车车型,道岔100转辙前的线型与转辙后的线型之间最远距离也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可以具有多种形式,能够适应不用种类的列车车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道岔100转辙后的线型的曲率半径大于等于80米。

可以理解的是,道岔100转辙后的线型的曲率半径受到由道岔梁2与轨道梁1的角度、增大道岔梁2的长度或者增大道岔梁2的节数影响,并且道岔100转辙后的线型的曲率半径越大,列车的过岔性能越好。相比现有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具有更大的曲率半径。因此,在保证列车的过岔性能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所需的道岔梁2的长度较短,节数较少,节省了道岔100的施工成本。

当然,道岔100转辙后的线型的曲率半径可以通过改变道岔梁2与轨道梁1的角度、增大道岔梁2的长度或者增大道岔梁2的节数满足实际工况的需要。

在一些实施例中,道岔100包括四节或者五节道岔梁2。当然,根据不同工况的需要,可以适当增加道岔梁2的节数来适应不同的工况要求。

下面参考图1-6描述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根据图1所示的规则所构成的单轨关节型单道岔线型,道岔100由四根道岔梁2构成,四根道岔梁2的长度相等,均等于4.85m。转辙后的第一节道岔梁2与轨道梁1之间的角度为3.086°,相邻的道岔梁2之间的夹角都是3.068°,道岔梁2附带的曲线半径为90m,整个道岔100的长度为19.4m。

图2所示的是现有技术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道岔100’由四根道岔梁2’构成,第一节道岔梁2’与轨道梁1’之间的夹角为1.569°,相邻的道岔梁2’之间的夹角都是3.137°,道岔梁2’附带曲线半径为100m,道岔100’总长为22m。

相比现有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本实施例的单轨关节型道岔线型角度均匀且角度更小,列车经过道岔100时,经过道岔各节点受到的冲击较为均匀,并且比图2所示关节型单开道岔总长更短。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根据图1所示的规则所构成的单轨关节型对道岔线型,对开道岔包括相对称的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弯曲的弧形,两条弧形分别由四根道岔梁2构成,四根道岔梁2的长度相等,均等于4.85m。道岔梁2a与道岔梁2a’的夹角为3.075°,道岔梁2b与道岔梁2b’的夹角为6.150°,道岔梁2c与道岔梁2c’的夹角为9.226°,道岔梁2d与道岔梁2d’的夹角为12.031°。道岔梁2d与道岔梁2d’之间的最远距离为2.6m。弧形的曲线半径为180.9m。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是根据图1所示的规则所构成的单轨关节型三道岔线型,三开道岔线型包括直线段和相对直线段对称的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弯曲的两条弧形。直线段和两条弧形分别由四根道岔梁2构成,四根道岔梁2的长度相等,均等于5.3m。道岔梁2e、道岔梁2e’与直线段之间的角度为2.822°,道岔梁2f、道岔梁2f’与直线段之间的角度为5.644°,道岔梁2g、道岔梁2g’与直线段之间的角度为8.466°,道岔梁2h、道岔梁2h’与直线段之间的角度为11.288°。两条弧形附带的曲线半径为107.6m,道岔100总长为21.2m。道岔梁2h、道岔梁2h’与直线段之间的最远距离均为2.6m。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是根据图1所示的规则所构成的单轨关节型五道岔线型,五开道岔线型包括直线段和两组弧形对,每组弧形对包括相对直线段对称且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弯曲的两条弧形。直线段和两组弧形对中的弧形分别由五根道岔梁2构成,五根道岔梁2的长度相等,均等于5.3m,道岔总长为26.5m。

道岔梁2i、道岔梁2i’与直线段之间的角度为1.879°,道岔梁2j、道岔梁2j’与直线段之间的角度为3.758°,道岔梁2k、道岔梁2k’与直线段之间的角度为5.637°,道岔梁2l、道岔梁2l’与直线段之间的角度为7.516°,道岔梁2m、道岔梁2m’与直线段之间的角度为9.394°。道岔梁2i、道岔梁2j、道岔梁2k、道岔梁2l和道岔梁2m 形成的弧形附带的曲线半径为161.6m。道岔梁2i’、道岔梁2j’、道岔梁2k’、道岔梁2l’和道岔梁2m’形成的弧形附带的曲线半径为161.6m。道岔梁2m’与道岔梁2m’与直线段最远的距离为2.6m。

道岔梁2n、道岔梁2n’与直线段之间的角度为3.785°,道岔梁2o、道岔梁2o’与直线段之间的角度为7.555°,道岔梁2p、道岔梁2p’与直线段之间的角度为 11.333°,道岔梁2q、道岔梁2q’与直线段之间的角度为15.111°,道岔梁2r、道岔梁2r’与直线段之间的角度为18.889°。道岔梁2n、道岔梁2o、道岔梁2p、道岔梁 2q和道岔梁2r形成的弧形附带的曲线半径为80.4m。道岔梁2n’、道岔梁2o’、道岔梁2p’、道岔梁2q’和道岔梁2r’形成的弧形附带的曲线半径为80.4m。道岔梁2r’与道岔梁2r’与直线段最远的距离为5.185m。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