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和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137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和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和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中多采用平移式道岔,相关技术中的平移式道岔需要多个台车、多根梁以及多个驱动,梁体和台车数量多导致结构复杂,而驱动数量多导致运动可靠性低,同时所用的安装空间大、生产周期高,成本高,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道岔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包括:基座;多个前固定梁和多个后固定梁,所述多个前固定梁与所述多个后固定梁沿所述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前固定梁彼此间隔,多个所述后固定梁彼此间隔;道岔梁,所述道岔梁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基座且位于多个所述前固定梁和多个所述后固定梁之间,所述道岔梁的一端可选择地连接多个所述前固定梁中的一个,所述道岔梁的另一端可选择地连接多个所述后固定梁中的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通过将一个道岔梁可活动地设在基座上,使道岔梁的两端可以连接多组固定梁(多个前固定梁中的一个和多个后固定梁中的一个),从而简化了道岔结构,降低了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所述道岔梁为单段结构,且所述道岔梁的中部与所述基座可转动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还包括:回转支撑,所述回转支撑设于所述基座,所述道岔梁通过所述回转支撑与所述基座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支撑包括:固定支撑部,所述固定支撑部设于所述基座;回转支撑部,所述回转支撑部与所述道岔梁连接且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撑部可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回转支撑部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撑部转动以驱动所述道岔梁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所述道岔梁的转动轴线不动,且所述前固定梁的数量等于所述后固定梁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道岔梁为直线梁,且多个所述前固定梁中的任一个的延伸方向与多个所述后固定梁中的其中一个的延伸方向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每个所述前固定梁与所述道岔梁的一端之间、每个所述后固定梁与所述道岔梁的另一端之间分别通过锁定装置连接。

具体地,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卡槽和可伸缩地设于所述卡槽内的卡凸,其中,所述前固定梁与所述道岔梁的一端中的一个设有所述卡槽,另一个设有所述卡凸,所述后固定梁与所述道岔梁的另一端中的一个设有所述卡槽,另一个设有所述卡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通过采用上述道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道岔100,

道岔梁10,前固定梁11,后固定梁12,

回转支撑21,

驱动装置30,

锁定装置40,卡槽41,卡凸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100包括:基座(未示出)、道岔梁10、多个前固定梁11和多个后固定梁12。

多个前固定梁11和多个后固定梁12沿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这里的跨座式轨道交通系统的“延伸方向”是指多个后固定梁12与多个前固定梁11之间的连线方向,即多个后固定梁12中的一个后固定梁12向多个前固定梁11中的一个前固定梁11延伸的方向,例如,图1中所示的前后方向,但并不局限于图1示出的前后方向。

道岔梁10可活动地设置于基座上,道岔梁10位于多个前固定梁11和多个后固定梁12之间。道岔梁10的一端可选择地连接多个前固定梁11中的一个,道岔梁10的另一端可选择地连接多个后固定梁12中的一个,从而将前固定梁11与后固定梁12连接一起。

也就是说,道岔梁10的前端可以连接多个前固定梁11中的任意一个,道岔梁10的后端可以连接多个后固定梁12中的任意一个,从而将一个前固定梁11与一个后固定梁12通过道岔梁10连接,车辆可以顺畅地从前固定梁11行驶到后固定梁12。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100,通过将一个道岔梁10可活动地设在基座上,使道岔梁10的两端可以连接多组固定梁(多个前固定梁11中的一个和多个后固定梁12中的一个),从而简化了道岔结构,降低了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道岔100用于跨座式单轨,道岔梁10为单段结构,且道岔梁10的中部与基座可转动地连接。这里的道岔梁10的中部并不局限与道岔梁10的正中央位置。

具体地,基座设于道岔梁10的正中央位置的下方且与道岔梁10可转动连接。基座也可以设置在道岔梁10前后两端之间的任意一个位置。当道岔梁10绕基座转动时,道岔梁10的前后两端绕其旋转中心转动,从而与多个前固定梁11中的一个和多个后固定梁12中的一个实现连接。

如图1所示,在一些可选的示例中,道岔梁10的两端可以分别绕基座进行左右摆动,通过道岔梁10的左右摆动,从而可以将前固定梁11a与后固定梁12a、前固定梁11b与后固定梁12b、前固定梁11c与后固定梁12c连接为整体,进而使车辆顺利地通过。

在另一些可选的示例中,道岔梁10可以相对于基座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可以使前固定梁11a与后固定梁12c、前固定梁11b与后固定梁12b、前固定梁11c与后固定梁12a连接在一起,进而使车辆顺利通过。

在又一些可选的示例中,道岔梁10可以同时进行左右移动和摆动,即道岔梁10的旋转中心可移动,由此可以根据需要将多个前固定梁11中的任一个前固定梁11与多个后固定梁12中的任一个后固定梁12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道岔100还包括回转支撑21。回转支撑21设置于基座上,回转支撑21用来支撑道岔梁10,同时道岔梁10通过回转支撑21与基座可转动地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回转支撑21包括固定支撑部和回转支撑部。固定支撑部设置于基座上,回转支撑部与道岔梁10连接,回转支撑部可以相对于固定支撑部进行转动,从而使道岔梁10相对于固定支撑部进行转动。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回转支撑部与固定支撑部中的一个形成环形结构,该环形结构外套在回转支撑部与固定支撑部中的另一个且可转动。其中,道岔梁10与回转支撑部可以采用键连接,或者通过螺栓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示例,道岔100还包括驱动装置30。驱动装置30设置在回转支撑21的一侧,用于驱动回转支撑21上回转支撑部的转动,从而可以驱动道岔梁10进行转动。

在一些示例中,驱动装置30可以采用电力驱动方式,也可以采用液压驱动方式进行驱动。驱动装置30与回转支撑部可以采用齿轮传动连接、带传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道岔梁10的转动轴线保持不动,前固定梁11的数量等于后固定梁12的数量。

在一些示例中,道岔梁10为直线梁,多个前固定梁11中的任一个的延伸方向与多个后固定梁12中的其中一个的延伸方向相同,多个后固定梁12中的任一个的延伸方向与多个前固定梁11中的其中一个的延伸方向,即每个前固定梁11都有与其延伸方向相同的后固定梁12,道岔梁10可以转动至与前固定梁11和后固定梁12的延伸方向相同的位置。

在另一些示例中,道岔梁10可以为曲线梁,曲线梁的前端可以与任一个前固定梁11圆滑连接,且曲线梁的后端可以同时与多个后固定梁12中的一个圆滑连接,从而使每个前固定梁11都具有可以通过曲线梁与其连接的后固定梁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个前固定梁11与道岔梁10的前端通过锁定装置40连接,每个后固定梁12与道岔梁10的后端通过也锁定装置40连接。具体地,当道岔梁10转动至合适的位置时,通过锁定装置40将前固定梁11、后固定梁12分别与道岔梁10连接一体,保证固定梁的两端可以承受道岔梁10的重量和列车通过的载荷。

如图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锁定装置40包括:卡槽41和可伸缩地设于卡槽41内的卡凸42。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道岔梁10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卡凸42,前固定梁11的后端面上设有卡槽41,后固定梁12的前端面上也设有卡槽41,从而将道岔梁10卡接在前固定梁11和后固定梁12上,使道岔梁10与前固定梁11、后固定梁12连接在一起。

在另一些示例中,前固定梁11的后端面上设有卡凸42,后固定梁12的前端面上设有卡凸42,道岔梁10的前后两端上均设有卡槽41,从而使道岔梁10与前固定梁11、后固定梁12连接在一起。

在又一些可选的示例中,道岔梁10的前端设置卡凸42,前固定梁11上设有卡槽41,道岔梁10的后端也设置卡槽41,后固定梁12的前端面上设有可伸缩地卡凸42,从而使道岔梁10与前固定梁11、后固定梁12连接在一起。

下面结合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道岔梁10为直线梁,道岔梁10的前端有三个间隔设置的前固定梁11a,11b,11c,且每个前固定梁11朝向道岔梁10的旋转中心延伸。同样,道岔梁10的后端有三个间隔设置的后固定梁12a,12b,12c,且每个后固定梁12朝向道岔梁10的旋转中心延伸。前固定梁11a与后固定梁11a的假想连线、前固定梁11b与后固定梁11b的假想连线、前固定梁11c和后固定梁12c的假想连线两两交叉布置。

道岔梁10通过回转支撑21可转动地设置在基座上。回转支撑21包括固定支撑部和相对于固定支撑部可转动的回转支撑部,固定支撑部固设在基座上,道岔梁10与回转支撑部固定连接,在驱动装置30的驱动下,回转支撑部相对于固定支撑部转动,从而带动道岔梁10相对于固定支撑部进行左右摆动。

由此,通过将道岔梁10可转动地设在基座上,可以将前固定梁11a与后固定梁12a相连,或者将前固定梁11b与后固定梁12b相连,也可以将前固定梁11c与后固定梁12c相连,实现道岔梁10的转撤。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图中未示出)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即所述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简单,部件数量少,各部件连接可靠,生产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跨坐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道岔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