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加铺罩面后路肩石及路缘石抬高用滑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6078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面加铺罩面后路肩石及路缘石抬高用滑模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肩石及路缘石抬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面加铺罩面后路肩石及路缘石抬高用滑模机。



背景技术:

路肩石、路缘石常常设置在高等级公路和市政道路上,其为设置在路面边缘、具有保护路面结构边部稳定的带状构造物。路肩石、路缘石形式多为小型预制构件,预制块形式多为矩形,亦有弧形顶面。

不同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在相应设计寿命周期内,在车辆荷载和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路面使用性能逐渐降低,管养单位在不同路面技术状况选用相应的路面养护措施,其中加铺罩面技术由于其环境友好、耐久性好、施工便捷、造价较低等方面优势成为常用的路面中修罩面方案。

路面加铺罩面后,路面标高抬高,相应路肩石、路缘石需抬高,常用的抬高方法为开挖后增加垫层厚度,重新埋置后标高与加铺罩面后的路面标高相适应。在路肩石、路缘石抬高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滑模机,现有的滑模机尺寸调整不便,对不同道路适应性较低,使用起来灵活性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路面加铺罩面后路肩石及路缘石抬高用滑模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路面加铺罩面后路肩石及路缘石抬高用滑模机,包括机体和设置于机体上的振动部,振动部包括振动板、两个侧板和连接于两个侧板之间的连接杆;连接杆包括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沿机体长度方向上依次分布;振动板上传动连接有振动电机;同时,振动板上贯穿设有下料窗口,振动板前部位于前连接杆上部;振动板后部通过拉伸弹簧与后连接杆下部连接。

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的两端均分别穿设于两个侧板上,同时前连接杆和后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侧板外表面以及与侧板内表面贴合的调节螺母。

振动板自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

侧板的厚度为15~20mm。

振动板的厚度为10~15mm。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模机结构简单,适用性强,考虑了传统抬高方法对工期、造价、整体外观的影响,能够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既有公路设施,节约工期,降低综合造价,提升路容路貌,能够更好的解决路面加铺罩面方案涉及到的路肩石、路缘石抬高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振动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俯视图;

图4为后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路面加铺罩面后路肩石及路缘石抬高用滑模机,如图1~4所示,包括机体9和设置于机体9上的振动部,机体9带动振动部移动。

振动部包括振动板6、两个侧板1和连接于两个侧板1之间的连接杆。两个侧板1沿振动部宽度方向依次分布,各个侧板1沿振动部长度方向设置,侧板1的厚度为15~20mm,优选为18mm;振动板6的厚度为10~15mm,优选为12mm。

连接杆包括沿机体长度方向依次分布的前连接杆2和后连接杆3,前连接杆2和后连接杆3实现了两个侧板1的连接,前连接杆2和后连接杆3的两端均分别穿设于两个侧板1上,同时前连接杆2和后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侧板1外表面贴合以及与侧板1内表面贴合的调节螺母7;在调节螺母7和侧板1之间设有橡胶垫片,设置的橡胶垫片可以保证调节螺母7的稳定性,提高使用性能。

振动板6的连接方式为:振动板6前部位于前连接杆2上部;振动板6后部通过拉伸弹簧8连接于后连接杆3的下部上。为了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前连接杆2上配合振动板6设有顶部开口的放置槽,放置槽内表面上设有橡胶缓冲层,使用的时候将前连接杆放置于放置槽中即可。通过设置放置槽可以实现振动板在前连接板2上的稳定性,设置的橡胶缓冲层可以降低振动对前连接杆2的影响。前连接杆2和侧板之间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筋板,从而进一步提高前连接杆2的强度。

为了提高使用效果,在后连接杆3上滑动设有位于振动板6两侧的防护板31,防护板31竖直设置。通过防护板31可以保证振动板6在振动的时候为上下振动,避免振动板6倾斜,保证振动板6的稳定性。其中,防护板31与后连接杆3的连接方式为:后连接杆3上设有沿后连接杆3长度方向设置的T型槽,防护板31上配合T型槽设有滑动设置于T型槽中的滑块34,通过滑块34在T型槽中滑动实现防护板31在后连接杆3上位置的调整,进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振动板6。防护板在后连接杆上的固定方式为:在后连接杆上贯穿设置顶紧螺栓,顶紧螺栓端部与防护板贴合,通过顶紧螺栓和防护板之间的摩擦力实现防护板调整后的固定。

在防护板31靠近振动板6的侧壁上设有缓冲板32,缓冲板32和防护板31之间设有缓冲弹簧33,缓冲弹簧33可以对防护板31受到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保证其使用效果,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噪音。

振动板6自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从而可以将混凝土振动压实。其中,前后的定义方式为:沿滑模机的行进方向为从前到后。

在振动板6上传动连接有振动电机4,振动电机4可以带动振动板6的振动,实现方便。

在振动板6上贯穿设有下料窗口5,通过下料窗口5混凝土可以进入到振动板6下方。工作的时候,首先,根据路缘石尺寸调整调节螺母7在连接杆上的位置,进而实现两个侧板1之间距离的调整,使得其适应需要加高的路缘石;混凝土通过下料窗口5进入到振动板6下方,随着滑模机的前进振动板6下方的混凝土被振动板6压实即可。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在下料窗口5内套设有下料筒51,下料筒51上部呈喇叭状开口。在下料筒51内配合设有阀板,阀板为现有技术未在图中显示。阀板转动设置于下料筒内,当不需要下料时,阀板转动,从而将下料筒内的混凝土隔断,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可以预防紧急事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模机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可以根据路面尺寸对滑模机的尺寸进行调整,适用范围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