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钢轨打磨量快速确定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754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采用钢轨轨头定点检测和廓形拟合对比技术,从而快速确定钢轨打磨量的仪器。



背景技术:

钢轨打磨日渐成为铁路工务部门关心的问题之一,钢轨打磨技术和轨头不同区域打磨量的确定方法也逐渐在由传统的依据经验确定向着针对性设计方法过度。传统打磨方法中打磨量的确定过于依靠经验,会造成较大的差异性和结果的不可控,较为成熟的钢轨打磨方法需要通过廓形设计和打磨方案设计才能得到钢轨轨头不同区域的打磨量,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设计人员来完成,工作量也较大,对于线路作业时间有限的线路来说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打磨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钢轨轨头定点监测方法和廓形拟合技术,能够快速确定钢轨轨头不同区域的打磨量,进而有效指导铁路线路钢轨打磨车的非精细化打磨作业,大幅提升打磨作业效率。

本发明一种铁路钢轨打磨量快速确定仪,具有支架与数字位移探针。支架安装在钢轨内侧。支架上沿钢轨横向安装等间隔安装有数字位移探针;且使数字位移探针与钢轨轨头上表面垂直。支架通过磁铁与钢轨间吸附定位。数字位移探针以钢轨的轨顶横向中心位置左右对称设置。

上述数字位移探针可下探至钢轨头部并自动读取探针初始位置与轨头接触位置处的位移差,反馈至数据集成处理装置。由数据集成处理装置可对各探针反馈回的位移信息进行处理,与预制在装置里的数据进行对比,快速拟合出钢轨廓形和打磨量分布曲线,然后离散为按2mm为梯度分布的轨头不同位置处的钢轨打磨量。进而有效指导铁路线路钢轨打磨车的非精细化打磨作业,大幅提升打磨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铁路钢轨打磨量快速确定仪,采用覆盖轨头的数字探针进行 位移测量,能够瞬时高精度测量出不同位置的钢轨廓形变化量;

2、本实用新型铁路钢轨打磨量快速确定仪,采用预置的钢轨打磨设计廓形作为参考,能够快速拟合出钢轨廓形和打磨量分布曲线,然后离散为按2mm为梯度分布的轨头不同位置处的钢轨打磨量;

3、本实用新型铁路钢轨打磨量快速确定仪,在能够快速确定轨头不同区域打磨量的同时,还可保证钢轨打磨后与设计廓形一致,在保证轮轨作用关系较好的情况下大幅提升钢轨打磨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铁路钢轨打磨量快速确定仪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架 2-数字位移探针 3-数据集成处理装置

4-钢轨 101-磁铁 102-探针安装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铁路钢轨打磨量快速确定仪,包括支架1,数字位移探针2与数据集成处理装置3,如图1所示。

其中,支架1为中空结构,固定在钢轨内侧,内部用来设置数字位移探针2的数据芯片及数据传输线。支架1下部通过下部镶嵌的两块磁铁101吸附于钢轨4上。两块磁铁101的吸附面间夹角为106度,该角度与钢轨4的轨头下颚处角度一致,由此使两块磁铁101的吸附面分别吸贴于钢轨4的轨头下颚处两个侧面上,实现支架1与钢轨4间的紧密贴合定位。

支架1上部具有探针安装梁102,当钢轨为新轨(无垂磨)时,该探针安装梁102下表面距离钢轨4的轨头顶面距离为10mm。

所述数字位移探针2共7个,为垂向位移探针,具有为内外两层,外层为固定层,内层为探针可上下移动,探测距离。上述7个数字位移探针2由钢轨4内侧至外侧沿钢轨4横向排列,通过数字位移探针2的外层固定于探针安装梁上沿钢轨4横向开设的7个卡孔内,且数字位移探针2探测端距离探针安装梁102下表面垂直距离为7mm,即数字位移探针2的探测端与新轨的轨头顶面垂直距离为3mm。令钢轨4的轨顶横向中心位置为零点,零点内侧为负,外侧为正,则7个数字位移探针2的探测端分别朝向钢轨4的轨顶横向-30mm, -20mm,-10mm,0,10mm,20mm,30mm位置处。

在工作时,由外至内逐个按压数字位移探针2,直至数字位移探针2的探测端与钢轨4的轨头顶面接触,并自动读取数字位移探针2的探测端初始位置,与探测端到钢轨4的轨头顶面接触位置间的位移差,并依次将获取的位移数据发送至数据集成处理装置3,由数据集成处理装置3逐个记录各数字位移探针2反馈的位移数据,随后进行处理,将各数字位移探针2反馈回的位移数据进行处理,与预制在数据集成处理装置3内的钢轨打磨设计廓形数据进行对比,快速拟合出钢轨廓形和打磨量分布曲线,然后离散为按2mm为梯度分布的钢轨4的轨头顶面不同位置处的钢轨打磨量。上述各个数字位移探针2在安装时进行了编号和定位,因此于按压时一般要求由外而内按压,但对数据采集而言与按压次序无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