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道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道路侧模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道路施工时,主要使用竹木胶合板或者槽钢作为模板,使用木方或者钢筋头作为模板的支撑。而使用木方作为道路侧模支撑方式作为支撑,虽然能够达到良好的支撑效果,但是支模施工时间长,木方损耗严重;而使用钢筋头作为道路侧模支撑方式作为支撑,虽然支模施工时间短,材料损耗小,但是模板支设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跑模。且一些普通的三角支撑占地空间大,不便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够稳定、不便携带缺陷,提供一种混凝土道路侧模支撑装置。所述一种混凝土道路侧模支撑装置具有施工简便快捷、支撑牢固、便于携带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道路侧模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立杆和固定杆,所述支撑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横杆,所述支撑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一,所述连接件一呈三棱柱结构且外壁上设有卡槽一,所述连接件一的两侧卡槽一分别插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底部左侧设有凹槽一,所述凹槽一内转动连接有锥形支撑脚,所诉锥形支撑脚的顶端右侧设有挡块,所述挡块固定连接凹槽一的内壁,所述水平杆的侧壁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的右侧上下两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固定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卡块,所述卡块通过螺母依次连接通孔和卡块,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插入连接件二中,所述连接件二呈凸字形结构,且所述连接件二外壁设有卡槽二,所述连接件二顶端的卡槽二固定连接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另一端铰接支撑立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立杆、支撑横杆和水平杆的外侧壁均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凹槽一的长度宽度大于锥形支撑脚的长度宽度,所述凹槽二的长度宽度大于固定杆的长度宽度。
优选的,所述斜撑杆为伸缩杆,且杆壁设有若干小孔,小孔内穿插挡条。
优选的,所述支撑立杆的侧壁上连接有魔术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装置能有效解决混凝土道路模板固定不牢固造成混凝土跑模的质量问题,且便于携带,制作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牢固、绿色环保,可以大量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立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平杆底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平杆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二结构图。
图中标号:1支撑立杆、2支撑横杆、3通孔、4连接件一、5水平杆、6凹槽一、7锥形支撑脚、8挡块、9固定杆、10卡块、11连接件二、12斜撑杆、13凹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道路侧模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立杆1和固定杆9,所述支撑立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横杆2,所述支撑立杆1的侧壁上连接有魔术贴,所述支撑立杆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一4,所述连接件一4呈三棱柱结构且外壁上设有卡槽一,所述连接件一4的两侧卡槽一分别插有水平杆5,所述支撑立杆1、支撑横杆2和水平杆5的外侧壁均设有防滑纹,增大摩擦力,所述水平杆5的底部左侧设有凹槽一6,所述凹槽一6内转动连接有锥形支撑脚7,所诉锥形支撑脚7的顶端右侧设有挡块8,所述挡块8固定连接凹槽一6的内壁,所述水平杆5的侧壁设有凹槽二13,所述凹槽一6的长度宽度大于锥形支撑脚7的长度宽度,所述凹槽二13的长度宽度大于固定杆9的长度宽度,所述凹槽二13的右侧上下两壁设有通孔3,所述通孔3的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固定杆9的左端固定连接卡块10,所述卡块10通过螺母依次连接通孔3和卡块10,所述固定杆9的另一端插入连接件二11中,所述连接件二11呈凸字形结构,且所述连接件二11外壁设有卡槽二,所述连接件二11顶端的卡槽二固定连接斜撑杆12,所述斜撑杆12为伸缩杆,且杆壁设有若干小孔,小孔内穿插挡条,所述斜撑杆12的另一端铰接支撑立杆1。
工作原理:将水平杆5插入连接件一4中,转动斜撑杆12将斜撑杆12调到合适的长度后固定,固定杆9插入连接件二11中,固定杆9与水平杆5连接扭紧螺母,转动锥形支撑脚7与水平杆5垂直,支撑立杆1和支撑横杆2支撑混凝土道路侧模,锥形支撑脚7插入土中固定,不用时,松开螺母将锥形支撑脚7转动放入凹槽一6中,固定杆9放入凹槽二13中,斜撑杆12缩短转至与支撑立杆1平行,再将支撑立杆1、水平杆5和斜撑杆12用魔术贴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