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预制拼装的设计与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悬臂盖梁式桥墩的预制拼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繁忙道路交通的情况下,一般将桥墩墩柱设于道路中央分隔带内,而采用大悬臂盖梁置于车行道上方,这样既美观又对地面交通没有影响,但是大悬臂盖梁若采用原位支架现浇施工,施工期间对道路的交通影响太大,甚至不得不封闭交通。
同时,随着预制拼装技术的发展,大悬臂盖梁可采用预制拼装技术,但是整体预制吊装重量大,一般设备无法满足,节段预制吊装又需设置临时支架,对交通又产生了影响。
因此,需采用新的预制拼装结构,充分利用道路中央分隔带的空间施工大悬臂盖梁式桥墩,从而缩短工期,降低风险,保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大悬臂盖梁式桥墩的预制拼装结构,通过上、下承台间设置转动支撑装置完成上、下承台之间的转动实现预制盖梁的转体,避免了预制盖梁在吊装时对道路交通的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大悬臂盖梁式桥墩的预制拼装结构,所述拼装结构用于预制盖梁、承台及墩柱之间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盖梁与所述墩柱固定连接,所述承台包括上承台和下承台,所述上承台与所述墩柱固定连接,所述上承台支承于所述下承台的上方,所述上承台与所述下承台之间设置转动支承装置和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可通过所述转动支承系统驱动所述上承台在所述下承台上的转动。
所述上承台和所述墩柱为预制的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支承装置预制在所述上承台的底部。
所述预制盖梁由若干节段组成,所述节段之间通过湿接缝连接。
在所述湿接缝位置与所述节段的悬臂位置分别设置有钢支架。
所述上承台通过所述转动支承装置及所述牵引装置转动90度。
所述下承台为现浇承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不影响施工道路交通,施工速度快;
2、降低了在道路交通上方施工的施工风险;
3、不需要大规模采用支架;
4、采用预制拼装,施工质量有保证;
5、在大悬臂盖梁式桥墩设计与施工具有非常大的推广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受重量、交通影响大的情况下,应用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体前俯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体后俯视图;
图4为图3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4所示,图中标记1-9分别表示为:预制盖梁1、墩柱2、上承台3、下承台4、转动支承装置5、节段6、湿接缝7、钢支架8、中央分隔带9。
实施例:如图1-2所示,在道路的中央分隔带9内现浇注下承台4,墩柱2与上承台3在预制场内一体化预制,并在上承台3的底部预制上转动支撑装置,墩柱2与上承台3通过吊装支承于下承台4的上方,并在下承台4的上方具有下转动支撑装置,上承台3与下承台4之间的上、下转动支撑装置相适配构成转动支撑装置5,在牵引装置(图中未示出)的作用下通过转动支撑装置5可完成上承台3、下承台4之间的相对转动。将预制盖梁1吊装支承于墩柱2上,随着上承台3和下承台3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预制盖梁1的90°转体,即图1至图3的转体变化。在预制盖梁1转体到位后再绑扎钢筋进行封铰。
如图2所示,预制盖梁1、承台及墩柱2预制拼装及预制盖梁1的转体在道路中央分隔带9内完成,在施工过程中不影响中央分隔带9两侧的道路交通,克服了大悬臂盖梁位于繁忙交通上方因重量重而无法吊装的施工难题。
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预制盖梁1可以整体预制也可以通过两块节段6预制组成,本实施例中预制盖梁1由若干节段6组成,各节段6之间通过湿接缝7连接, 现浇节段间湿接缝7并后张预应力, 在湿接缝7位置与节段6的悬臂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节段6的钢支架8,钢支架8亦设置在中央隔离带9内。预制盖梁1通过节段6预制可减小运输及吊装的重量。
本实施例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在中央隔离带9内现浇下承台4;
2、吊装上承台3和墩柱2于下承台4上;
3、将预制盖梁1分多个节段6吊装于墩柱4上;
4、在节段6间的湿接缝7位置和节段6的悬臂位置设置钢支架8,现浇节段6间湿接缝7并后张预应力;
5、将预制盖梁1通过上承台3、下承台4间的转动支承装置5和牵引装置完成转体90度,转体到位后绑扎钢筋进行封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