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扫式环卫车的集尘箱。
背景技术:
现代经济的发展促使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35%,使得市区以及郊区的道路数量随之增加,导致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工作日趋重要。吸扫式环卫车作为一种集道路清扫、垃圾回收和储藏运输为一体的环卫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全国大中小城市的城区、工业园区、城乡结合部等路面的清扫工作,成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作为清扫车回收与运输装置中的关键部件集尘箱,目前大多采用传统方体箱型结构,该种类型的集尘箱结构简单、制造维护成本低、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集尘箱的容积,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会带来能耗高、效率低、污染大等许多问题。为提高吸扫式环卫车的工作效率、增强先进、绿色、节能装备的推广与运用,目前急需解决清扫车工作过程中集尘箱存在的问题。现在普遍使用的六面体式箱型结构的主要缺点是:
1、在高速含尘气流进入集尘箱后,由于缺少合理的结构设计造成气流在箱内流速快、停留时间短,颗粒得不到充分的沉降即从出口逃逸。
2、箱底气流流速过快,容易造成已沉积箱底的颗粒杂物随气流形成二次扬尘,降低了集尘箱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扫式环卫车的集尘箱,针对目前集尘箱所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高效收集灰尘颗粒、降低二次扬尘可能性的集尘箱装置。一方面能够提高新型集尘箱的实际使用性能,另一方面能够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有效节约生产制造成本,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扫式环卫车的集尘箱,包括集尘箱,所述集尘箱主要由一个方形的底壁、一个弧形的顶壁以及四个侧壁组成,所述侧壁包括左侧壁、右侧壁、前侧壁以及后侧壁,所述左侧壁上设置有一个进气管,所述右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喷水管,所述后侧壁上设置有圆形的出气口,所述进气管至少有一部分延伸至所述集尘箱内,所述喷水管至少有一部分延伸至所述集尘箱内,所述集尘箱的底壁上设置积水箱,所述积水箱与所述集尘箱贯通,所述积水箱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集尘箱的内部靠近顶壁的位置处依次设置有一个弧形挡板、一个竖向挡板、一个水平挡板以及两个喷水挡板,两个所述喷水挡板在集尘箱内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气流缓冲区,所述进气管和所述集尘箱的顶壁均与所述弧形挡板相切,所述弧形挡板对应的弦长与所述水平挡板的长度相同,所述水平挡板的长度为集尘箱顶壁对应弦长的1/3,所述进气管与所述集尘箱的外壁的夹角为α,α为35°,两个所述喷水挡板之间的夹角为β,β为 90°,与所述水平挡板相连的所述喷水挡板与所述喷水管的轴线相垂直,所述积水箱位于喷水挡板的正下方。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的内径为220mm,所述出气口的内径为300mm,所述竖向挡板的长度为450mm。
优选地,所述积水箱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集尘箱所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高效收集灰尘颗粒、降低二次扬尘可能性的集尘箱装置,该装置通过弧形挡板、竖向挡板、水平挡板以及喷水挡板在改变集尘箱内部气流的同时,又起到了对集尘箱结构的支撑,实现了将灰尘和垃圾沉积在集尘箱底部,大大提高了集尘箱的使用性能,降低了其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扫式环卫车的集尘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前侧壁透明示意);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扫式环卫车的集尘箱的主视图(前侧壁透明示意);
图3为集尘箱内气流流速矢量图;
图4为气流质点流迹线;
图5为颗粒停留时间图;
图6为出口速度图;
图7为集尘箱压力分布图。
附图标记说明:1-集尘箱、11-进气管、12-喷水管、13-出气口、14-积水箱、 141-第一滤网、142-出水管、2-弧形挡板、3-竖向挡板、4-水平挡板、5-喷水挡板、6-左侧壁、7-右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吸扫式环卫车的集尘箱,包括集尘箱1,所述集尘箱1主要由一个方形的底壁、一个弧形的顶壁以及四个侧壁组成,所述侧壁包括左侧壁6、右侧壁7、前侧壁以及后侧壁,所述左侧壁6上设置有一个进气管11,所述右侧壁7上设置有一个喷水管12,所述后侧壁上设置有圆形的出气口13,进气管11至少有一部分延伸至集尘箱1内,喷水管12至少有一部分延伸至集尘箱1内,其中进气管11与外部吸尘的负压管道相连,喷水管12 与外部的水泵相连,出气口13与外部风机的离心除尘管道相连,集尘箱1的底壁上设置积水箱14,积水箱14与集尘箱1贯通,积水箱14上设置有出水管 142,集尘箱1的内部靠近顶壁的位置处依次设置有一个弧形挡板2、一个竖向挡板3、一个水平挡板4以及两个喷水挡板5,两个所述喷水挡板5在集尘箱1 内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气流缓冲区,进气管11和集尘箱1的顶壁均与弧形挡板2相切,弧形挡板2对应的弦长与水平挡板4的长度相同,水平挡板4的长度为集尘箱1顶壁对应弦长的1/3,进气管11与集尘箱1的外壁的夹角为α,α为35°,两个喷水挡板5之间的夹角为β,β为90°,与水平挡板4相连的喷水挡板5与喷水管12的轴线相垂直,积水箱14位于喷水挡板5的正下方。
进气管11的内径为220mm,出气口13的内径为300mm,竖向挡板3的长度为450mm。
积水箱14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41。
出气口13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使用时,吸扫式环卫车清扫作业过程中,依靠吸嘴与地面形成的负压将路面灰尘和杂物吸起,经过负压管道从进气管11进入集尘箱1内,含尘气流在进气管11的导向下斜向上吹向弧形挡板2,在弧形挡板2和竖向挡板3的导流作用下高速气流流速迅速降低并向下转向,提高了气流在集尘箱1前部的逗留时间,减速的气流在绕过竖向挡板3后向集尘箱1后部流去,集尘箱1底部的整体气流流速分布均匀且较低,降低了二次扬尘形成的可能性,含尘气流在集尘箱1内经过短暂的停留降尘后,便从出气口13经过速度递变和等腰三角形气流缓冲区后离开集尘箱1进入风机的离心除尘管道,至此完成集尘箱1的整个重力集尘过程。由于集尘箱1的结构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较大,因此弧形挡板2、竖向挡板3、水平挡板4以及喷水挡板5既能在改善集尘箱1顶部气流状况的同时,又能保护集尘箱1顶部的结构,灰尘和垃圾沉积在箱底,其中的水分聚集在积水箱14内并从出水管142排出。
其中,附图3至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模拟图,模拟过程中使用的软件为 ANSYS Workbench中Fluent模块。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集尘箱所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高效收集灰尘颗粒、降低二次扬尘可能性的集尘箱装置,该装置通过弧形挡板、竖向挡板、水平挡板以及喷水挡板在改变集尘箱内部气流的同时,又起到了对集尘箱结构的支撑,实现了将灰尘和垃圾沉积在集尘箱底部,大大提高了集尘箱的使用性能,降低了其制造成本。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