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车站与区间桥梁接口处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8684发布日期:2018-07-24 21:54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架车站与区间桥梁接口处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高架车站作为一种投资小,建设时期短,收益快的轨道交通车站形式,为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用,而高架车站中主要的结构形式之一就是站桥合一的车站,车站主体与区间桥梁结构脱离,而接口处的漏水问题一直比较严重,导致车站外墙被泡,墙体立面上的水渍严重影响墙体和装修的耐久性和美观。

现有车站与桥梁接口处的防水措施,普遍采用沥青防水卷材在车站侧墙与桥梁端部进行搭接,将雨水导流到落水口处;但上述方法存在以缺陷,一方面有砟轨道的砟石边缘较锋利,很容易对卷材造成损伤;另一方面,砟石也容易堵塞卷材上的落水口,造成排水不畅;长时间风吹日晒,卷材老化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车站与桥梁接口处的防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架车站与区间桥梁接口处的防水结构,包括区间桥梁、车站侧墙;在所述区间桥梁的上端部设置有挡水坎,所述车站侧墙与区间桥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块防水板,两块防水板在挡水坎内侧上部弯折,并相互咬合扣接为一体。

所述防水板与区间桥梁和车站侧墙之间均安装有橡胶条,防水板和橡胶条通过螺栓与各自的连接部形成一个整体。

区间桥梁下方墙面与车站结构梁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水板。

所述区间桥梁下方墙面上形成有穿过防水板的一长方形槽,防水板的另一端与结构梁之间安装有橡胶条,防水板和橡胶条通过螺栓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防水板的材料为镀锌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安装有挡水坎不仅防止了雨水倒灌至接口缝,同时也防止了轨道砟石掉落至接口缝内;两个防水板之间的咬合能有效防止防水板在车站与桥梁不均匀沉降和水平向位移时被破坏,该结构耐久性长,防水效果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架车站与区间桥梁接口处的防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站桥分离墩式防水挑檐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站桥共用墩式防水挑檐放大示意图。

图中:

1.挡水坎 2.防水板 3.橡胶条 4.密封胶

5.墙面 6.条形槽 7. M6膨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架车站与区间桥梁接口处的防水结构,包括区间桥梁和车站侧墙;在所述区间桥梁的上端部设置有挡水坎,防止区间桥梁上的雨水倒贯进接口处,挡水坎的高度和宽度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或根据区间道床高度进行调整;所述车站侧墙与区间桥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块防水板,防止从车站二层侧墙上顺流而下的水流,防水板的材料为1.5mm厚镀锌钢板(长度同桥面宽),保证防水板的耐久性;两块防水板在挡水坎内侧上部弯折,并相互咬合扣接为一体,有效的防止防水板在车站与桥梁不均匀沉降和水平向位移时被破坏,其中一块防水板沿挡水坎内侧至区间桥梁上端部弯折,防止雨水侵蚀墙体,对墙体进行防水保护。

所述防水板与区间桥梁和车站侧墙之间均安装有橡胶条,防水板和橡胶条通过螺栓与各自的连接部形成一个整体,并用防水密封胶进行密封。

另外,在桥梁底部,车站端头柱下设计防水挑檐,对墙进行防水二次保护。

如图3所示,站桥分离墩式:此种形式车站与桥梁完全脱离,在车站端部梁下部用膨胀螺栓固定1.5mm厚镀锌钢板(长度同桥面宽),钢板下垫上橡胶条,再用防水密封胶进行密封。在外墙石材墙面5上部开一条形槽6,具体开槽位置由现场位置确定,将镀锌钢板外挑出墙面,钢板下部做折板滴水。

如图4所示,站桥共用墩式:此种形式车站端部梁为“L”形,区间桥梁端部架在车站端部梁上,在车站端部“L”形梁上部预留有沟槽,沟槽尺寸视现场情况而定,需保证防水板固定和密封的质量。在槽内用膨胀螺栓固定1.5mm厚镀锌钢板(长度同桥面宽),钢板下垫上橡胶条,用防水密封胶进行密封,密封胶与梁面平齐。在外墙石材墙面5上部开一条形槽6,具体开槽位置由现场位置确定,将镀锌钢板外挑出墙面,钢板下部做折板滴水。

值得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例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构思,也可用基本相同的结构,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站桥分享式高架站,车站与桥梁接口处的防水原理与本实用新型完全相同,可参考调整本实用新型中防水板的位置和形式进行调整,只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