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人行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0913发布日期:2018-10-16 19:18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人行道。



背景技术:

人行道是城市道路中供行人通行的部分,现有的人行道结构简单,功能单一,难以满足城市生活需求。

目前,公告号为CN2801866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发光的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它采用彩色或脱色沥青与各种颜色的石料、着色剂、发光材料(空心玻璃微珠等)和添加剂等材料在特定的温度下混合搅拌,制备成各种能发光的彩色沥青混凝土,再经过摊铺、碾压,铺筑成符合主、次干路,支路使用性能的发光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它是以道路基础层为基体,在基体的表面喷洒乳化沥青,在乳化沥青的表面摊铺、碾压彩色沥青混凝土,在彩色沥青混凝土的表面摊铺、碾压能发光的彩色沥青混凝土。该实用新型采用现代工艺铺筑而成,在阳光或灯光照射下发光,夜间效果尤为显著,提高行人行路安全,丰富夜间生活,适用于主、次干线和人行步道。

但是,这种能发光的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由掺有石子和玻璃珠的混凝土铺筑而成,路面弹性差,硬度大,行人行走在这种路面上时,容易产生疲劳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人行道,不仅能够在夜间发光,还能提高路面弹性,从而减轻行人的行走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人行道,包括透水基层,所述透水基土层上铺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交替设置的橡胶层和碎石层,所述缓冲层上铺设有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上嵌设有耐磨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人行道底部设置为透水基层,提高道路的透水能力,避免雨水积蓄在道路表面而影响出行;在透水基层上铺设有缓冲层,缓冲层由碎石层和橡胶层交替组成,在保证路面基本强度的同时,提高路面的弹性和缓冲能力,受到压力时,局部形变缓冲压力,减小路面对行人的作用力,缓解行走疲劳;在缓冲层上铺设上发光层,发光层在白天时吸收光线,到夜间时即缓慢释放,为人行道提供光亮,不仅能提高夜行安全性,还能丰富行人的夜间生活;由于发光层设置在人行道表面,容易受到磨损而失去发光特性,因此,在发光层上嵌设上耐磨层,通过耐磨层保护发光层,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层设置为两层,所述碎石层设置为两层,且由下至上分别设为碎石半刚性层和碎石柔性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和碎石层分别设置为两层,且碎石层从下至上刚性逐渐降低,一方面,碎石柔性层虽然不能承受不部分的荷载,但是其不易产生温缩和干缩开裂,且能抑制和减少路面裂缝,配合橡胶层削减作用力,另一方面,碎石半刚性层承载力高,且具有一定的抗弯强度,配合橡胶层消除传递到缓冲层底部的作用力,从而在提供路面弹性的同时,保证路面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层和碎石层之间设有纤维网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橡胶层和碎石层之间设置上纤维网层,进一步提高缓冲层强度,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顶面设为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橡胶层作为面层材料,增加人行道路面的柔性,提高行走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层上还嵌设有警示块,所述警示块为变色硅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天行走在人行道时容易出现打滑,在发光层上嵌设上警示块,由变色硅胶制成的警示块能够吸水变色,从而提醒行人小心路滑,提高人行道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与透水基层之间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为掺有微生物颗粒的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城市降雨中含带重金属离子,由于人行道透水设置,重金属离子随着雨水渗入地下,汇入地下水,污染环境;因此,在缓冲层和透水层之间设置有掺带有微生物颗粒的过滤层,以吸收雨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碎石层和橡胶层的配合,提高人行道路面的柔性,缓解行走疲劳;

2.通过设置的发光层和嵌设在发光层上的耐磨层,延长发光层使用寿命;

3.通过发光层上嵌设的警示块,遇水变色,雨雪天气时提高人行道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人行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透水基层;2、过滤层;3、缓冲层;31、橡胶层;32、碎石层;321、碎石半刚性层;322、碎石柔性层;33、纤维网层;4、发光层;41、耐磨层;42、警示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多功能人行道,如图1所示,包括透水基层1,这里,透水基层1为加压振动成形的透水混凝土铺筑而成,厚度为60mm,在透水基层1上铺有缓冲层3,且缓冲层3分为四层,分别由橡胶层31和碎石层32交替设置而成,这里,缓冲层3厚度设置为40mm,且橡胶层31和碎石层32一层分别设置为10mm,而橡胶层31由橡胶粉末和沥青拌制而成,且缓冲层3顶面设置为橡胶层31;在缓冲层3上方铺设有厚度为5mm的发光层4,且发光层4上嵌设有耐磨层41,这里,发光层4为掺有荧光粉的混凝土拌制而成,而耐磨层41由高耐磨陶瓷颗粒组成,且高耐磨陶瓷颗粒均匀通过沥青乳液均匀分布在发光层4上。

这样,以透水混凝土作为基层,加快人行道路面的排水速度,避免积水影响到人行道的使用,而透水混凝土作为基层能够保证路面的荷载能力;在透水基层1上设置上缓冲层3,通过橡胶层31和碎石层32的配合,增加路面柔弹性,缓冲外力对路面产生的作用,减小路面对行人的反作用力,从而缓解行走疲劳;为了丰富人行道的功能性,在缓冲层3上铺筑有发光层4,夜间发光层4发出光亮,不仅能提高夜间行路安全,还能丰富夜间生活;而由于发光层4设置在人行道表面,行走和接触会磨损发光层4,影响发光层的使用效果,因此,在发光层4上撒上组成耐磨层41的高耐磨陶瓷颗粒,在不影响发光层4作用的同时,避免行人与发光层4直接接触,从而保护发光层4。

为了提高缓冲层3的弹性和荷载能力,一方面,如图1所示,碎石层32由下至上分别设置为碎石半刚性层321和碎石柔性层322,碎石半刚性层321由碎石和无机结合料拌制而成,而在初步压实的碎石上倒入沥青即能制成碎石柔性层322;从透水混凝土到碎石柔性层322,配合橡胶层31阶梯式提高道路柔性,从而保证人行道结构的稳定性,减少裂缝的产生。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橡胶层31和碎石层32之间铺设有纤维网层33,这里纤维网层33采用钢纤维网,且钢纤维网表面涂覆有防腐层。这样,即能通过掺入的钢纤维网增加缓冲层3的荷载能力。

雨雪天气时,地面湿度大,摩擦力减小,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时容易打滑,而威胁到行人安全,如图1所示,在发光层4上还嵌设有警示块42,警示块42由变色硅胶颗粒通过沥青乳液铺设在发光层4上。变色硅胶是一种具有高吸附性的细孔硅胶加工而成的吸附材料,在吸湿后自身颜色能够发生改变,这里,可以将警示块42制成警示性字体、警示性标志或制成各种美化性图案,不仅能够在地面潮湿时颜色发生改变,提醒行人小心路滑,还能美化路面。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城市降雨量增加,为了平衡水量,将人行道透水性设置,以使雨水渗入地下;另一方面,随着雨水的回渗,雨水中含带的重金属离子随着雨水进入地下,污染环境,因此,如图1所示,在透水基层1和缓冲层3之间设有过滤层2,这里,过滤层2由微生物颗粒和混凝土拌制而成,根据当地雨水中重金属的组成,制备相应的微生物颗粒,从而吸附重金属离子,保护环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