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驾驶注意力的公路隧道中部诱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7904发布日期:2018-08-31 21:18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道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可提高驾驶注意力的公路隧道中部诱导装置。



背景技术:

截至2016年末,我国境内共有15181处隧道,总长1403.91万米,是全世界隧道最多最复杂的国家,公路隧道照明能耗巨大和隧道交通安全问题突出一直是隧道研究的重点。目前,我国隧道缺乏相应的诱导装置,部分隧道虽在内部安装了反光环,通过反射车辆灯光提高隧道内部照明环境。通过实践证明反光环可以代替部分照明灯具,减少隧道照明能耗,保障驾驶员安全行驶,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根据驾驶任务层次模型,驾驶员在隧道内部行驶时,从低到高有以下的驾驶任务需求:操纵车辆保持车速,保持与前方车辆车距,遵守交通标线、标志、信号灯并安全运行,按照(指路)标志信息与道路地标进行路径选择。安全驾驶的首要任务是驾驶员行驶过程中视线应保持在车辆前方,以根据隧道交通情况做出相应的驾驶调整。现有的反光环在车辆灯光照射下,反光环整体反光亮度一致。而据有关驾驶员反映行驶过程中,由于反光环整体亮度的一致性,视线会无意识的集中于隧道顶部,导致注意力的分散进而影响行驶的安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节约照明能耗的同时,满足驾驶员的驾驶任务,使注意力集中于车辆前方,保障安全行驶的可提高驾驶注意力的公路隧道中部诱导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提高驾驶注意力的公路隧道中部诱导装置,包括若干反光环和反光条,所述若干反光环沿隧道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反光环之间间隔设有若干反光条,反光环包括上部反光区,上部反光区的两端分别接续有下部反光区,下部反光区的接续部上设有应急诱导灯;所述上部反光区的材料逆反射系数小于下部反光区的材料逆反射系数,若干反光条与下部反光区具有相同的材料逆反射系数;所述道路两侧的检修路缘上布置有路缘轮廓标标识线,道路的路面标线上设有猫眼道钉标识线。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上部反光区沿隧道的穹顶横向设置,下部反光区从上部反光区的两端开始沿隧道的侧壁竖直设置,上部反光区和下部两个反光区在隧道内构成具有明显反光差异的一体结构。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上部反光区采用逆反射系数较低的高强级反光膜制作,下部反光区采用逆反射系数较高的超强级反光膜制作。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上部反光区和下部反光区所分别占据隧道的高度比为1:1,即隧道的净高为5-7m,上部反光区和下部反光区的分界线处于2.5-3.5m的高度处。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相邻反光环之间的最大间距不超过300m,且相邻反光环之间的间距与道路的平曲线半径呈正比,即在直线路段上至少可见2道反光环,在曲线路段上至少可见3道反光环。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反光条竖直设置在隧道的两侧壁上,反光条采用超强级反光膜制作,反光条的高度1.5-2m,相邻反光条之间的间距在10-25m之间。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路缘轮廓标采用5类膜(钻石级)条形轮廓标,路缘轮廓标的布设间距在9.2-9.8m之间。

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猫眼道钉的直径为10cm,猫眼道钉采用5类膜反光材料制作,猫眼道钉以2.5-6.25m间距的布设在路面标识线。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1)通过对光源反射的反光环、反光条、猫眼道钉标示线、路缘轮廓标示线构成提高驾驶注意力的公路隧道中部诱导装置,优化驾驶员视距视区,诱导驾驶员安全行驶,提高隧道行驶的安全性;

(2)利用差异逆反射系数的反光环以及反光条提高隧道内部照明环境,节约照明能耗的同时,满足驾驶员的驾驶任务,使注意力集中于车辆前方,保障安全行驶;

(3)反光环上下部分采用不同反光系数的反光材料,当灯光照射后,反光环整体反射亮度不一致,上部分较暗,下部分较亮,避免了传统反光环整体亮度的一致性而造成的驾驶员注意力分散,能使驾驶员注意力集中在车辆前方,保证了驾驶员的安全驾驶;

(4)路缘轮廓标使驾驶员明确行进方向,路面猫眼道钉使驾驶员明确路面标志标线,二者使驾驶员明确隧道内部行进方向,沿隧道方向安全行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模拟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道路;2、反光环;11、隧道;12、路缘轮廓标;13、猫眼道钉;21、上部反光区;22、下部反光区;23、反光条;24、应急诱导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提高驾驶注意力的公路隧道中部诱导装置,包括若干反光环2和反光条23,所述若干反光环2沿隧道11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反光环2之间间隔设有若干反光条23,反光环2包括上部反光区21,上部反光区21的两端分别接续有下部反光区22,下部反光区22的接续部上设有应急诱导灯24;所述上部反光区21的材料逆反射系数小于下部反光区22的材料逆反射系数,若干反光条23与下部反光区22具有相同的材料逆反射系数;所述道路1两侧的检修路缘上布置有路缘轮廓标12标识线,道路1的路面上设有猫眼道钉13标识线;本发明可提高隧道内部照明环境,节约照明能耗的同时,满足驾驶员的驾驶任务,诱导驾驶员注意力集中于车辆前方,保障安全行驶;以低等级隧道南晓镇晓村隧道为例,布设方案如下:

所述上部反光区21沿隧道11的穹顶横向设置,下部反光区22从上部反光区21的两端开始沿隧道11的侧壁竖直设置,上部反光区21和下部两个反光区在隧道11内构成具有明显反光差异的一体结构;所述上部反光区21采用逆反射系数较低的高强级反光膜制作,下部反光区22采用逆反射系数系数较高的超强级反光膜制作;所述上部反光区21的逆反射系数小于下部反光区22的逆反射系数,且二者间的逆反射系数差造成反光差异可以被驾驶员轻易区分;所述上部反光区21采用反光系数较低的高强级反光膜制作,下部反光区22采用反光系数较高的超强级反光膜制作;当车辆灯光照射时,反光环2上下部构成上暗下亮的效果,使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前方从而减少两侧非安全区域的注视次数,提高驾驶安全性。

所述上部反光区21和下部反光区22所分别占据隧道11的高度比为1:1,即隧道11的净高为5-7m,上部反光区21和下部反光区22的分界线处于2.5-3.5m的高度处。

所述相邻反光环2之间的最大间距不超过300m,且相邻反光环2之间的间距与道路1的平曲线半径呈正比,即在直线路段上至少可见2道反光环2,在曲线路段上至少可见3道反光环2;所述道路1的弯曲度越大即平曲线半径越小,行驶路面的有效视距越短,因此相邻反光环2的设置间距应当越小并减少间隔的反光条23数量,保证有效视距内的反光环2数量以提高行驶安全性。

所述反光条23竖直设置在隧道11的两侧壁上,反光条23采用超强级反光膜制作,反光条23的高度1.5-2m,相邻反光条23之间的间距在10-25m之间。

所述路缘轮廓标12采用5类膜钻石级条形轮廓标,路缘轮廓标12的布设间距在9.2-9.8m之间,能够使驾驶员明确道路1路缘位置,便于安全驾驶。

所述猫眼道钉13的直径为10cm,猫眼道钉13采用5类膜反光材料制作,猫眼道钉13以2.5-6.25m间距的布设成道路1标识线,能够提醒驾驶员明确驾驶线路,集中驾驶注意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