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字路口立交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8679发布日期:2018-09-14 21:19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交桥,具体涉及一种建设于十字路口的立交桥。



背景技术:

道路是交通的动脉,在现代交通中,公路交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数量也逐渐增多,交通压力也越来越大,现在公路上越来越拥挤,容易发生堵塞,这种堵塞主要发生在道路交叉口,造成时间的浪费和事故的频繁发生,给人们生活带来困扰。

一般情况下为了降低交通压力,人们在交通枢纽路口会建造立交桥,但现有的立交桥虽然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但它占地面积较大。因为立交桥一般都有多层,而每层都要有粗大的桥墩支撑,支撑上层的桥墩还要避开下层的通行路面,虽是多层桥面上下布置,但并非上下重叠设置,因此这样的建造方式不是一般十字路口的空间所能够容纳的。还有,现有立交桥的引导方式即使左转也要向右出匝道转一个大圈再绕回来,增加了绕行距离,其总体占用空间很大,而十字路口往往是本区域最繁华的地带,寸土寸金,增加了建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十字路口立交桥,以解决十字路口交通拥挤的问题,并且该十字路口立交桥占用空间小,建造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十字路口立交桥,所述立交桥设置有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a口、b口、c口和d口,所述a口、b口、c口和d口与通过所述立交桥的四个方向相对应,所述各个口设置有右转车道,所述立交桥包括底层桥面、二层桥面和三层桥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层桥面是地面,所述二层桥面由设置于所述地面的桥墩支撑,所述三层桥面通过悬索斜拉于中央塔,所述中央塔设置于所述立交桥的中心;

所述底层桥面分流从所述各个口进入的行人以及非机动车辆,所述二层桥面通过上行引桥和下行引桥分流从所述a口和从所述c口进入的直行以及左转车辆,所述三层桥面通过上行引桥和下行引桥分流从所述b口和从所述d口进入的直行以及左转车辆;

在同一个所述口处,同一层桥面的所述上行引桥与所述下行引桥上下设置且相互交叉。

优选的,在同一个所述口处,同一层桥面的上行引桥的起始端沿顺行道路的左侧车道布置,同一层桥面的下行引桥的终止端沿逆行道路的左侧车道布置。

优选的,所述下行引桥包括下行直行引桥和下行左转引桥。

优选的,所述右转车道设置于所述底层桥面,分流从所述各个口进入的右转车辆。

优选的,所述右转车道设置于所述二层桥面,所述右转车道包括右转上行引桥和右转下行引桥,分流从所述各个口进入的右转车辆。

优选的,所述右转车道设置于所述二层桥面和所述三层桥面,所述二层桥面的右转车道包括二层右转上行引桥和二层右转下行引桥,分流从所述a口和从所述c口进入的右转车辆,所述三层桥面的右转车道包括三层右转上行引桥和三层右转下行引桥,分流从所述b口和从所述d口进入的右转车辆。

优选的,所述中央塔穿过所述二层桥面和所述三层桥面并固定于地面。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公开的十字路口立交桥分为三层,底层桥面为地面,由于二层桥面用桥墩支撑,而三层桥面通过悬索斜拉于中央塔固定,这样不用再从地面建造支撑第三层又要躲避第二层的桥墩,因而可以使得上下两层大部分上下重叠建造,极大节省立交桥的占地空间。

由于在同一个口处,同一层桥面的所述上行引桥与所述下行引桥上下设置且相互交叉,因此,从相对的两个方向的口进入的车辆会从同一层桥面的上行引桥分流后通过对应的下行直行引桥和下行左转引桥驶出,实现了直接直行和左转。即不需要为左转车辆设置专用的引导匝道,在一个平面上就能实现相对两个口进入的车辆的左转和直行,通车顺畅,不需要增设绕行匝道,不仅使得十字路口立交桥结构紧凑,还提高了通车效率,减小立交桥的占地面积,降低了建设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十字路口立交桥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一种十字路口立交桥的第三层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一种十字路口立交桥的第二层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一种十字路口立交桥的第一层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十字路口立交桥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央塔,2-悬索,3-桥墩,11-右转车道,14-右转车道,21-右转车道,24-右转车道,221-上行引桥,222-下行左转引桥,223-下行直行引桥,231-上行引桥,232-下行左转引桥,233-下行直行引桥,234-右转上行引桥,235-右转下行引桥,331-上行引桥,332-下行左转引桥,333-下行直行引桥,334-上行引桥,335-下行左转引桥,336-下行直行引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文的描述是以规定车辆正常靠右行驶的道路做的说明,若是规定靠左行驶的道路则立交桥的引导方向亦反之。文中的左和右是以驾驶者的角度来区分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十字路口立交桥,立交桥设置有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a口、b口、c口和d口,a口、b口、c口和d口与通过立交桥的四个方向相对应,各个口设置有右转车道,立交桥包括底层桥面、二层桥面和三层桥面,底层桥面是地面,二层桥面由设置于地面的桥墩3支撑,三层桥面通过悬索2斜拉于中央塔1,中央塔1设置于立交桥的中心。中央塔1穿过二层桥面和三层桥面并固定于地面。由于二层桥面用多根桥墩3支撑,而三层桥面通过悬索2斜拉于中央塔1固定,这样不用再从地面建造支撑第三层又要躲避第二层的桥墩,因而可以使得上下两层大部分上下重叠建造,极大节省立交桥的占地空间。

底层桥面分流从各个口进入的行人以及非机动车辆,即从各个口进入的行人以及非机动车辆在底层桥面进行直行、左转和右转通过,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二层桥面通过上行引桥和下行引桥分流从a口和从c口进入的直行以及左转车辆。具体地,下行引桥包括下行直行引桥和下行左转引桥。即二层桥面的上行引桥包括上行引桥231和上行引桥221,二层桥面的下行引桥包括下行直行引桥223、233和下行左转引桥232、222。从a口进入的直行以及左转车辆从上行引桥231经分流后从下行直行引桥233和下行左转引桥232驶出,从c口进入的直行以及左转车辆从上行引桥221经分流后从下行直行引桥223和下行左转引桥222驶出。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三层桥面通过上行引桥和下行引桥分流从b口和从d口进入的直行以及左转车辆。三层桥面的上行引桥包括上行引桥331和上行引桥334,三层桥面的下行引桥包括下行直行引桥333、336和下行左转引桥335、332。从b口进入的直行以及左转车辆从上行引桥334经分流后从下行直行引桥336和下行左转引桥335驶出,从d口进入的直行以及左转车辆从上行引桥331经分流后从下行直行引桥333和下行左转引桥332驶出。

如图1所示,在同一个口处,同一层桥面的上行引桥的起始端沿顺行道路的左侧车道布置,同一层桥面的下行引桥的终止端沿逆行道路的左侧车道布置,同一层桥面的上行引桥与下行引桥上下设置且相互交叉。以a口和b口为例:在a口处,二层桥面的上行引桥231的起始端沿顺行道路的左侧车道布置,二层桥面的下行直行引桥223的终止端沿逆行道路的左侧车道布置,且上行引桥231与下行直行引桥223上下设置且相互交叉;在b口处,三层桥面的上行引桥334的起始端沿顺行道路的左侧车道布置,三层桥面的下行直行引桥333的终止端沿逆行道路的左侧车道布置,且上行引桥334与下行直行引桥333上下设置且相互交叉。同理,在c口和在d口处二层桥面和三层桥面的道路布置与也符合上述规律,在此不再赘述。因此,从相对的两个方向的口进入的车辆会从同一层桥面的上行引桥分流后通过对应的下行直行引桥和下行左转引桥驶出,实现了直接直行和左转,不需要为左转车辆设置专用的引导匝道,在一个平面上就能实现相对两个口进入的车辆的左转和直行,互不干涉影响,通车顺畅,不需要增设绕行匝道,不仅使得十字路口立交桥结构紧凑,还提高了通车效率,减小立交桥的占地面积,降低了建设成本。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共同所示,右转车道可以均设置在底层桥面,分流从各个口进入的右转车辆。具体通行方式是:从a口进入的右转车辆在右转车道14分流通行,从b口进入的车辆在右转车道11分流通行,从c口进入的车辆在右转车道21分流通行,从d口进入的车辆在右转车道24分流通行。也可以加宽二层桥面,将右转车道均设置于二层桥面(图中未示出),即底层只通过行人和非机动车,机动车辆右转在二层桥面通过,机动车左转和直行在二层桥面和三层桥面上通过。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右转车道设置于二层桥面和三层桥面,如图5所示,二层桥面的右转车道包括二层右转上行引桥和二层右转下行引桥,分流从所述a口和从所述c口进入的右转车辆,即a口进入的右转车辆从二层右转上行引桥234分流后从二层右转下行引桥235驶出至b口方向。同理,从c口进入的右转车辆从二层右转上行引桥分流后从二层右转下行引桥驶出至d口方向(图中未示出)。同样地,三层桥面的右转车道包括三层右转上行引桥和三层右转下行引桥,分流从b口和从d口进入的右转车辆(图中未示出),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2中,机动车辆的直行、左转弯、右转弯均在二层桥面和三层桥面上分流,即二层桥面负责a口和c口方向进入的车辆分流,三层桥面负责b口和d口方向进入的车辆分流,行人和非机动车辆在底层桥面通过。

可根据十字路口的具体的路宽及通车量来选择本发明的十字路口立交桥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十字路口立交桥,由于二层桥面用桥墩支撑,而三层桥面通过悬索斜拉于中央塔固定,这样不用再从地面建造支撑第三层又要躲避第二层的桥墩,因而可以使得上下两层大部分上下重叠建造,极大节省立交桥的占地空间。并且,在一个平面上就能实现相对两个口进入的车辆的左转和直行,通车顺畅,不需要增设绕行匝道,不仅使得十字路口立交桥结构紧凑,还提高了通车效率,减小立交桥的占地面积,降低了建设成本。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的各种各样的改变均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