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基表面除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1065发布日期:2018-11-07 11:5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基表面除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道路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基表面除湿器。

背景技术

道路作为我国交通方式的主要载体之一,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道路在应用过程由于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会受到不同类型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众多环境因素中,水作为最为常见的环境因素,对于道路使用性能及耐久性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夏季多雨期,连续的降雨会引起路面出现积水和过于潮湿的状况,在外界行车荷载的影响下,外界降水会沿路面裂缝、接缝等位置逐渐渗入至道路内部,随着渗水量的逐渐增大和车辆荷载的重复碾压作用,导致路面出现剥落、唧浆、坑槽等严重病害,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大大缩减道路的使用寿命,大幅增加道路的维修和养护费用,对于我国道路的可持续性发展极为不利。

因此,提供一种路基表面除湿器来减小路面病害,降低道路维修养护成本,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路基表面除湿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缺少有效的路基表面除湿器,使道路病害与维修养护成本增加,从而大大缩减了道路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基表面除湿器,包括:基板、吸湿层、固湿层和蒸发层;

所述基板的第一面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所述基板的第二面设置有所述蒸发层;

所述基板内沿所述基板的第一面向所述基板的第二面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所述吸湿层和所述固湿层;

所述吸湿层包括吸湿剂,所述吸湿剂包括无机干燥剂和聚合物干燥剂;

所述固湿层包括固湿剂,所述固湿剂包括毛细生物纤维;

所述蒸发层包括蒸发剂,所述蒸发剂包括太阳能吸热涂料。

优选的,所述基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面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面与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通过粘结剂粘结;

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涂有所述太阳能吸热涂料;

所述第一基板内沿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的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内填充有所述吸湿剂;

所述第二基板内沿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面向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二面的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内填充有所述固湿剂;

所述第一通孔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体积。

更优选的,上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均为多孔轻质陶瓷板,其厚度分别为8mm和15mm。表面孔直径分别为5mm和10mm。

优选的,所述蒸发剂还包括导热硅胶。蒸发剂通过太阳能吸热涂料吸收日光辐射能后,借助导热硅胶良好的导热性,进一步提高水蒸发的速度并减小积水量。其中,所述导热硅胶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4~8g/m2

更优选的,所述蒸发剂还包括饱和浸渍无纺布,通过在导热硅胶上涂水性无纺布复膜胶,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并将太阳能吸热涂料均匀喷洒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

更优选的,上述水性无纺布复膜胶为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有机挥发物含量范围为0.1~40g/l。固含量范围为50%~86%。剥离强度范围为8.5~13.2n。

优选的,所述吸热涂料为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或聚氨酯太阳能黑色吸热涂料。其中,吸热涂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80~120g/m2

更优选的,所述吸热涂料为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

优选的,所述无机干燥剂为无水氯化钙和/或凹土干燥剂。

其中,所述无水氯化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20~50g/m2。该无水氯化钙为白色固体。粒度为2.36mm。吸湿率为150%~300%。

所述凹土干燥剂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40~80g/m2。该凹土干燥剂为凹凸棒土,其细度为60目,吸湿率范围23%~130%,比表面积为350~430m2/g,导热系数为0.06~0.15w/m2·℃。

优选的,所述聚合物干燥剂为聚丙烯酸钠和/或聚丙烯酰胺。

其中,所述聚丙烯酸钠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160~220g/m2。其中,聚丙烯酸钠为水溶性聚丙烯酸钠。每80g自来水的吸水速时间为10~60s。

所述聚丙烯酰胺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150~180g/m2。其中,该聚丙烯酰胺为白色半透明颗粒,固含量为90%~99%,残余单体为0.01%~0.2%,粒度为4.75mm。

优选的,所述毛细生物纤维为竹原纤维和/或活性炭纤维;

其中,所述竹原纤维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150~180g/m2。所述活性炭纤维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1500~1850g/m2。孔容范围为1.0~1.8cm3/g。灰分为0.1%~1.5%。平均孔径为2.4nm~4.8nm。

进一步优选,该活性碳纤维为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该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通过碳纤维材料制作形成纤维布。

优选的,所述固湿剂还包括亲水纤维。

优选的,所述亲水纤维为粘胶纤维;该粘胶纤维可与活性炭纤维和竹原纤维在固湿剂中形成稳定的复合纤维水分传输通道,使该路基表面吸湿器的吸湿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所述粘胶纤维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200~320g/m2

更优选的,所述粘胶纤维为短切粘胶纤维,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粘胶纤维长度和纤度满足短切纤维的物理参数,因此命名为短切粘胶纤维,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短切粘胶纤维长度为15mm。纤度为1.5dtex。回潮率为15%~26%。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路基表面除湿器,包括基板、吸湿层、固湿层和蒸发层;其中基板的第一面与道路积水处位置接触,通过基板内部填充的由无机干燥剂和聚合物干燥剂组成的吸湿剂对进行路基表面的水进行吸收吸收。在吸湿过程中,聚合物干燥剂在吸水后形成稳固的网状结构,而无机干燥剂在该网状结构中对吸收水进行二次吸附和固定,使吸收水分脱落,保证所有水分被吸附固湿剂结构中。

当水分传递到固湿剂中时,通过固湿剂中的毛细生物纤维接触端形成对水分的吸收,将水分从吸湿剂吸收至毛细生物纤维内部,然后通过毛细管原理将水分传输至位于基板第二面的太阳能吸热涂料,该太阳能吸热涂料吸收通过日光辐射,将热量传递至该路基表面除湿器的顶部,进一步将该层类太阳能吸热涂料储备的水分通过水蒸气的形式蒸发至大气环境,从而实现对路基表面积水或层内含水的吸除和蒸发。本发明提供的路基表面吸湿器在实验过程中其最大吸湿量达到3000g/m2以上,单位面积吸湿时间在40s/500ml·m2以下,单位面积蒸发时间在500s/500ml·m2左右,由此可见,该路基表面除湿器的除湿效果显著,能够大幅度降低路基路面的积水或层内水分,同时该发明应用简便,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路基表面除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路基表面除湿器的第一基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路基表面除湿器的第二基板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太阳能吸热涂料;2、饱和浸渍无纺布;3、导热硅胶;4、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5、竹原纤维;6、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7、聚丙烯酸钠;8、聚丙烯酰胺;9、短切粘胶纤维;10、无水氯化钙;11、凹凸棒土;a、第一基板;b、第二基板;c、第一通孔;d、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基表面除湿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缺少有效的路基表面除湿器,使道路病害与维修养护成本增加,从而大大缩减了道路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基表面除湿器,包括:基板、吸湿层、固湿层和蒸发层;

基板的第一面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基板的第二面设置有蒸发层;

基板内沿基板的第一面向基板的第二面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吸湿层和固湿层;

吸湿层包括吸湿剂,吸湿剂包括无机干燥剂和聚合物干燥剂;

固湿层包括固湿剂,固湿剂包括毛细生物纤维;

蒸发层包括蒸发剂,蒸发剂包括太阳能吸热涂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基表面除湿器。包括基板、吸湿层、固湿层和蒸发层;其中基板的第一面与道路积水处位置接触,通过基板内部填充的由无机干燥剂和聚合物干燥剂组成的吸湿剂对进行路基表面的水进行吸收吸收。在吸湿过程中,聚合物干燥剂在吸水后形成稳固的网状结构,而无机干燥剂在该网状结构中对吸收水进行二次吸附和固定,使吸收水分脱落,保证所有水分被吸附固湿剂结构中。

当水分传递到固湿剂中时,通过固湿剂中的毛细生物纤维接触端形成对水分的吸收,将水分从吸湿剂吸收至毛细生物纤维内部,然后通过毛细管原理将水分传输至位于基板第二面的太阳能吸热涂料,该太阳能吸热涂料吸收通过日光辐射,将热量传递至该路基表面除湿器的顶部,进一步将该层类太阳能吸热涂料储备的水分通过水蒸气的形式蒸发至大气环境,从而实现对路基表面积水或层内含水的吸除和蒸发。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和图2,基板包括第一基板a和第二基板b;

第一基板a的第一面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第一基板a的第二面与第二基板b的第一面通过粘结剂粘结;

第二基板b的第二面涂有太阳能吸热涂料;

第一基板a内沿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的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c,第一通孔c内填充有吸湿剂;

第二基板b内沿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面向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二面的方向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d,第二通孔d内填充有固湿剂;

第一通孔c的体积小于第二通孔d的体积。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路基表面除湿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第一基板a与第二基板b均为多孔陶瓷板,聚丙烯酸钠7、聚丙烯酰胺8、无水氯化钙10和凹凸棒土11分别以圆柱状复合材料插入至第一基板a内。在第一基板a的上表面(非孔面区域)分别涂有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4,在第一基板a的下表面黏贴有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面接触。

短切粘胶纤维9、竹原纤维5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6混合在第二基板b内,在第二基板b的下表面(非孔面区域)涂有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4,其下表面与第一基板a的上表面粘结,在第二基板b的上表面放置有导热硅胶3。在导热硅胶3的上表面铺设有饱和浸渍无纺布2,在饱和浸渍无纺布2的表面涂刷有太阳能吸热涂料1。

以下就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路基表面除湿器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和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将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4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8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6g/m2,短切粘胶纤维200g/m2,竹原纤维15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80g/m2;聚丙烯酸钠160g/m2,无水氯化钙20g/m2,凹凸棒土40g/m2,聚丙烯酰胺150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将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6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9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8g/m2,短切粘胶纤维24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10g/m2,聚丙烯酸钠180g/m2,无水氯化钙30g/m2,凹凸棒土50g/m2,聚丙烯酰胺160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0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26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185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聚丙烯酰胺175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8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1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10g/m2,短切粘胶纤维280g/m2,竹原纤维17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30g/m2,聚丙烯酸钠200g/m2,无水氯化钙50g/m2,凹凸棒土70g/m2,聚丙烯酰胺180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8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2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10g/m2,短切粘胶纤维320g/m2,竹原纤维18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50g/m2,聚丙烯酸钠220g/m2,无水氯化钙50g/m2,凹凸棒土80g/m2,聚丙烯酰胺180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6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8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26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185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聚丙烯酰胺175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7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1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26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185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聚丙烯酰胺175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8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2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26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185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聚丙烯酰胺175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9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4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0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26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185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聚丙烯酰胺175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0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6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0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26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185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聚丙烯酰胺175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11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8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0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26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185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聚丙烯酰胺175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12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0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20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185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聚丙烯酰胺175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13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0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24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185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聚丙烯酰胺175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14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0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28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185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聚丙烯酰胺175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15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0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32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185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聚丙烯酰胺175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16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0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26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160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聚丙烯酰胺175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17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0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26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180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聚丙烯酰胺175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18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0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26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200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聚丙烯酰胺175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19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0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26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220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聚丙烯酰胺175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20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0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26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185g/m2,无水氯化钙20g/m2,凹凸棒土40g/m2,聚丙烯酰胺150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21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0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固湿传递层主要包含以下组分:短切粘胶纤维26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吸湿接触层主要包含以下组分:聚丙烯酸钠185g/m2,无水氯化钙30g/m2,凹凸棒土50g/m2,聚丙烯酰胺160g/m2。该实施例的性能结果如表3所示。

实施例22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本实施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0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26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185g/m2,无水氯化钙50g/m2,凹凸棒土80g/m2,聚丙烯酰胺180g/m2

对比例1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待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该对比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26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185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聚丙烯酰胺175g/m2。该对比例的性能结果如表3所示。

对比例2

(1)将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无水氯化钙、凹凸棒土四种组分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竹原纤维和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该对比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0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聚丙烯酸钠185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聚丙烯酰胺175g/m2。该对比例的性能结果如表3所示。

对比例3

(1)将无水氯化钙和凹凸棒土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短切粘胶纤维、竹原纤维及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

(6)当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将其表面薄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然后铺筑饱和浸渍无纺布,最后在饱和浸渍无纺布表面涂刷水性太阳能吸收涂料,待涂料完全干燥,而且各部分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该对比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有机硅类太阳能吸收涂料100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短切粘胶纤维260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该对比例的性能结果如表3所示。

对比例4

(1)将无水氯化钙和凹凸棒土倒入拌合机内拌合300s形成吸湿剂,然后将吸湿剂装入备料罐中;

(2)按照第一基板的单孔尺寸取相应模具,将步骤(1)中的吸湿剂倒入相应模具中,采用压缩成型仪将混合物压制成圆柱状吸湿剂。

(3)将压制完成的圆柱状吸湿剂插入至第一基板的各圆柱孔内,并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并在第一面黏贴饱和浸渍无纺布用于与路基表面接触

(4)称取适量的竹原纤维和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采用封闭式鼓风混合机内进行均匀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取出制得的固湿剂,并将其等分称量后装入至第二基板的各单孔中;

(5)将装配好固湿剂的第二基板的第一面(非孔面区域)与第二面(非孔面区域)均匀涂布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第二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基板的第二面粘结,在第二基板的第二面放置导热硅胶,待导热硅胶完全粘结固定后制备得到路基表面除湿器。

在该对比例中,各原料在单位面积路基表面除湿器中的质量为:饱和浸渍无纺布25g/m2,导热硅胶7g/m2,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9g/m2,竹原纤维160g/m2,粘胶基活性碳纤维布120g/m2,无水氯化钙40g/m2,凹凸棒土55g/m2。该对比例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及对比例的其各项性能测试结果见如表1、表2及表3所示。

表1实施例1-10中路基表面除湿器的性能测试结果

表2实施例11~20中路基表面除湿器的性能测试结果

表3实施例21-22及对比例1~4中路基表面除湿器的性能测试结果

从表1至表3中的数据分析可知,对比例1~4与具有相同配比和组分的实施例3相比,对比例1和对比例4由于缺少太阳能吸热涂料,使得其蒸发时间远远高于实施例1~22中的蒸发时间。而对比例3和对比例4在吸湿剂中缺少无机干燥剂,使得其尽管吸湿速度增加,却无法将水分固定,大大降低了将水份传递至固湿剂中的效率,不能使水分得到进一步蒸发。此外,对比例2由于缺少粘胶纤维,使活性炭纤维和竹原纤维在固湿剂中无法形成较稳定的复合纤维水分传输通道,从而降低了其吸湿效果,使其单位面积吸收时间相比与实施例1~22略有增加。

由此可见,对比例1~4由于缺少太阳能吸热涂料、吸湿剂等吸湿、导湿或蒸发核心材料,使得其不能快速除去积水或层内含水,易导致外界水进入路面内部,从而提高道路发生水损坏的概率,因此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通过吸湿剂、固湿剂和太阳能吸热涂料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大幅度降低路基路面的积水或层内水分,同时该发明应用简便,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效益。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