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乡村道路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4465发布日期:2019-01-05 09:32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乡村道路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乡村道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乡村道路是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交通需要而修筑的道路基层设施,是关系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其稳定性好、耐疲劳、寿命高、抗滑和环境适应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城市道路施工中,而乡村道路的施工一般直接在地面铺设一层砖块以形成道路,尤其对于偏远、经济较差的乡村。因此如何将水泥混凝土应用于乡村道路的铺筑并保证满足道路施工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乡村道路的施工方法,通过在水泥混凝土面层下方设置石灰土层,并简化施工步骤,不仅满足道路施工的要求,同时节约了施工成本,使其可以大范围的应用在偏远、经济较差地区的道路施工。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乡村道路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放线:测量人员在原地面上找到原始点参考物,然后在原地面上施放路中线以及路基边线;

(2)挖填方路基修整:清理路基表面杂物,将路基低洼区域用土或碎石屑填平,采用压路机对路基填平处碾压,至路面轮迹深度小于或等于5mm为止;

(3)石灰土拌合:在路基表面摊铺一层消解完毕后的石灰,并在其表面洒水,然后在石灰表面均匀摊铺一层土,采用机械或人工拌合,使土和石灰初步混合,之后一边洒水一边拌合,并使土和石灰充分混合粘结,得到石灰土混合料;

(4)石灰土基层铺筑及碾压:将石灰土混合料均匀摊铺在路基表面,并采用平地机或刮板将路面整平,整平后使用12-15t的压路机对路面进行碾压,至路面轮迹深度小于或等于5mm为止;

(5)石灰土基层养护:在碾压完成后的路面进行洒水养护,养护7-10天,从而完成石灰土基层的铺筑;

(6)水泥混凝土面层铺筑:在路面上安装模板,并在模板内摊铺一层水泥混凝土,摊铺完成后,立即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动器将水泥混凝土均匀振实,至路面不冒出气泡并流出水泥砂浆为止,然后采用平面机或刮板将路面整平,整平后对路面进行至少两次抹面;

(7)水泥混凝土面层养护:在抹面完成后的路面铺设一层塑料膜,养护7-10天,之后拆除模板,从而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的铺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道路施工的步骤包括:测量放线、挖填方路基修整、石灰土拌合、石灰土基层铺筑及碾压、石灰土基层养护、水泥混凝土面层铺筑、水泥混凝土面层养护,在水泥混凝土面层下方设置石灰土层,并简化施工步骤,不仅满足道路施工的要求,同时节约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周期,使其可以大范围的应用在偏远、经济较差地区的道路施工。

较优选地,步骤(4)中石灰和土的配比为15:85-25:7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大了土在石灰土基层中所占比重,不仅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由于石灰土基层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水稳定性,还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荷载分布能力,可以有效的分散道路的承载力,降低了道路的损坏,提高了道路的强度。

较优选地,所述石灰中活性氧化钙和活性氧化镁的总干重占石灰总干重的80-85wt%。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石灰和土之间的粘结强度,提高了石灰土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较优选地,所述石灰采用直接加水进行消解,且石灰消解后的湿度为20-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灰消解后的湿度为20-30%,不仅使石灰得到充分的消解,使石灰中的活性氧化钙和活性氧化镁分别充分转换为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镁,同时避免加水量过少而使石灰和土混合过程中飞扬;避免加水量过多而使石灰成膏状或团状,影响石灰和土的混合。

较优选地,所述土的塑性指数为7-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的塑性指数越高,石灰土基层的缩裂程度越大,降低土的塑性指数,不仅提高了石灰土基层抗裂性,同时提高了石灰土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较优选地,所述石灰土基层的厚度为10-20cm,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为10-25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灰土基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施工要求进行选择,在石灰土基层的厚度过薄时,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同时也可能影响石灰土基层的平展度,在石灰土基层的厚度过厚时,不仅增加了石灰土基层的养护难度,同时增加了施工周期;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施工要求进行选择,在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厚度过薄时,不仅难以保证道路的强度,同时增加了施工难度,在水泥混凝土面层过厚时,增加水泥混凝土的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

较优选地,所述石灰土基层铺筑为多层,每层石灰土基层的厚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灰土基层的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用以满足不同道路施工要求,同时每层石灰土基层的厚度相同,降低了施工难度,间接加快了施工周期。

较优选地,所述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5、c30、c35、c40中的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混凝土可以根据实际施工要求进行选择,在满足道路施工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

较优选地,所述道路的两侧分别铺筑有硬化路,且硬化路的宽度为0.5-1m,硬化路的长度和道路的长度相等,硬化路的高度和道路的高度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道路两旁设置硬化路,不仅方便了行人在道路两侧行走,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硬化路的高度和路面的高度相等,保证了整体路面的平整,避免整体路面出现高度不平而影响整体道路通行或引发交通事故。

较优选地,所述硬化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测量放线:测量人员在原地面上找到原始点参考物,然后在原地面上施放路基边线;

(2)挖填方路基修整:清理硬化路基表面杂物,将硬化路基低洼区域用土或碎石屑填平,采用压路机对硬化路基填平处碾压,至硬化路基面轮迹深度小于或等于5mm为止;

(3)石灰土拌合:在硬化路基表面摊铺一层消解完毕后的石灰,并在其表面洒水,然后在石灰表面均匀摊铺一层土,采用机械或人工拌合,使土和石灰初步混合,之后一边洒水一边拌合,并使土和石灰充分混合粘结,得到石灰土混合料;

(4)石灰土基层铺筑及碾压:将石灰土混合料均匀摊铺在硬化路基表面,并采用平地机或刮板将硬化路面整平,整平后使用12-15t的压路机对硬化路面进行碾压,至硬化路面轮迹深度小于或等于5mm为止;

(5)石灰土基层养护:在碾压完成后的硬化路面进行洒水养护,养护7-10天,从而完成石灰土基层的铺筑;

(6)碎石屑土的拌合:在石灰土基层表面摊铺一层碎石屑,并在其表面洒水,使碎石屑全部湿润,然后在碎石屑表面均匀摊铺一层土,采用机械或人工拌合,使土和碎石屑初步混合,之后一边洒水一边拌合,并使土和碎石屑充分混合粘结,得到碎石屑土混合料;

(7)碎石屑层铺筑及碾压:将碎石屑土混合料均匀摊铺在石灰土基层,并采用平地机或刮板将路面整平,整平后使用12-15t的压路机对硬化路面进行碾压,至硬化路面轮迹深度小于或等于5mm为止,从而完成碎石屑层的铺筑;

(8)透水砖面层的铺设:在碾压完成后的碎石屑层表面铺设一层透水砖,透水砖均匀铺设在碎石屑层表面并形成面层,在铺设完成后,采用平板式振动器将透水砖压平,从而完成透水砖面层的铺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乡村由于缺乏排水系统,在遇到雨量较大时,很容易在道路两侧形成积水而影响道路的通行,而在道路两侧设置透水砖面层,且由于透水砖具有快速吸收水分并使水向下渗透的特点,在遇到较大雨量时,雨水流到透水砖面层,并在透水砖的作用下使雨水快速渗透到地下,防止雨水在路面形成积水而影响整体道路的通行,同时透水砖下层采用碎石屑层,节约了施工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的乡村道路的施工方法,通过在水泥混凝土面层下方设置石灰土层,并简化施工步骤,不仅满足道路施工的要求,同时节约了施工成本,使其可以大范围的应用在偏远、经济较差地区的道路施工。

第二、通过加大石灰土基层中土的含量,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道路的损坏,提高了道路的强度。

第三、石灰土基层的层数可以根据施工要求进行选择,且每层石灰土基层的厚度相同,降低了施工难度,间接加快了施工周期。

第四、通过在道路两旁设置硬化路,不仅方便了行人在道路两侧行走,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硬化路的透水砖面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防止雨水在路面形成积水而影响整体道路的通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制备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乡村道路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放线:根据施工要求,测量人员在原地面上找到原始点参考物,然后在原地面上施放路中线以及路基边线;

(2)挖填方路基修整:清理路基表面杂物,避免杂物影响道路的施工,将路基低洼区域用土或碎石屑填平,优选为土,并采用压路机对路基填平处碾压,至路面轮迹深度小于或等于5mm为止,优选为3mm,防止路基表面出现不平整而影响后续的施工;

(3)石灰土拌合:在路基表面摊铺一层消解完毕后的石灰,其中,石灰中活性氧化钙和活性氧化镁的总干重占石灰总干重的80-85wt%,优选为82wt%,且石灰采用直接加水的方式对其进行消解,待消解完毕后,消解后石灰的湿度为20-30%,优选为25%,之后在石灰的表面喷洒水,使石灰表面浸湿,防止石灰扬尘影响施工环境,然后在石灰表面均匀摊铺一层土,且土的塑性指数为7-16,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砂性土、粉性土中的一种,优选为塑性指数为12的砂性土,采用机械或人工拌合,优选为机械,用于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土和石灰进行初步混合,之后一边洒水一边拌合,并使土和石灰充分混合粘结,得到石灰土混合料,且石灰和土的配比为15:85-25:75,为了提高道路的强度以及节约生产成本,石灰和土的配比优选为20:80;

(4)石灰土基层铺筑及碾压:将石灰土混合料均匀摊铺在路基表面,并采用平地机或刮板将路面整平,优选为平地机,整平后使用12-15t的压路机对路面进行碾压,为了节约生产以及加快施工效率,优选为13t的压路机对路面进行碾压,至路面轮迹深度小于或等于5mm为止,优选为3mm,保证路面的平整度;

(5)石灰土基层养护:在碾压完成后的路面进行洒水养护,养护7-10天,优选为8天,从而完成石灰土基层的铺筑,石灰土基层的厚度为10-20cm,为了保证石灰土基层的强度以及节约成本,石灰土基层的厚度优选为15cm,石灰土基层可以根据需要铺筑多层,且每层石灰土基层的厚度相同;

(6)水泥混凝土面层铺筑:在路面两侧分别安装模板,并在模板内摊铺一层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可以根据实际施工要求进行选择,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5、c30、c35、c40中的一种,优选为强度等级为c25的水泥混凝土,摊铺完成后,立即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动器将水泥混凝土均匀振实,至路面不冒出气泡并流出水泥砂浆为止,然后采用平面机或刮板将路面整平,优选为刮板,整平后对路面进行至少两次抹面,其中在整平之后进行一次抹面,在水泥混凝土泌水基本结束,且处于初凝状态但表面尚湿润时进行一次抹面,在这两次抹面之间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次抹面;

(7)水泥混凝土面层养护:在抹面完成后的路面铺设一层塑料膜,养护7-10天,优选为8天,之后拆除模板,在拆除模板时避免对路面造成破坏,从而完成水泥混凝土面层的铺筑,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为10-25cm,为了保证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强度以及节约成本,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优选为15cm。

对优先条件下完成的道路施工进行质量检测,其中石灰土基层的压实度大于等于97%,且7天无侧限强度,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抗压强度为25mpa。

道路施工的步骤包括:测量放线、挖填方路基修整、石灰土拌合、石灰土基层铺筑及碾压、石灰土基层养护、水泥混凝土面层铺筑、水泥混凝土面层养护,在水泥混凝土面层下方设置石灰土层,由于石灰土基层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水稳定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荷载分布能力,可以有效的分散道路的承载力,降低了道路的损坏,提高了道路的强度,同时简化施工步骤,不仅满足道路施工的要求,而且节约了施工成本、减少了施工周期,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使其可以大范围的应用在偏远、经济较差地区的道路施工。

实施例2,一种乡村道路的施工方法,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道路的两侧分别铺筑有硬化路,且硬化路的宽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0.5-1m,优选为0.8m,硬化路的长度和道路的长度相等,硬化路的高度和道路的高度相等,硬化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测量放线:根据施工要求,测量人员在原地面上找到原始点参考物,然后在原地面上施放路中线以及路基边线;

(2)挖填方路基修整:清理硬化路基表面杂物,避免杂物影响硬化道路的施工,将硬化路基低洼区域用土或碎石屑填平,优选为土,并采用压路机对硬化路基填平处碾压,至硬化路基面轮迹深度小于或等于5mm为止,优选为3mm,防止硬化路基表面出现不平整而影响后续的施工;

(3)石灰土拌合:在硬化路基表面摊铺一层消解完毕后的石灰,其中,石灰中活性氧化钙和活性氧化镁的总干重占石灰总干重的80-85wt%,优选为82wt%,且石灰采用直接加水的方式对其进行消解,待消解完毕后,消解后石灰的湿度为20-30%,优选为25%,之后在石灰的表面喷洒水,使石灰表面浸湿,防止石灰扬尘影响施工环境,然后在石灰表面均匀摊铺一层土,且土的塑性指数为7-16,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砂性土、粉性土中的一种,优选为塑性指数为12的砂性土,采用机械或人工拌合,优选为机械,用于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土和石灰进行初步混合,之后一边洒水一边拌合,并使土和石灰充分混合粘结,得到石灰土混合料,且石灰和土的配比为15:85-25:75,为了提高硬化路的强度以及节约生产成本,石灰和土的配比优选为20:80;

(4)石灰土基层铺筑及碾压:将石灰土混合料均匀摊铺在硬化路基表面,并采用平地机或刮板将硬化路面整平,优选为平地机,整平后使用12-15t的压路机对硬化路面进行碾压,为了节约生产以及加快施工效率,优选为13t的压路机对硬化路面进行碾压,至硬化路面轮迹深度小于或等于5mm为止,优选为3mm,保证硬化路面的平整度;

(5)石灰土基层养护:在碾压完成后的硬化路面进行洒水养护,养护7-10天,优选为8天,从而完成石灰土基层的铺筑,石灰土基层的厚度为10-20cm,为了保证石灰土基层的强度以及节约成本,石灰土基层的厚度优选为15cm,石灰土基层可以根据需要铺筑多层,且每层石灰土基层的厚度相同;

(6)碎石屑土的拌合:在石灰土基层表面摊铺一层碎石屑,并在其表面洒水,使碎石屑全部湿润,然后在碎石屑表面均匀摊铺一层土,采用机械或人工拌合,优选为机械拌合,使土和碎石屑初步混合,之后一边洒水一边拌合,并使土和碎石屑充分混合粘结,得到碎石屑土混合料,且碎石屑和土的配比为10:90-20:80,为了提高硬化路的强度以及节约生产成本,碎石屑和土的配比优选为15:85;

(7)碎石屑层铺筑及碾压:将碎石屑土混合料均匀摊铺在石灰土基层,并采用平地机或刮板将硬化路面整平,优选为刮板,整平后使用12-15t的压路机对硬化路面进行碾压,为了节约生产以及加快施工效率,优选为13t的压路机对硬化路面进行碾压,至硬化路面轮迹深度小于或等于5mm为止,优选为3mm,保证硬化路面的平整度,从而完成碎石屑层的铺筑,碎石屑层的厚度为10-20cm,为了保证碎石屑层的强度以及节约成本,碎石屑层的厚度优选为15cm;

(8)透水砖面层的铺设:在碾压完成后的碎石屑层表面铺设一层透水砖,便于使路面以及硬化路上面的雨水尽快渗透入地下,避免在路面以及硬化路上面形成积水,透水砖均匀铺设在碎石屑层表面并形成面层,在铺设完成后,采用平板式振动器将透水砖压平,从而完成透水砖面层的铺设。

对优先条件下完成的硬化路施工进行质量检测,其中石灰土基层的压实度于等于97%,且7天无侧限强度,碎石屑层的压实度大于等于97%,透水砖面层的抗压强度为54mpa。

通过在道路两旁设置硬化路,不仅方便了行人在道路两侧行走,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在乡村由于缺乏排水系统,在遇到雨量较大时,很容易在道路两侧形成积水而影响整体道路的通行,而在道路两侧设置透水砖面层,且由于透水砖具有快速吸收水分并使水向下渗透的特点,在遇到较大雨量时,雨水流到透水砖面层,并在透水砖的作用下使雨水快速渗透到地下,防止雨水在路面形成积水而影响整体道路的通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