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化桥嵌套式架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96756发布日期:2019-01-14 19:4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化桥嵌套式架设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化桥架设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化桥嵌套式架设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部分的翻转式机械化桥的架设机构采用传统的连杆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构造复杂,架设限制条件多,架设手段单一,严重制约了机械化桥的架设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化桥嵌套式架设机构,架设机构简单、灵活,对架设场地适应性高,能够有效地提高架设效率。

所述的机械化桥嵌套式架设机构,包括:架设架、副车架、摆架、摆架油缸;外围设备为车体,将车体的车架作为主车架,所述副车架连接在主车架尾部;所述架设架的中后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道,与所述副车架的尾部两侧的托轮总成滑动配合;所述摆架的一端与所述副车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架设架的中前部铰接;所述摆架油缸的活塞杆端与所述摆架铰接,缸体端与所述副车架连接;所述摆架油缸用于推动所述摆架绕其与副车架的铰接点转动,进而通过所述摆架推动所述架设架展开,同时使所述滑道与所述托轮总成相对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架设架包括础板、尾端梁、中横梁、前端梁、右纵梁a、左纵梁a、前支撑、耳板座a和耳板座b;所述尾端梁、所述右纵梁a、所述前支撑和所述左纵梁a依次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矩形框架;所述前端梁横向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内靠近所述前支撑的位置;所述中横梁横向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内靠近所述尾端梁的位置;所述础板设置在所述尾端梁左右两侧;所述耳板座a设置在所述尾端梁上,用于将架设架和外部机构连接;所述耳板座b设置在前端梁上,用于将架设架与摆架连接;所述滑道有两个且均为纵向滑道,分别布置在所述右纵梁a与所述左纵梁a的外侧,用于与所述副车架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副车架包括右纵梁b、左纵梁b、油缸座横梁、摆架横梁、尾横梁、耳板座c和耳板座d;所述右纵梁b和所述左纵梁b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车架纵向两侧;所述油缸座横梁和所述尾横梁分别横向固定连接在所述右纵梁b和所述左纵梁b的中前端和尾端;所述耳板座c布置在所述油缸座横梁上,用于将所述副车架与所述摆架油缸铰接;所述摆架横梁横向设置在所述油缸座横梁和所述尾横梁之间;所述耳板座d布置在所述摆架横梁上,用于将所述副车架中后端和所述摆架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尾横梁横向的两侧各布置一个所述托轮总成,两个所述托轮总成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副车架还包括限位轮总成,在两个所述托轮总成的外侧各设置一个限位轮总成,所述限位轮总成与所述滑道外侧接触,用于对所述托轮总成20进行限位。

有益效果:

(1)采用嵌套式结构,增强了架设机构的灵活性,有效提高了架设机构的效率。

(2)限位轮总成与架设架外侧的滑道接触,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得架设架可以沿着滑道相对于副车架移动,能够控制架设架按照预设的轨迹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机械化桥嵌套式架设结构的折叠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机械化桥嵌套式架设结构的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机械化桥嵌套式架设结构的架设架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机械化桥嵌套式架设结构的架设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机械化桥嵌套式架设结构的副车架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机械化桥嵌套式架设结构的副车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机械化桥嵌套式架设结构的副车架的左视图。

其中,1-架设架,2-副车架,3-摆架,4-摆架油缸,5-础板,6-前端梁,7-中横梁,8-尾端梁,9-左纵梁a,10-右纵梁a,11-前支撑,12-耳板座a,13-耳板座b,14-滑道,15-左纵梁b,16-右纵梁b,17-油缸座横梁,18-摆架横梁,19-尾横梁,20-托轮总成,21-限位轮总成,22-耳板座c,23-耳板座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械化桥嵌套式架设机构,架设机构简单、灵活,对架设场地适应性高,能够有效地提高架设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机械化桥架设机构包括:架设架1、副车架2、摆架3和摆架油缸4,使用时,该架设机构连接在车体上,将车体的车架作为主车架,副车架2对接在主车架上尾部;架设架1的中后部与副车架2的尾部连接,架设架1能够绕该连接点转动;摆架3的一端与副车架2铰接,摆架3能够绕该连接点转动;摆架3的另一端与架设架1的中前部铰接,架设架1和摆架3均能够绕该连接点转动,当摆架3绕其与副车架2的连接点转动时,推动架设架1绕其与副车架2的连接点转动;摆架油缸4的活塞杆端与摆架3的中部铰接,用于推动摆架3,摆架油缸4的缸体端与副车架2的中前部相连。

如图3和图4所示,架设架1包括础板5、尾端梁6、中横梁7、前端梁8、右纵梁a9、左纵梁a10、前支撑11、耳板座a12、耳板座b13和滑道14。其中尾端梁6和前支撑11为横梁,前支撑11、右纵梁a9、尾端梁6和左纵梁a10依次首尾连接形成一个矩形框架,前端梁8横向设置在矩形框架内靠近前支撑11的位置,中横梁7横向设置在矩形框架内靠近尾端梁6的位置,础板5设置在尾端梁6的左右两侧,用于地基条件不好时增强承载能力。尾端梁6上设置有耳板座a12,以便将架设架1和拾桥机构连接。前端梁8上设置有耳板座b13,以便将架设架1与摆架3连接。右纵梁a9与左纵梁a10两外侧布置有纵向滑道14,用于与副车架2的尾部两侧的托轮总成20滑动配合。

如图5至图7所示,副车架2包括右纵梁b15、左纵梁b16、油缸座横梁17、摆架横梁18、尾横梁19、托轮总成20、限位轮总成21、耳板座c22和耳板座d23。尾横梁19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右纵梁b15和左纵梁b16,油缸座横梁17和摆架横梁18分别横向设置在右纵梁b15和左纵梁b16之间。油缸座横梁17上布置有耳板座c22,用以与摆架油缸4铰接。摆架横梁18上布置有耳板座d23,用以和摆架3铰接。托轮总成20布置在尾横梁19左右两侧,与架设架1的右纵梁a9、左纵梁a10接触,用于支撑架设机构。限位轮总成21分别布置在两个托轮总成20的外侧,并与滑道14外侧接触,在架设过程中,用于限制架设架1利用滑道14相对副车架2的托轮总成20滑动配合,进而限制架设机构按照预设的轨迹运动。

整个架设机构在运输状态下,托轮总成20与架设架1的右纵梁a9、左纵梁a10接触,起到支撑架设机构的作用,摆架油缸4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架设架1和摆架3平放于副车架2上。需要展开架设架1时,控制摆架油缸4工作,其活塞杆伸出,推动摆架3绕与架设架1和副车架2连接的两个连接点转动,摆架3顶起架设架1向外翻转,翻转过程中,架设架1两侧的滑道与托轮总成20滑动配合,同时限位轮总成21与滑道14外侧接触,对托轮总成20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得架设架1可以沿着滑道14相对于副车架2移动。当架设机构展开到位后,架设架1尾部的础板5着地。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