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路面修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路面裂缝修补填充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裂缝,通常在裂缝处填充碎屑,在其表面处理成与周围路面一样光滑,但这种裂纹修复方法是一种临时方法,在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这种裂纹在路面结构内部仍然在扩大,而且对路面修补结构施工较为耗时,成本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裂缝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裂缝修补填充结构,具备便于对路面端面裂缝充填修补,提高对沥青路面修补的牢固性,避免路面再次开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沥青路面裂缝修补不便,成本高、使用时效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路面裂缝修补填充结构,包括路面、裂缝和地基,所述路面铺设在地基的端面上,所述裂缝开裂在路面上,所述裂缝内壁通过路面内部开设有槽孔,所述裂缝内部对应地基充填有改性沥青,并对应改性沥青的端面铺设有石子层,所述路面端面对应裂缝的侧边开设有凹槽,所述裂缝对应石子层的端面铺设有沥青层,所述沥青层的端面与路面的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裂缝的底部对应地基开设有通槽,所述地基的端面通过通槽对应裂缝呈开放状设置。在裂缝的底部未穿透路面开裂至地基出时,通过工具将开裂位置开出通槽,使其与地基接触,便于对裂缝修补时,裂缝内部充填的改性沥青与地基的端面粘附固定,提高对裂缝内部填补材料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槽孔交错开设在路面对应的裂缝内部,所述槽孔内部对应石子层和改性沥青充填有混凝土沥青料,并通过混凝土沥青料与石子层混合对裂缝充填。施工者在裂缝内部对应路面开凿出槽孔,并在槽孔内部注入混凝土沥青料后,再次对改性沥青和石子层铺设,通过改性沥青和石子层铺设时与通槽内部充填的混凝土沥青料混合,增加本装置对裂缝修补的牢固性。
优选的,所述路面开设的凹槽内部的沥青层端面延伸出凹槽的侧边 5-10cm。延长沥青层铺设在路面的端面,加大对裂缝内部充填的沥青层的固定面积,提高沥青层铺设在凹槽内部的稳定,避免沥青层受压与凹槽脱离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裂缝内部设置槽孔,并在裂缝内部充填改性沥青和石子层,并在石子层的端面铺设沥青层,在路面长时间投入使用后产生裂缝时,在裂缝内部注入改性沥青,并在改性沥青的端面铺设石子层,沥青层通过路面上开设的凹槽充填入裂缝内部与石子层接触,并通过石子层对沥青层的端面承接固定,有效提高路面开裂后的裂缝修补充填,提高对路面修补效率的同时,提高对对裂缝内部充填修补的牢固性。
2、本实用新型在裂缝对应路面开设的槽孔内部充填沥青混合料,施工者在裂缝内部对应路面开凿出槽孔,并在槽孔内部注入混凝土沥青料后,再次对改性沥青和石子层铺设,通过改性沥青和石子层铺设时与通槽内部充填的混凝土沥青料混合,增加本装置对裂缝修补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路面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路面;11凹槽;2裂缝;21通槽;22混凝土沥青料;23槽孔; 3地基;31改性沥青;32石子层;33沥青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沥青路面裂缝修补填充结构,包括路面1、裂缝2和地基3,所述路面1铺设在地基3的端面上,所述裂缝2开设在路面1上,所述裂缝2的底部对应地基3开设有通槽21,所述地基3的端面通过通槽21对应裂缝2呈开放状设置。在裂缝2的底部未穿透路面1开裂至地基出时,通过工具将开裂位置开出通槽21,使其与地基3接触,便于对裂缝2修补时,裂缝2内部充填的改性沥青31与地基3的端面粘附固定,提高对裂缝2内部填补材料的稳定性。所述裂缝2内壁通过路面1内部开设有槽孔23,所述槽孔23交错开设在路面1对应的裂缝2内部,所述槽孔23内部对应石子层32 和改性沥青31充填有混凝土沥青料22,并通过混凝土沥青料22与石子层32 混合对裂缝2充填。施工者在裂缝2内部对应路面1开凿出槽孔23,并在槽孔23内部注入混凝土沥青料22后,再次对改性沥青31和石子层32铺设,通过改性沥青31和石子层32铺设时与通槽21内部充填的混凝土沥青料22 混合,增加本装置对裂缝2修补的牢固性。所述裂缝2内部对应地基3充填有改性沥青31,并对应改性沥青31的端面铺设有石子层32,所述路面1端面对应裂缝2的侧边开设有凹槽11,所述石子层32内部为混凝土、沥青、碎石和砂砾等混合设置。改性沥青31对石子层32承接,石子层32对沥青层33 承接路面1过往车辆压力起到一定的缓冲力度,避免裂缝2充填位置过于僵硬导致裂缝2受压后再次开裂。所述裂缝2对应石子层32的端面铺设有沥青层33,所述沥青层33的端面与路面1的端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石子层32 内部为混凝土、沥青、碎石和砂砾等混合设置。改性沥青31对石子层32承接,石子层32对沥青层33承接路面1过往车辆压力起到一定的缓冲力度,避免裂缝2充填位置过于僵硬导致裂缝2受压后再次开裂。所述路面1开设的凹槽11内部的沥青层33端面延伸出凹槽11的侧边5-10cm。延长沥青层 33铺设在路面1的端面,加大对裂缝2内部充填的沥青层33的固定面积,提高沥青层33铺设在凹槽11内部的稳定,避免沥青层33受压与凹槽11脱离固定。
使用时,在路面1长时间投入使用后产生裂缝2时,裂缝2的底部未穿透路面1开裂至地基3出时,通过工具将开裂位置开出通槽21,使其与地基 3接触,施工者在裂缝2内部对应路面开凿出槽孔23,并在槽孔23内部注入混凝土沥青料22后,再次对改性沥青31和石子层32铺设,通过改性沥青31 和石子层32铺设时与通槽21内部充填的混凝土沥青料22混合,并与地基3 接触固定,沥青层33通过路面1上开设的凹槽11充填入裂缝2内部与石子层32接触,并通过石子层32对沥青层33的端面承接固定,延长沥青层33 铺设在路面1的端面,加大对裂缝2内部充填的沥青层33的固定面积,提高沥青层33铺设在凹槽11内部的稳定,避免沥青层33受压与凹槽11脱离固定。
综上所述:该沥青路面裂缝修补填充结构,在裂缝2内部设置槽孔23,并在裂缝2内部充填改性沥青31和石子层32,并在石子层32的端面铺设沥青层33,在路面1长时间投入使用后产生裂缝2时,在裂缝2内部注入改性沥青31,并在改性沥青31的端面铺设石子层32,沥青层33通过路面1上开设的凹槽11充填入裂缝2内部与石子层32接触,并通过石子层32对沥青层 33的端面承接固定,有效提高路面1开裂后的裂缝修补充填,解决了现有沥青路面裂缝修补不便,成本高、使用时效短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