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硬路面过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9492发布日期:2018-10-30 21:16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硬路面过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动态称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硬路面过度结构。



背景技术:

弯板式传感器在交通动态称重行业有较长时间的应用,主要被用在计重收费系统,港口、桥梁等不需要精确称重的场合。

由于柔性的沥青路面和刚性的环氧树脂基础在车辆长期碾压下变型是不一样的,沥青路面会发生沉降,然后沥青路面和环氧树脂基础结合部会出现错台,也就导致裂纹的产生,再加上雨水和车辆碾压使得沥青混凝土的沥青和谷料脱离,路面就是产生一个一个坑洞,时间久了坑洞就会变大,最后弯板称重设备就无法使用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硬路面过度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硬路面过度结构,用于安装弯板式称重系统,包括固定层、环氧树脂基础层和弯板式感应器,所述固定层为梯形结构,固定层中部包裹着环氧树脂基础层,环氧树脂基础层上固定安装弯板式感应器,所述固定层与沥青混凝土接触,所述固定层与沥青混凝土的结合面呈∠型,具有一定倾斜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层为水泥混凝土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角度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层上表面至少比环氧树脂层表面宽15mm。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层的厚度至少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防止硬性基础和柔性的沥青路面的结合部在车辆长期的碾压下出现裂纹、破损、基础松动等情况。

2、坚固、耐用,保证了设备长期正常运行。

3、整体提高弯板式称重系统的精确性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软硬路面过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层,2-环氧树脂基础层,3-弯板式感应器,4-沥青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软硬路面过度结构,用于安装弯板式称重系统,包括固定层1、环氧树脂基础层2和弯板式感应器3,固定层1为梯形结构,固定层1中部包裹着环氧树脂基础层2,环氧树脂基础层2上固定安装弯板式感应器3,固定层1与沥青混凝土4接触,固定层1与沥青混凝土4的结合面呈∠型,具有一定倾斜角度a。

在上述实施例中,施工时,先砌梯形的水泥混凝土固定层1,并且固定层1与沥青混凝土4的结合面呈∠型,具有一定倾斜角度a,倾斜角度a为45°;然后在水泥混凝土固定层1中制作环氧树脂基础层2,梯形固定层1的上表面至少比环氧树脂基础层2表面宽15mm,固定层1的厚度为30mm;将弯板式感应器3固定在环氧树脂基础层2中,从而减轻了沥青混凝土4在车辆长期碾压下的变型量,变型量减少了沉降就不会出现了,刚性环氧树脂基础层2和柔性的沥青混凝土4的结合面也不会出现裂纹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