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指路标志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7255发布日期:2018-12-11 20:43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L型指路标志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型指路标志杆。



背景技术:

目前,在路侧L型指路标志杆柱上设置禁令、指示、指路、警告等标志牌所采用的常用方法为U型或八角形抱箍固定。这种固定方法容易损坏杆柱的镀锌层,导致杆柱易受腐蚀,并且,对于制造呈正多边形柱状的标志杆,采用直接抱箍在杆柱的方法只能使标志牌旋转特定角度,存在无法满足标志牌面板与来车方向的夹角规范的情形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避免因抱箍而导致杆柱受损的L型指路标志杆,且该L型指路标志杆还可以满足标志牌的任意角度安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L型指路标志杆,包括L型杆柱和圆管,所述圆管的上、下部分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转接块,所述转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L型杆柱的竖向杆上,对所述转接块与圆管以及L型杆柱的连接处进行防腐镀锌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块与圆管以及L型杆柱通过焊接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块的几何中心到圆管上、下两端面的距离等于圆管长度的五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转接块为长方形的铝片,所述铝片的侧部设有与圆管曲面贴合的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圆管为空心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圆管与L型杆柱的横向杆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 90度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圆管上抱箍固定有标志牌。

有益效果:预先将圆管固定连接在竖向杆上,并在连接处进行防腐镀锌处理。区别于标志牌直接抱箍在竖向杆上,本实用新型将标志牌抱箍固定在圆管上,有效避免了因抱箍而造成L型杆柱上镀锌层的破坏,进而导致L型杆柱容易遭受腐蚀;同时,将标志牌抱箍在圆管上,可实现标志牌的任意角度调整,进而保证标志牌与车来方向呈垂直安装,解决了在呈多边形柱体的L型杆柱上抱箍固定标志牌的角度不可调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L型指路标志杆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图1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L型指路标志杆,包括固定在路侧边地面的L型杆柱,还包括圆管3。其中,L型杆柱包括竖向杆1和横向杆2;圆管3的上、下部分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转接块4,圆管3通过转接块4固定连接在竖向杆1上。作为优选,圆管 3为空心圆管3,较少了材料成本,同时还减轻了整个L型指路标志杆的重量,方便了运输。

该L型指路标志杆可在工厂内预制,转接块4与圆管3以及L 型杆柱通过焊接实现固定连接。作为优选,转接块4为长方形的铝片,铝片的侧部设有与圆管3曲面贴合的弧面,铝片的一侧与圆管3贴合后焊接,铝片的另一侧与呈多边形柱体状的竖向杆1贴合后焊接。焊接固定后,对铝片与圆管3以及L型杆柱的连接处进行防腐镀锌处理。至此完成本实用新型中L型指路标志杆的制造。

区别于标志牌直接抱箍在竖向杆1上,本实用新型将标志牌抱箍固定在圆管3上,有效避免了因抱箍而造成L型杆柱上镀锌层的破坏,进而导致L型杆柱容易遭受腐蚀;同时,将标志牌抱箍在圆管3上,可实现标志牌的任意角度调整,进而保证标志牌与车来方向呈垂直安装,解决了在呈多边形柱体的L型杆柱上抱箍固定标志牌的角度不可调的问题。

作为优选,转接块4的几何中心到圆管3上、下两端面的距离等于圆管3长度的五分之一。在保证圆管3两端预留标志牌抱箍空间的同时,尽可能的增强圆管3固定在竖向杆1上的稳固性。

作为优选,圆管3与L型杆柱的横向杆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呈 90度夹角。由于标志牌需要设置成与来车方向垂直,即与横向杆2 平行设置,抱箍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标志牌的侧部,抱箍抱住圆管3并在圆管3的侧部实现紧固,当圆管3与横向杆2呈90°焊接固定在竖向杆1上时,十分方便的实现抱箍的紧固,可实现尽可能的减小了圆管3与竖向杆1之间所需预留的安装间隙,进而加强了圆管3安装的强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