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警报防撞桥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7796发布日期:2019-03-05 19:4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警报防撞桥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警报防撞桥墩。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的经济贸易和社会活动日益繁忙,城市交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传统的道路设施已经不能顺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发展,当前,我国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及其严重,交通拥挤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诟病。

城市发展后,交通拥挤,建筑物密集,街道难以扩宽,所以高架桥成为了一种新型发展趋势,由于近几年高架桥大规模的建设,城市的空中立起来无数根混凝土大柱子,给交通同样带来了极大地不便。

根据交通部调查分析,在交通事故中,由于夜间视线限制,导致车辆与桥墩产生碰撞的事故率不在少数,因此,如何解决车辆碰撞桥墩的问题成为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根据调查显示,夜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多大80%,因此,如何在夜间防止车辆产生交通问题更是我们急切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警报防撞桥墩,主要是通过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红外线波,红外线接收仪接收红外线波,通过闪光灯、强光灯对驶向桥墩车辆警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警报防撞桥墩,包括架桥桥面、桥墩、警示灯保护壳、闪灯、强光灯、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仪、支撑杆、路面,架桥桥面与桥墩顶面紧贴,架桥桥面与桥墩上部垂直连接,桥墩对架桥桥面起支撑作用,沿桥墩垂直于路面方向,距离桥墩底面2.5m-3.0m处,环绕桥墩侧壁,水平安装警示灯保护壳,警示灯保护壳由顶面、内壁、底面组成,顶面是与桥墩具有横截面相同圆心的同心圆,且顶面外边缘距离桥墩侧壁30-35cm,顶面内边缘与内壁上边缘紧贴,顶面与内壁垂直固定,内壁与桥墩侧壁紧挨固定,内壁下边缘与底面内边缘紧贴,底面与内壁垂直固定,底面是与桥墩横截面具有相同圆心的同心圆,警示灯保护壳空腔被水平隔板均分成上空腔、下空腔,上空腔内设置闪灯,闪灯数量8-10个,闪灯之间间隔20-30cm,下空腔内设置强光灯,强光灯数量6-8个,强光灯之间间隔30-40cm,沿桥墩垂直于路面方向,距离桥墩底面1.8-m-2.0m处,环绕桥墩侧壁,水平安装一排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发射器数量8-10个,间隔20-30cm,桥墩底面与路面紧贴,距离桥墩0-40m远处,支撑杆底部垂直埋置在路面下50-70cm处,支撑杆顶端与红外线接收仪固定。正常工作时,红外线发射器持续发射红外线波,红外线接收仪搜索并持续接收红外线波,当车辆驶向桥墩并距离桥墩30-40m时,车辆本身持续阻碍红外线接收仪搜索接收红外线波3-4s,红外线发射器发出异常情况信号,闪灯开启,车辆调整行驶方向,红外线接收仪再次搜索并接收到红外线波,红外线发射器发出正常情况信号,闪灯关闭,当车辆驶向桥墩并距离桥墩30m以内时,车辆本身持续阻碍红外线接收仪搜索接收红外线波2-3s,红外线发射器发出异常情况信号,强光灯开启,车辆调整行驶方向,红外线接收仪再次搜索并接收到红外线波,红外线发射器出正常情况信号,强光灯关闭。

进一步地,警示灯保护壳采用铝合金材质;警示灯保护壳顶面、内壁、底面厚度为1-1.5cm。

进一步地,闪灯是红色、黄色两种光色变换;强光灯的1.0-1.5kw。

进一步地,红外线发射器外部涂有一层防水、防冻保护膜;红外线接收仪外部涂有一层防水、防冻保护膜。

进一步地,支撑杆为不锈钢材质。

实施步骤:

a.距离桥墩底面2.5m-3.0m处,对警示灯保护壳位置弹线。

b.距离桥墩底面1.8-m-2.0m处,对红外线发射器位置弹线。

C.按照弹线位置将警示灯保护壳、红外线发射器紧贴桥墩侧壁,并用锚钉锚固。

d.闪光灯、强光灯依次按照灯口位置安装到警示灯保护壳内。

e.支撑杆与红外线接收仪连接,并将支撑杆埋置提前挖好的深度50-70cm坑内,用土填实。

f.调整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线接收仪角度,并开启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红外线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易于安装,节省施工时间,节约成本,针对夜间交通事故性强,工作效率高,安全性强,耗费资源能源少。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警报防撞桥墩立面图。

图2为一种警报防撞桥墩平面图。

图中,1为架架桥桥面;2为桥墩;3为警示灯保护壳;4为闪灯;5为强光灯;6为红外线发射器;7为红外线接收仪;8为支撑杆;9为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警报防撞桥墩,包括架架桥桥面1、桥墩2、警示灯保护壳3、闪灯4、强光灯5、红外线发射器6、红外线接收仪7、支撑杆8、路面9,架桥桥面1与桥墩2顶面紧贴,架桥桥面1与桥墩2部垂直连接,桥墩2对架桥桥面1起支撑作用,沿桥墩2垂直于路面9方向,距离桥墩2底面2.5m-3.0m处,环绕桥墩2侧壁,水平安装警示灯保护壳3,警示灯保护壳3由顶面、内壁、底面组成,顶面是与桥墩2横截面具有相同圆心的同心圆,且顶面外边缘距离桥墩2侧壁30-35cm,顶面内边缘与内壁上边缘紧贴,顶面与内壁垂直固定,内壁与桥墩2侧壁紧挨固定,内壁下边缘与底面内边缘紧贴,底面与内壁垂直固定,底面是与桥墩2横截面具有相同圆心的同心圆,警示灯保护壳3空腔被水平隔板均分成上空腔、下空腔,上空腔内设置闪灯4,闪灯4数量10个,闪灯4之间间隔30cm,下空腔内设置强光灯5,强光灯5数量8个,强光灯5之间间隔40cm,沿桥墩2垂直于路面9方向,距离桥墩2底面1.8-m-2.0m处,环绕桥墩2侧壁,水平安装一排红外线发射器6,红外线发射器6数量10个,间隔30cm,桥墩2底面与路面9紧贴,距离桥墩40m远处,支撑杆8底部垂直埋置于在路面9下70cm处,支撑杆8顶端与红外线接收仪7固定。正常工作时,红外线发射器6持续发射红外线波,红外线接收仪7搜索并持续接收红外线波,当车辆驶向桥墩2并距离桥墩40m时,车辆本身持续阻碍红外线接收仪7搜索接收红外线波3-4s,红外线发射器6发出异常情况信号,闪灯4开启,车辆调整行驶方向,红外线接收仪7再次搜索并接收到红外线波,红外线发射器6发出正常情况信号,闪灯4关闭,当车辆驶向桥墩2并距离桥墩30m以内时,车辆本身持续阻碍红外线接收仪7搜索接收红外线波2-3s,红外线发射器6发出异常情况信号,强光灯5开启,车辆调整行驶方向,红外线接收仪7再次搜索并接收到红外线波,红外线发射器6发出正常情况信号,强光灯5关闭。

实施例2:强光灯、闪灯可外接开关,当出现交通事故或者交通堵塞时,强光灯、闪灯开启,提醒车辆可选择其他路况行驶。

警示灯保护壳3采用铝合金材质。

警示灯保护壳3顶面、内壁、底面厚度为1-1.5cm。

闪灯4是红色、黄色两种光色变换。

强光灯5的1.0-1.5kw。

红外线发射器6外部涂有一层防水、防冻保护膜。

红外线接收仪7外部涂有一层防水、防冻保护膜。

支撑杆8为不锈钢材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