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刨机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1288发布日期:2019-02-10 22:48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铣刨机车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车轮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铣刨机车轮。



背景技术:

目前,路面铣刨机是沥青路面养护施工机械的主要机种之一,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施工的主要设备之一,主要用于公路、城镇道路、机场、货场等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开挖翻新,也可以用于清除路面拥包、油浪、网纹、车辙等缺陷,还可用来开挖路面坑槽及沟槽,以及水泥路面的拉毛及面层错台的铣平。

现有的铣刨机的车轮采用履带式车轮,履带式车轮的特点是驱动力大、越野性能及稳定性好、爬坡能力大和转弯半径小。履带式车轮运行时轮胎损坏路面严重,不适用于城市建设,履带式车轮笨重、不灵活,转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铣刨机车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铣刨机车轮笨重、不灵活和转场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铣刨机车轮,包括带有实心轮胎的压配圈,所述压配圈的内圈连接辐板圈的筒体,所述筒体内圈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辐板圈的辐板外圈。

其中,所述辐板上靠近所述筒体处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4-6缺口。

其中,所述辐板的中心位置上设有通孔。

其中,所述筒体两端中的一端具有10°-15°的倒角。

其中,所述缺口的形状为圆弧形状。

其中,所述辐板上靠近所述通孔处设有6-10个圆周均布的安装孔。

其中,所述辐板上靠近所述通孔处设有螺丝孔,所述螺丝孔的中心到所述辐板中心的距离等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到所述辐板中心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铣刨机车轮结构简单,重量轻,机动性好,转场方便,适用于中小型路面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铣刨机车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铣刨机车轮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

1、压配圈;2、辐板圈;21、筒体;22、辐板;3、缺口;4、通孔;5、安装孔;6、螺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铣刨机车轮笨重、不灵活和转场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铣刨机车轮。

如图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铣刨机车轮,包括带有实心轮胎的压配圈1,所述压配圈1的内圈连接辐板圈2的筒体21,所述筒体21内圈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辐板圈2的辐板22外圈。

其中,所述辐板22上靠近所述筒体21处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4-6缺口3。所述缺口3起到散热的作用,在满足承载的情况下减轻车轮重量。

其中,所述辐板22的中心位置上设有通孔4。

其中,所述筒体21两端中的一端具有10°-15°的倒角。便于所述筒体21与所述压配圈1压配,使得压配时易压入。

其中,所述缺口3的形状为圆弧形状,避免出现应力集中问题。

其中,所述辐板22上靠近所述通孔4处设有6-10个圆周均布的安装孔5。

其中,所述辐板22上靠近所述通孔4处设有螺丝孔6,所述螺丝孔6的中心到所述辐板22中心的距离等于所述安装孔5的中心到所述辐22板中心的距离。所述螺丝孔6为拆卸车轮时使用的工艺螺丝孔。

本实用新型的铣刨机车轮的机动性好,转场方便,适用于中小型路面作业。铣刨机车轮的所述筒体21的外径尺寸精度要求高,采用数控车床加工。为了避免压装时所述压配圈1开裂,采用对焊的方法焊接所述筒体21和所述压配圈1,符合焊接强度不小于400N/mm2的要求。所述筒体21的内径尺寸要求稳定好、一致性好,采用定径扩涨模具对所述筒体21进行扩涨。压装后避免因所述压配圈1的尺寸不稳定而导致车轮的中心孔变形,影响与车桥的组装。

上述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铣刨机车轮结构简单,重量轻,机动性好,转场方便,适用于中小型路面作业。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固定连接可以为焊接、螺纹连接和加紧等常见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