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白改黑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1847发布日期:2019-05-31 22:44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白改黑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白改黑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20余年间,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道路主要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道路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一些本质缺陷,如平整度差,出现裂缝、坑洞维修困难,吸热性能差,光折射力强易产生视觉疲劳,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泥不环保等,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社会的发展和道路施工技术已经不协调。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白改黑路面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白改黑路面结构,包括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环氧乳化沥青粘结层、聚合物同步碎石结构层和早强微表处结构层,所述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经精铣刨拉毛处理,所述环氧乳化沥青粘结层铺设于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所述聚合物同步碎石结构层铺设于环氧乳化沥青粘结层表面,所述早强微表处结构层铺设于聚合物同步碎石结构层表面。

优选的,所述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的拉毛纹理深度为3-5mm。

优选的,所述环氧乳化沥青粘结层由A组分、B组分、丁苯橡胶、快裂乳化剂与盐酸组成,其中A组分由A-90#道路石油沥青、长链脂肪族酸酐类固化剂与助剂组成,B组分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

优选的,所述聚合物同步碎石结构层由SBS改性沥青与碎石组成,其中SBS改性沥青的洒布量为0.7~0.8kg/㎡,碎石选用5~8mm的单粒径玄武岩集料。

优选的,所述早强微表处结构层由粗集料、细集料与稀浆混合料组成,其中粗集料选用0.15mm的筛孔,通过率为10%~12%,细集料选用4.75mm的筛孔,通过率为78%~82%,同时细集料的砂当量不小于70%,稀浆混合料由道路石油沥青,妥尔油咪唑啉类乳化剂,活性烷基胺衍生物类乳化剂,助剂与聚合物改性剂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路面结构层综合了环氧乳化沥青粘结层、聚合物同步碎石结构层、早强微表处结构层优点,其中专用环氧乳化沥青作为混凝土路面和碎石封层之间的粘层胶结料,可以使得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和碎石封层结构层、早强微表处结构层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解决了现有白改黑结构层层间推移的问题;聚合物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作为应力吸收层,可以有效抑制反射裂缝;本实用新型使得原水泥混凝土路和微表处结构层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既提高了路面的行车舒适性、抗滑性、水损害性,又改善路面外观反射裂缝,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且经济、环保、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2-环氧乳化沥青粘结层;3-聚合物同步碎石结构层;4-早强微表处结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白改黑路面结构,包括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1、环氧乳化沥青粘结层2、聚合物同步碎石结构层3早强微表处结构层4,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1表面经精铣刨拉毛处理,环氧乳化沥青粘结层2铺设于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1表面,聚合物同步碎石结构层3铺设于环氧乳化沥青粘结层2表面,早强微表处结构层4铺设于聚合物同步碎石结构层3表面。

具体使用方式:将铣刨后的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1表面用高压吹风机或强力清扫车吹扫,清除路面浮灰和杂物,清理松动的集料,确保铣刨拉毛的裸露面洁净、干燥;精铣刨拉毛结束后,对胀缩缝内杂物予以彻底清除,缝隙宽度小于15mm时,用锯缝机将缝隙扩宽至15mm,强力风机吹扫干净后,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予以填充,填缝应饱满密实,并与路面基本齐平,施工后裂缝处不渗水;随后将环氧乳化沥青粘结层2铺设于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1表面,将聚合物同步碎石结构层3铺设于环氧乳化沥青粘结层2表面,有效防止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1裂缝的反射、提高整个结构层的抗滑性,有效阻止了水的下渗;最后将早强微表处结构层4铺设于聚合物同步碎石结构层3表面,使得整个路面结构具有优良的抗滑性能和良好的平整度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阻止地面水对基层的渗透,从而更好的保护路面结构;常温施工,降低能耗,不释放有害气体,真正实现节能减排。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