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墙面清理及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5917发布日期:2019-07-10 09:04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墙面清理及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墙面清理及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隧道墙壁由于汽车尾气等原因容易堆积灰尘,而隧道墙壁因为洞内亮度原因,基本均为浅色,因此堆积灰尘后使隧道内光线变暗,影响隧道美观的同时危害驾驶安全。而清洗隧道墙壁时,清洗水会大量进入电缆沟,危害隧道内电力安全,这使得目前运营隧道墙壁积尘较多,确难以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墙面清理及排水装置,其具有能够实现隧道墙面的清洗、清洗后的水不会流入电缆沟、保证隧道电力安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墙面清理及排水装置,包括喷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所述喷水系统安装于载水台车一侧,其包括与所述载水台车倾斜安装的喷水臂,所述喷水臂一侧具有多个喷水头;所述排水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集水沟和疏水沟,所述喷水臂末端连接一个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位于集水沟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喷水臂内部中空,喷水壁通过高压水管连接至载水台车内部水箱。

进一步的,所述疏水沟有多个,且间隔设定距离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疏水沟一端与集水沟连通,疏水沟另一端与路面边沟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板倾斜设置,且挡水板端部与隧道墙面间隔设定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喷水头与隧道墙面相对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喷水臂连接挡水板,由于挡水板的作用,避免了清理水流入电缆沟,保证了隧道电力安全;

(2)本实用新型在隧道内设置集水沟和疏水沟,喷水头将清洗水高压喷向隧道墙面,隧道墙面反射的浑水由于挡水板的作用进入集水沟,并通过疏水沟流入路面边沟,流出洞外,避免隧道内积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沟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载水台车、2-喷水臂、3-喷水头、4-挡水板、5-集水沟、6-疏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清洗隧道墙壁时,清洗水会进入电缆沟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隧道墙面清理及排水装置。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隧道墙面清理及排水装置,包括载水台车1、喷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所述喷水系统包括喷水臂2和喷水头3,排水系统包括集水沟5和疏水沟6。

其中,喷水臂2倾斜安装于载水台车1一侧,喷水臂2可与载水台车1转动连接,其转动角度可根据所清洗的隧道墙面弧度调节。

优选地,喷水臂2末端与载水台车1侧面伸出杆通过转轴相连,转轴由电机驱动。

所述喷水臂2对应于隧道墙面一侧安装多个间隔分布的喷水头3,所述喷水臂2内部中空,喷水臂2通过高压水管连接至载水台车1内部水箱。

所述喷水臂2末端连接一个挡水板4,所述挡水板4位于集水沟5上方。

所述挡水板4倾斜设置,且挡水板4端部与隧道墙面间隔设定距离;由于挡水板4的作用,避免了清理水流入电缆沟,保证了隧道电力安全。

所述喷水臂2的长度根据隧道具体高度选择。

所述集水沟5设置在电缆沟一侧,且集水沟5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疏水沟6有多个,且沿隧道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疏水沟6每间隔5~10m设置一个。

所述疏水沟6一端与集水沟5连通,疏水沟6另一端连接至路面边沟;且疏水沟6跨过电缆沟,集水沟5、路面边沟分设于电缆沟两侧。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为:

载水台车1通过喷水臂2、喷水头3将清洗水高压喷向隧道墙面,经隧道墙面反射的浑水被挡水板4遮挡后流入集水沟5,之后通过疏水沟6流入路面边沟,流出洞外。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