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抑尘侧倾式移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1246发布日期:2019-04-02 23:5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铁路抑尘侧倾式移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运输防尘设备,具体是一种铁路抑尘侧倾式移动车。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铁路煤炭运输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敞篷车厢运输,但由于列车运输过程中受气流与风力的影响,使表面的煤粉四处飞扬,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损失与环境污染。目前移动式喷洒装置的控制方式较为落后,从进入喷洒状态后,一直到列车行驶通过,喷洒装置一直处于喷洒状态,使部分抑尘剂喷洒在车厢间的车钩与地面上,使铁轨存有积液,在炎热的天气下,会出现异味,污染环境,在寒冷的天气下,会造成结冰现象,危害行车安全。

现有的移动式喷洒装置在喷洒完成后,输送管路中会存有大量的积液,这些积液会从喷洒口流到地面上,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行车安全。现有的移动式喷洒装置功能单一,不能及时反映和控制喷洒量,导致多喷或少喷,多喷属于浪费,少喷则不能达到国家要求的喷洒量,无法实现良好的抑尘效果。现有的移动式喷洒装置为旋臂式的喷洒形式,喷洒作业时属于侵线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现有的移动式喷洒装置没有车号识别装置,无法识别所过火车车型、车号、车速等数据,现今国家下发抑尘设备相关文件要求需有此功能。现有的移动式喷洒装置没有内循环搅拌和自吸抑尘液体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路抑尘侧倾式移动车,使抑尘剂不会喷洒在车厢间的车钩和地面上,保护环境,保证行车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铁路抑尘侧倾式移动车,包括货车,置于货车底盘上的储液罐,底盘的后端设有平台,车号识别装置,平台上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上安装升降筒,升降筒的上端设有水平伸缩筒;水平伸缩筒的前端设有折合筒,折合筒前端的上部与回水箱后端的上部铰接,水平伸缩筒的前端的下部通过折合油缸与回水箱后端的下部连接;回水箱的外端设有喷洒筒;喷洒筒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喷管、内喷洒筒和外喷洒筒,喷管设有喷嘴,内、外喷洒筒设有与喷嘴相对应的内、外喷口;内喷洒筒的外端通过传动轴与外喷洒筒连接,内喷洒筒和外喷洒筒底部之间设有支撑轮,传动轴的外端与遮挡机构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抑尘剂不会喷洒在车厢间的车钩和地面上,当车厢间的车钩移动到喷洒位置时,遮挡机构使内喷洒筒旋转180°,内喷洒筒将喷嘴挡住,抑尘剂无法喷出,保护环境,保证行车安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是:

遮挡机构包括传动齿轮、齿条、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传动齿轮安装在传动轴的外端,传动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的一端与第一电磁铁的铁芯铰接,第一电磁铁安装在第一支架上;齿条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磁铁的铁芯铰接;第二电磁铁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别与外喷洒筒的外法兰固接,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对称设置,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分别通过线路与微电脑连接,微电脑通过线路与光电开关连接。

旋转机构包括回转支承和驱动马达,回转支承的内圈与平台固接,回转支承的外圈的上部与升降筒固接,回转支承的外圈与驱动马达的驱动齿轮啮合,驱动马达安装在平台上,驱动马达与液压系统连接。

升降筒包括外升降筒、内升降筒和升降油缸,外升降筒和内升降筒的截面为矩形,内升降筒置于外升降筒的内部,外升降筒和内升降筒之间设有轨道,升降油缸的下端与外升降筒的底部连接,升降油缸的上端与内升降筒的上部连接。

水平伸缩筒包括内水平伸缩筒、外水平伸缩筒和水平伸缩油缸,内水平伸缩筒和外水平伸缩筒的截面为矩形,内水平伸缩筒置于外水平伸缩筒的内部,外水平伸缩筒与升降筒的内升降筒的上端固接;水平伸缩油缸的一端与外水平伸缩筒的外端连接,水平伸缩油缸的另一端与内水平伸缩筒的内端连接。

回水箱为两个,分别是第一回水箱和第二回水箱,第一回水箱和第二回水箱并列设置;喷洒筒为两个,分别是第一喷洒筒和第二喷洒筒,第一喷洒筒和第二喷洒筒并列设置。

折合筒的截面为矩形,折合筒的内端的下部并列固接设有第一耳座和第二耳座,折合筒的外端的上部分别通过第一合页、第二合页与第一回水箱、第二回水箱内端的上部连接;第一回水箱内端的下部固接有第三耳座,第二回水箱内端的下部固接有第四耳座,第一耳座与第一折合油缸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第一折合油缸的另一端与第三耳座通过销轴铰接,第二耳座与第二折合油缸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第二油缸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四耳座铰接。

回水箱的底部与回液管路的一端连通,回液管路的另一端与储液罐上部的回液孔连通。

车号识别装置包括车号识别主机、太阳能发电板、磁钢、天线和信号传输线,磁钢和天线安装在铁轨内部,火车行驶时的信息通过磁钢和天线传送到车号识别主机上,车号识别主机再通过无线传输到微电脑上。

喷洒筒的进液管与自吸管的一端连通,自吸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阀门,第二阀门与自吸接头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抑尘剂喷洒工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常态下喷洒筒与遮挡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遮挡状态下喷洒筒与遮挡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平伸缩筒与折合筒示意图;

图中:货车1;储液罐1-1;平台1-2;旋转机构2;回转支承2-1;升降筒3;外升降筒3-1;升降油缸4;液压油管5;水平伸缩筒6;外水平伸缩筒6-1;内水平伸缩筒6-2;水平伸缩油缸7;折合筒8;第一折合油缸9;第一回水箱10;第一合页11;万向旋转接头12;第三喷洒管13;回液管路14;流量计15;第五阀门16;常闭电磁阀17;第一喷洒筒18;外喷洒筒18-1;内喷洒筒18-2;喷嘴18-3;内喷口18-4;传动轴18-5;遮挡机构18-6;第一支架18-7;第一电磁铁18-8;齿条18-9;传动齿轮18-10;第二电磁铁18-11;第二支架18-12;遮挡罩18-13;喷管18-14;外喷口18-15;支撑轮18-16;外法兰18-17;外端板18-18;喷洒泵19;自吸接头20;微电脑21;光电开关22;车号识别装置23;第四阀门24;滑道25;第一阀门26;第二阀门27;第三阀门28;第三支架29;进液管30;自吸管31;第一喷洒管32;三通管路33;第二喷洒管34;外水平伸缩油缸耳座35;内水平伸缩油缸耳座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一种铁路抑尘侧倾式移动车,由货车1、储液罐1-1、旋转机构2、升降筒3、升降油缸4、液压油管5、伸缩筒6、伸缩油缸7、折合筒8、第一折合油缸9、第一回水箱10、第一合页11、万向旋转接头12、喷洒管道13、回液管道14、流量计15、第四阀门16、常闭电磁阀17、喷洒筒18、遮挡机构18-6、喷洒泵19、自吸接头20、微电脑21、光电开关22、车号识别装置23、第四阀门24、滑道25、第一阀门26、第二阀门27、第三阀门28、第三支架29、进液管30、自吸管31、第一喷洒管32、三通管路33和第二喷洒管34构成。

货车1的底盘上安装储液罐1-1,货车1的底盘的外端安装平台1-2,平台1-2是焊接构件。平台1-2上安装旋转机构2,旋转机构2由回转支承2-1和驱动马达构成,回转支承2-1的内圈与平台1-2通过螺栓连接,回转支承2-1的外圈与驱动马达(图中未画出)的驱动齿轮啮合,驱动马达安装在平台1-2上,驱动马达与液压系统连接。本实施例可360度旋转,因喷洒管道等限制,本设备能够270度旋转。

升降筒3包括外升降筒3-1、内升降筒3-2和升降油缸4,外升降筒3-1和内升降筒3-2的截面为方形,内升降筒3-2置于外升降筒3-1的内部,外升降筒3-1的下端焊接有法兰,法兰与回转支承2-1的外圈通过螺栓连接。外升降筒3-1和内升降筒3-2之间设有轨道,升降油缸4的缸体的下端与外升降筒3-1底部耳座铰接,升降油缸4的活塞杆的上端与内升降筒3-2上部的耳座铰接,升降油缸4通过液压管路与液压站连通。

升降筒3用来提升喷洒筒的高度,因火车高度不同,导致喷洒角度不一样,调节喷洒筒高度来达到最好的喷洒效果。通过微电脑21给命令,升降油缸4工作,将内升降筒3-2向上提升从而达到提升的功能,外升降筒3-1和内升降筒3-2间有滑道,使其更好的配合工作。

水平伸缩筒6安装在内升降筒3-2的顶端,水平伸缩筒由外水平伸缩筒6-1、内水平伸缩筒6-2和水平伸缩油缸7构成。内水平伸缩筒6-2和外水平伸缩筒6-1的截面为方形,内水平伸缩筒6-2置于外水平伸缩筒6-1的内部,水平伸缩油缸7的缸体一端与外水平伸缩筒6-1的外端铰接,外水平伸缩筒6-1的外端焊接外水平伸缩油缸耳座35,水平伸缩油缸7与外油缸耳座通35(图5所示)过销轴铰接,水平伸缩油缸7的活塞杆一端与内水平伸缩筒6-2的外端铰接,内水平伸缩筒6-2的内端焊接内水平伸缩油缸耳座36,水平伸缩油缸7的活塞杆一端与内水平伸缩油缸耳座36通过销轴铰接。水平伸缩油缸7通过液压管路5与液压站连通。外水平伸缩筒6-1和内水平伸缩筒6-2之间安装滑道25,滑道25能够让喷洒管道随滑道前后移动。

伸缩筒6用来调节喷洒筒与火车之间的距离大小,因距离不同,导致喷洒角度不一样,调节喷洒筒与火车距离来达到最好的喷洒效果。通过微电脑21给命令,水平伸缩油缸7工作,将内伸缩筒6-2向外支撑,从而达到伸缩的功能,外水平伸缩筒6-1和内水平伸缩筒6-2间有滑道,使其更好的配合工作。

内水平伸缩筒6-2的外端安装有折合筒8,折合筒8的截面为方形,折合筒8的内端的下部并列焊接接设有第一耳座和第二耳座(图中未画出),折合筒8外端并列安装第一回水箱10和第二回水箱。折合筒8的外端的上部通过第一合页11与第一回水箱10内端的上部连接,折合筒8的外端的上部通过第二合页与第二回水箱内端的上部连接。第一回水箱10内端的下部焊接有第三耳座,第二回水箱内端的下部焊接有第四耳座,第一耳座与第一折合油缸9的缸体一端通过销轴铰接,第一折合油缸9的活塞杆一端与第三耳座通过销轴铰接,第二耳座与第二折合油缸的缸体一端通过销轴铰接,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一端通过销轴与第四耳座铰接。

折合筒8用来调节喷洒筒的倾斜角度,调节喷洒筒的喷洒角度来达到最好的喷洒效果。通过微电脑21给命令,第一折合油缸9和第二折合油缸工作,将第一回水箱10和第二回水箱向外支撑,通过第一合页11来达到折合动作,从而达到折合功能。

第一回水箱10和第二回水箱的底部分别与回液管路14的一端连通,回液管路14的另一端与储液罐1-1上部的回液孔连通,通过重力势能,使处于高的喷洒筒内液体流向低处的储液罐1-1。

第一回水箱10的外端安装有第一喷洒筒18,第二回水箱10的外端安装有第二喷洒筒(图中未画出)。第一喷洒筒18由内向外依次由喷管18-14、内喷洒筒18-2和外喷洒筒18-1构成。喷管18-14的内端固定在外喷洒筒18-1的内端板上,喷管18-14的进口通过喷管连接管与第三喷洒管13连通。喷管18-14安装有五个喷嘴18-3,五个喷嘴18-3位于同一直线上。外喷洒筒18-1、内喷洒筒18-2加工有与喷嘴18-3相对应的内喷口18-4、外喷口18-15,内喷口18-4和外喷口18-15为圆形或方形。外喷洒筒18-1和内喷洒筒18-2底部之间安装有3个支撑轮18-16,支撑轮18-16的支承架焊接在内喷洒筒18-2的外圆周面上,3个支撑轮18-16均匀布置,支撑轮18-16与外喷洒筒18-1的内圆周面配合。内喷洒筒18-2的外端通过螺栓与传动轴法兰连接,传动轴18-5的内端与传动轴法兰焊接,传动轴18-5与安装在外喷洒筒18-1的外端板的轴承配合。

传动轴18-5的外端与遮挡机构18-6连接,遮挡机构18-6由齿条18-9、传动齿轮18-10、第一电磁铁18-8和第二电磁铁18-11构成,传动齿轮18-10安装在传动轴18-5的外端,传动齿轮18-10与传动轴18-5通过键连接,传动齿轮18-10与齿条18-9啮合,齿条18-9的外侧安装有挡块,挡块安装在外喷洒筒18-1的外端板18-18上。外喷洒筒18-1的外端焊接外法兰18-17,外端板18-18通过螺栓与外法兰18-17连接。齿条18-9的一端与第一电磁铁18-8的铁芯铰接,齿条18-9的另一端与第二电磁铁18-11的铁芯铰接,第一电磁铁安18-8装在第一支架18-7上,第二电磁铁18-11安装在第二支架18-12上,第一支架18-7和第二支架18-12分别与外法兰18-17焊接,第一电磁铁18-8和第二电磁铁18-11对称设置。第一喷洒筒18和第二喷洒筒的结构相同。遮挡机构18-6安装遮挡罩18-13。第一电磁铁18-8和第二电磁铁18-11分别通过线路与微电脑21连接,,微电脑21通过线路与光电开关22连接,光电开关22安装在第三支架29上,第三支架29焊接在平台1-2的外端。

通过光电开关22给信号,来判断是否遮挡,光电开关22照到车厢时,处于喷洒状态,内喷洒筒18-2没有变化,当光电开关22照到车厢之间,因没有实体阻挡,光电开关22传输信号,微电脑21发出命令,遮挡机构18-6的第二电磁铁18-11得电动作,第一电磁铁18-8断电,第二电磁铁18-11吸合到极限位置,齿条18-9动作,带动传动齿轮18-10转动180度,传动齿轮18-10带动传动轴18-5和内喷洒筒18-2转动180度,内喷洒筒18-2将喷嘴18-3挡住,不能喷出,停止喷洒。当光电开关22在照到下一节车厢时,光电开关22给撒开信号,第二电磁铁18-11断电,第一电磁铁18-8得电动作,内喷洒筒18-2返回原位,液体继续喷出。火车行驶过去后,处于遮挡状态,管道内与喷洒筒内液体通过回液管路14流进储液罐1-1内。

车号识别装置23由车号识别主机、太阳能发电板、磁钢、天线和信号传输线构成,通过太阳能发电板发电并储存电量即可供足日常的工作电量,磁钢和天线安装在铁轨内部,火车行驶时的信息通过磁钢和天线传送到车号识别主机上,车号识别主机再通过无线传输到微电脑21上。

进液管30一端与储液罐1-1的底部连通,进液管30的另一端与喷洒泵19的进口连通,进液管30上安装有第一阀门26。自吸管31的一端与进液管30连通,自吸管3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阀门27,第二阀门27与自吸接头20连接。自吸管31位于喷洒泵19和第一阀门26之间。本实施例备有自吸管,其一端有接头与自吸接头20相连接,另一端放入液体抑尘剂内,打开第二阀门27,其余阀门关闭,启动喷洒泵完成抑尘技术的安全性自吸功能。现有的移动车都没有此功能,通过此功能能够把液态抑尘剂吸入储液罐1-1内,在加入配比的水,通过内循环搅拌功能直接完成抑尘液体的制作,现有的移动车都配有搅拌站,搅拌站内有固定的搅拌装置,通过搅拌装置制作抑尘液体后再向移动车储液罐内输送,此功能的实现可无需配备搅拌站。

喷洒泵19的出口与第一喷洒管32连接,第一喷洒管32上依次安装有流量计15和第四阀门24。第一喷洒管32的末端安装有三通管路33,三通管路33的一个出口依次安装有常闭电磁阀17和第五阀门16,第五阀门16与储液罐1-1的回水孔连通;三通管路33另的一个出口端与第二喷洒管34的一端连通,第二喷洒管34的另一端的与万向旋转接头12的一端连通,第二喷洒管34是软管,万向旋转接头12的另一端与第三喷洒管13的一端连通,第二喷洒管13的另一端与喷管连接管的一端连通,喷管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喷管18-14连通。因设备有升降、旋转、伸缩、折合等功能,喷洒管道会随之变化,此时,需要万向旋转接头12来调节。本实施例的喷洒管路上安装有变热带组件,防止抑尘剂在寒冷的天气情况下冻结。

喷洒作业时,将第四阀门24和第一阀门26打开,开启喷洒泵19,把抑尘剂从储液罐输送到喷洒筒中。液体经过流量计15到喷洒筒内,能够看出喷洒量的大小,且流量计的数据可传输到微电脑21上,能让操作人员直观的看到。

本实施例有内循环搅拌功能,打开第一阀门26和第三阀门28,关闭其余阀门,然后启动喷洒泵19即可完成内循环搅拌功能,亦可打开第五阀门16、第四阀门24、第三阀门28,关闭其余阀门,然后打开电磁阀17,再启动喷洒泵19也可完成内循环搅拌功能。通过内循环搅拌防止储液罐内液体与水的比例失调,抑尘液体浓度不够国家要求。

本实施例有旋转机构、升降、伸缩、折合功能,随火车与移动车位置调节喷洒远近、高度、角度等,从而达到最佳喷洒角度;全程喷洒不侵线,不碰触接触网,保证了其抑尘作业的安全性;路行驶和挂牌,且移动车与车上抑尘设备为一体,解决了以往车年审需拆设备的问题。微电脑21由西门子PLC控制系统、车号识别软件,可以在电脑上操作喷洒作业,也可以在操作遥控开关完成喷洒作业,同时能把喷洒数据和所喷洒的火车数据及时反馈到微电脑21上。本实施例为侧喷,以往的喷洒形式为旋臂,全程喷洒不侵线,不碰触接触网,保证了其抑尘作业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