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施工指示路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6611发布日期:2019-06-12 00:37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施工指示路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施工指示路牌。



背景技术:

道路施工指示路牌是道路施工领域比较常见的交通安全设备,在道路施工中,为了交通安全,通常会在施工车道的前方,放置指示牌,警示司机以及行人。

授权公告号为CN20560411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道路施工安全指示牌,包括指示牌主体、第一支脚、第二支脚、照明灯、反光罩、电池和控制装置,第一支脚固定安装在指示牌主体上,第二支脚活动安装在第一支脚上,照明灯安装在指示牌主体的边沿,所述反光罩固定安装在指示牌主体上。

采用上述方案,当道路施工时,将指示牌放置于施工位置警示司机或行人。但是当需要改变指示牌上指示文字或指示图标方向时,就需要更换新的指示牌,很不方便,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施工指示路牌,具有方便更换指示牌上的指示文字或指示图标方向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道路施工指示路牌,包括多个支脚、固定于所述支脚上端且透明设置的壳体,所述壳体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壳体内设有指示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脚以及壳体置放于施工位置,将指示牌插入壳体内,警示司机和行人。当需要根据施工需求替换指示牌时,将手指沿着壳体的开口处伸入壳体内,拉动指示牌向上运动,当指示牌脱离壳体后,将指示牌从壳体内取出。将需要更换的指示牌调整方向后,沿着开口处插入壳体内,即可完成指示牌的替换。无需使用新的道路施工指示路牌指示牌,即可更换指示牌的内容,达到了方便更换指示牌上的指示文字或指示图标方向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背侧设有调节槽、滑移嵌入所述调节槽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一端位于所述指示牌下端,所述调节杆另一端穿设过所述调节槽后位于所述壳体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指示牌时,向上推动调节杆,调节杆沿着调节槽向上滑动,此时调节杆推动指示牌向上运动,当指示牌上端高于壳体上端时,向上拉动指示牌,即可将指示牌取出。取指示牌的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壁设有与所述调节槽平行设置的限位槽,所述调节杆一端设有滑移嵌入所述限位槽内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杆沿着调节槽上下滑动时,限位块沿着限位槽滑动,限制调节杆的运动方向,同时将调节杆限制于壳体内,避免调节杆运动时脱离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杆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杆体、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手柄,所述手柄铰接于所述杆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更换完指示牌后,向下翻转手柄,使得手柄内壁抵触壳体外壁,将手柄收纳起来,避免手柄刮碰行人或施工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上端两侧壁设有滑槽、滑移嵌入所述滑槽内的密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指示牌时,向外拉动密封板一端,密封板沿着滑槽内壁滑动,直至密封板脱离滑槽后,将密封板从壳体上取下,即可将指示牌从壳体内取出。通过设置密封板,增加壳体的密封性,避免降雨天气时,雨水沿着壳体的开口处流入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板一端向上弯折设有折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折角,使得拉动密封板时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支脚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强筋,提高支脚间的承重能力,增加支脚之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脚上设有多个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配重块增加支脚自身的重量,降低整个道路施工指示路牌的重心,保持道路施工指示路牌的平衡,避免受到外力时发生倾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需要根据施工需求替换指示牌时,将手指沿着壳体的开口处伸入壳体内,拉动指示牌向上运动,将指示牌从壳体内取出。再将需要替换的指示牌插入壳体内,即可完成指示牌的替换。无需使用新的道路施工指示路牌,即可更换指示牌的内容,达到了方便更换指示牌上的指示文字或指示图标方向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调节槽、调节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限位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脚;11、配重块;12、加强筋;2、壳体;21、滑槽;22、密封板;23、折角;24、调节槽;25、限位槽;26、开口;3、指示牌;4、调节杆;41、杆体;42、手柄;4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道路施工指示路牌,如图1、图2所示,包括多个支脚1、固定于支脚1下端的多个配重块11、固定于多个支脚1之间的多个加强筋12,支脚1上端设有透明的壳体2,壳体2上端设有开口26,壳体2内设有指示牌3。

当道路施工时,将支脚1以及壳体2置放于施工位置前后,再将指示牌3插入壳体2内,警示司机和行人。通过设置加强筋12,提高支脚1间的承重能力,增加支脚1之间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配重块11增加支脚1自身的重量,降低支脚1的重心,保持道路施工指示路牌的平衡,避免受到外力时发生倾倒。

如图2所示,壳体2的上端两侧壁设有滑槽21、滑移嵌入滑槽21内的密封板22,密封板22一端向上弯折设有折角23。如图3所示,壳体2背侧设有调节槽24、滑移嵌入调节槽24内的调节杆4。调节杆4包括位于指示牌3下端的杆体41、位于壳体2外部且铰接于杆体41的手柄42,杆体41一端设有限位块43。如图4所示,壳体2内壁设有供限位块43滑移嵌入的限位槽25。

当需要根据施工需求替换指示内容时,向外拉动折角23,折角23带动密封板22沿着滑槽21内壁滑动,继续拉动折角23,当密封板22脱离滑槽21后,将密封板22从壳体2上取下。向上翻转手柄42,推动手柄42向上运动,手柄42带动杆体41沿着调节槽24向上运动,杆体41一端的限位块43沿着限位槽25向上滑动,此时杆体41推动指示牌3向上运动,当指示牌3上端高于壳体2上端时,向上拉动指示牌3,将指示牌3从壳体2内取出。

将需要更换的指示牌3调整好方向后,将指示牌3沿着开口26处插入壳体2内,向下推动手柄42,手柄42带动杆体41向下运动,此时指示牌3沿着壳体2内壁向下滑动。当手柄42运动至壳体2下端时,指示牌3完全嵌入壳体2内,向下翻转手柄42,使得手柄42内壁贴合壳体2外壁后,将密封板22插入滑槽21内,推动折角23带动密封板22沿着滑槽21滑动,直至密封板22完全嵌入滑槽21内,将壳体2密封,至此即可完成指示牌3的替换。

工作原理:当需要根据施工需求替换指示牌3时,将密封板22取下,向上推动调节杆4,调节杆4推动指示牌3向上运动,然后将指示牌3从壳体2内取出。再将需要替换的指示牌3插入壳体2内,即可完成指示牌3内容的更换。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