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热再生施工用沥青撒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1024发布日期:2019-06-22 00:4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就地热再生施工用沥青撒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涉及就地热再生设备,涉及沥青路面撒布设施,具体涉及就地热再生施工用沥青撒布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当前热再生施工的特点,加热机将原有地面加热后铣刨机对路面进行翻松铣刨,在这个过程中加入恢复原有路面混合料性能的外加剂,例如:沥青等,但是,现有散布装置如图1所示采用管道滴孔排出的方式实现撒布,添加如沥青等外加剂滴孔总是好堵,并且液体是滴落在固定点位的,对整体撒布不均匀,撒布面积小,不能满足热铣刨后的路面铣刨料饱和度的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撒布均匀,撒布面积大的可连续作业的就地热再生施工用沥青撒布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就地热再生施工用沥青撒布装置,它包括底座、马达、甩盘和储油筒;

底座安装在现有的铣刨机上,马达立式布置并安装在底座上,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储油筒上端面与底座连接,转轴伸入储油筒内,转轴与储油筒内壁密封旋转连接,储油筒下端面密封设置有甩盘,转轴与甩盘中部固接,甩盘上布置有多个出油孔,储油筒的侧壁上安装有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

较佳地,所述储油筒为阶梯式筒状结构,所述储油筒包括一体制成的上圆柱筒和下圆柱筒;上圆柱筒的内径小于下圆柱筒的内径,上圆柱筒的上端面与底座连接,上圆柱筒与下圆柱筒贯通,下圆柱筒的下端面设置有甩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改进后的本实用新型由甩盘甩出去的液体沥青呈面妆溅射,更加均匀,管路孔径不易堵。经过就地热再生道路的施工,撒布不同标号热沥青及改性沥青,并阶段性检测沥青混合料饱和度。发现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后液体沥青混合料的饱和度明显提升。在同等沥青撒布量,可提高沥青撒布面积比300%,可避免因沥青撒布不均匀,带来的混合料内沥青含量过高与不足的问题,节能减排可以少使用外掺沥青。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的撒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利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实现沥青撒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为现有的撒布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现有的铣刨机11,主撒布管道12,用于输送给主撒布管道的分支管道13,输油管道14,上述中主撒布管道12底部具有滴孔,在铣刨机11运行过程中,从固定在铣刨机11上的主撒布管道12滴孔流出的已经加热的液体沥青呈线性排布,而当铣刨机11静止不动时,从主撒布管道12滴孔流出的沥青呈柱状,这样一来,滴孔总是好堵,并且液体是滴落在固定点位的,对整体撒布不均匀,带来的混合料沥青含量过高与不足的问题,不能满足后续对沥青混合料的饱和度的要求。

参见图2-图3所示,针对上述撒布系统进行了改进,本实施方式的就地热再生施工用沥青撒布装置包括底座1、马达2、甩盘3和储油筒4;

底座1安装在现有的铣刨机上,马达2立式布置并安装在底座1上,马达2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5,储油筒4上端面与底座1连接,转轴5伸入储油筒4内,转轴5与储油筒4内壁密封旋转连接,储油筒4下端面密封设置有甩盘3,转轴5与甩盘3中部固接,甩盘3上布置有多个出油孔,储油筒4的侧壁上安装有进油管道4-1和回油管道4-2。

上述工作如图3所示,将马达2通过底座1固定在现有的铣刨机11上,改变输油管路,通过液压系统将已经加热的液体沥青经进油管道4-1输入储油筒4内流入甩盘3上,在马达2的作用下,转轴5带动甩盘3旋转,液体沥青从甩盘3上的出油孔呈放射性面妆溅射出去到路面15上,撒布面积大,撒布更均匀,在马达2的驱动下,甩盘3旋转,甩盘3上出油孔不易堵塞,可选用减速比为20的马达2,马达可选用的型号为WG051002010。利用本实用新型,无论铣刨机11是否运动,均能保证撒布面积大,撒布更均匀,保证混合料内沥青含量均匀稳定可靠。

本实施方式为了铣刨机添加沥青能够准确、均匀的分布到热铣刨后的路面铣刨料,将原有的撒布系统进行改造,具体改造方法:加入新的输油管路并与本实施方式的撒布装置的进油管道4-1连接,保证作业频率与原来吻合,电控也作了适应调整。

如图2所示,较佳地,所述储油筒4为阶梯式筒状结构,所述储油筒4包括一体制成的上圆柱筒4-3和下圆柱筒4-4;上圆柱筒4-3的内径小于下圆柱筒4-4的内径,上圆柱筒4-3的上端面与底座1连接,上圆柱筒4-3与下圆柱筒4-4贯通,下圆柱筒4-4的下端面设置有甩盘3。上小下大阶梯式结构的储油筒4,有利于液体沥青从甩盘3排出,多余的液体沥青从回油管道4-2排出再次回收利用。

较佳地,所述甩盘3为金属甩盘。如图2所示,所述马达2通过螺栓组件6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底座1为L形板。如图2所示,转轴5与甩盘3通过螺钉7固接。通过螺栓组件和螺钉连接,使用方便,便于组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案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案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