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稳定的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0941发布日期:2019-08-13 21:49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接稳定的透水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水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拼接稳定的透水砖。



背景技术:

目前,透水砖是一种能渗透雨水,防止路面积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的建筑材料,其可保护地下水、维护生态平衡、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促进地表水循环,其有利于及城市雨水管理与水污染防治,以及对建造海绵城市具有重要作用。

现有的透水砖上没有可稳定拼接的结构,易导致路面松动、不平,人们行走在松动的路面上,容易发生溺水飞溅或因路面不平而被绊倒,影响人们出行。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透水砖拼接不稳定,路面容易松动,影响人们出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拼接稳定的透水砖,其具有拼接稳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拼接稳定的透水砖,包括里层和表层,所述表层设置于所述里层上,所述表层与所述里层均呈矩形体布置,且所述表层与所述里层尺寸相同;所述表层底部与所述里层顶部交错布置;所述表层及所述里层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砖表层上未与里层交错的部位可搭接在另一块透水砖里层上未与表层交错的部位,进而除边缘处的透水砖外,每一块透水砖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均可由其他透水砖的交错结构固定,铺设的路面拼接稳定,不易发生松动。

进一步的,所述表层及所述里层长度均设置为240mm(main memory),宽度均设置为120mm,厚度均设置为30mm,所述表层及所述里层的交错面长度设置为220mm,宽度设置为10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表层与里层上的搭接处尺寸远小于表层及里层的尺寸,以免搭接处尺寸过大,造成安装不便。

进一步的,所述表层由光触媒材料制成,所述里层由水泥和钢渣混合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触媒材料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产生出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具有很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和二氧化碳,可实现透水砖的自洁功能,钢渣可加强里层的强度,水泥的渗水性使里层具有渗水的效果,使得在雨后,雨水不会再路面沉积。

进一步的,表层底部裸露在空气中的部分设置有凸条,所述里层顶部裸露在空气中的部分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条呈相适配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条与凹槽相互适配后,使边缘处的透水砖固定于其他透水砖上,同时也可增强每个透水砖拼接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表层顶部设置有微小凹凸的粗糙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表面粗糙处理可防止路面反光,影响行人视野,同时凹凸的表面可吸收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具有环保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表层顶部设置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至少设置两处,分别呈纵向、横向布置在所述表层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横分布的防滑槽可对任意方向行走的行人都能起到防滑的效果,提高行人在行走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槽上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设置于纵向及横向布置的所述防滑槽交接处,所述排水孔贯通所述表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槽不仅具有防滑的作用,还具有排水的效果,排水孔可将防滑槽内的水引导至里层上,再由里层将水渗透与地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里层底部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沿平行于所述里层长度方向布置,且所述排水槽设置于所述里层底部中位线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地层来不及吸收雨水时,排水槽可引导雨水至其他位置,使雨水及时排放,以免造成雨水沉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每一块透水砖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均可由其他透水砖的交错结构固定,铺设的路面拼接稳定,不易发生松动;2.具有自洁、环保的效果;3.有利于雨水排放,防止雨水沉积,给行人带来出行不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里层;11、凹槽;12、排水槽;2、表层;21、凸条;22、防滑槽;23、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拼接稳定的透水砖,包括里层1和表层2,所述表层2设置于所述里层1上,所述表层2与所述里层1均呈矩形体布置,且所述表层2与所述里层1尺寸相同;所述表层2底部与所述里层1顶部交错布置;所述表层2及所述里层1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

透水砖表层2上未与里层1交错的部位可搭接在另一块透水砖里层1上未与表层2交错的部位,进而除边缘处的透水砖外,每一块透水砖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均可由其他透水砖的交错结构固定,铺设的路面拼接稳定,不易发生松动。

所述表层2及所述里层1长度均设置为240mm(main memory),宽度均设置为120mm,厚度均设置为30mm,所述表层2及所述里层1的交错面长度设置为220mm,宽度设置为100mm,表层2与里层1上的搭接处尺寸远小于表层2及里层1的尺寸,以免搭接处尺寸过大,造成安装不便。

所述表层2由光触媒材料制成,光触媒材料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产生出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具有很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和二氧化碳,可实现透水砖的自洁功能,所述里层1由水泥和钢渣混合制成,钢渣可加强里层1的强度,水泥的渗水性使里层1具有渗水的效果,使得在雨后,雨水不会再路面沉积。

所述表层2顶部设置有微小凹凸的粗糙处理,其可防止路面反光,影响行人视野,同时凹凸的表面可吸收车辆行驶产生的噪声,具有环保的效果,所述表层2顶部设置有防滑槽22,所述防滑槽22设置两处,分别呈纵向、横向布置在所述表层2顶部,纵、横分布的防滑槽22可对任意方向行走的行人都能起到防滑的效果,提高行人在行走过程中的安全性。

所述防滑槽22上设置有排水孔23,所述排水孔23设置于纵向及横向布置的所述防滑槽22交接处,所述排水孔23贯通所述表层2,防滑槽22不仅具有防滑的作用,还具有排水的效果,排水孔23可将防滑槽22内的水引导至里层1上,再由里层1将水渗透与地层上。

所述里层1底部设置有排水槽12,所述排水槽12沿平行于所述里层1长度方向布置,也可沿垂直于里层1长度方向布置,且所述排水槽12设置于所述里层1底部中位线处,当地层来不及吸收雨水时,排水槽12可引导雨水至其他位置,使雨水及时排放,以免造成雨水沉积。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一块透水砖的里层1与其他透水砖的表层2搭接,该透水砖的表层2搭接与其他透水砖里层1上,进而该透水砖可固定于其前、后、左、右的四处透水砖之间,各个透水砖拼接后结构稳定,不会发生松动,同时还具有自洁、环保的效果,提高行人行走时的安全性,透水砖的渗水及排水效果良好,防止雨水沉积,为建造海绵城市提供有利条件。

实施例二:

一种拼接稳定的透水砖,参照图3,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表层2底部裸露在空气中的部分设置有凸条21,所述里层1顶部裸露在空气中的部分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与所述凸条21呈相适配结构,二者装配后使边缘处的透水砖固定于其他透水砖上,同时也可增强每个透水砖拼接后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次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