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5070发布日期:2019-09-12 08:50阅读:1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水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建设道路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水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透水路面也称为多孔路面,包括透水混凝土路面和OGFC(开级配抗滑磨耗层)沥青路面等,在粗集料骨架内部有大量的贯通性孔隙。透水性路面的高孔隙结构能让雨水有效渗入地下,减少城市地表径流。

然而,现在的城市建设当中,主要还是依靠埋于地下的管道将雨水输送。一旦降雨量过大,则会造成下水管道满载,且更多的雨水仍然会将路面覆盖,使得驾驶员不易观察路面情况,影响车辆的行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水路基结构,具有使得雨水通过管道输送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基层土下渗至地下,以减少雨水覆盖路面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透水路基结构,包括透水路面层,所述透水路面层的下方依次设置有找平层、过滤层与土基层,所述过滤层内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顶部开设有供水流入的通孔,所述透水路面层为透水沥青混凝土层,所述过滤层与土基层之间设置有减震缓冲层,所述减震缓冲层包括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所述第一减震板与第二减震板之间设置橡胶层。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透水混凝土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不仅承载力高,且具有高透水性,使得雨水落至路面上后,雨水能够通过透水沥青混凝土层流经找平层、过滤层流入排水管内,此时流入排水管内的雨水将会顺着排水管流至需要的地方,而未流入排水管内的雨水将会渗入土基层内,以补充城市地下水,这样提高了道路的透水、排水功能,使得雨水不易覆盖路面,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更易看清路面情况,更加安全;且减少了路面被浸泡在水中的时间长度,增加了路面的耐久度;减震缓冲层的设置用于在车辆经过时进行减震缓冲,以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橡胶层内设置有使得所述第一减震板与第二减震板之间始终具有彼此分离的趋势的弹簧。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随着车辆的经过,橡胶层将会受到挤压产生形变,但是橡胶经过长时间的挤压可能会变形或回弹速度减缓,影响减震缓冲效果,弹簧的设置增加了第一减震板与第二减震板之间的弹性,使得在车辆经过时,第一减震板下压后即可迅速复位,这样弹簧与橡胶彼此配合,增加了该减震缓冲层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减震缓冲效果。

进一步,所述第一减震板与第二减震板的横截面均呈波浪形,且第一减震板的凸起处及凹陷处与第二减震板的凸起处及凹陷处彼此对应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的横截面均呈波浪形,使得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自身带有一定弹性,一方面提高了该减震缓冲层的减震缓冲效果,另一方面使得该第一减震板和第二减震板自身在车辆经过时不易损坏。

进一步,所述排水管外设置有保温层。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保温层的设置用于对排水管进行保温,避免排水管在天气较冷的时候,如冬天,因为气温较低导致排水管冻裂。

进一步,所述排水管外包裹有过滤网。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的设置一方面用于对流入排水管内的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另一方面用于阻止通孔被堵塞。

进一步,所述过滤层内位于排水管的上方设有导流层。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路面上的水通过透水路面层流经找平层和过滤层后,将会通过导流层流入至排水管内,导流层的设置使得雨水能够更好的流入排水管内。

进一步,所述导流层包括设置在过滤层内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有不少于一块,所述导流板与相邻导流板之间拼接呈三角形,每个所述导流板朝向排水管的一侧上均对应通孔开设有供水流至通孔的缺口。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路面上的水通过透水路面层流经找平层和过滤层后,将会沿着导流板进行流动,最后经过缺口流入至排水管内,导流板的设置使得雨水能够更好的流入排水管内,更便于排水;且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导流板与相邻导流板之间拼接成三角形能够提高该透水路基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所述排水管上位于通孔的周围开设有凹槽,所述导流板上位于缺口的周围对应凹槽设置有插块,所述插块插接在凹槽内,所述通孔与缺口对齐。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将插块插入凹槽内,即可使得缺口与通孔对齐,这样更便于雨水沿导流板流入至排水管内,且这样更便于施工,使得导流板与排水管之间不易错位,导致缺口与通孔错位,影响排水。

进一步,所述第二减震板与土基层之间铺设有土工布。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土工布的设置使得路面不易塌陷,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提高了道路的透水、排水功能,使得雨水不易覆盖路面,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更易看清路面情况,更加安全;

2.减少了路面被浸泡在水中的时间长度,增加了路面的耐久度;

3.在车辆经过时减震缓冲层进行减震缓冲,以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4.路面上的水通过透水路面层流经找平层和过滤层后,将会沿着导流板进行流动,最后经过缺口流入至排水管内,这样使得雨水能够更好的流入排水管内,更便于排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中,1、透水路面层;2、找平层;3、过滤层;31、排水管;311、通孔;312、凹槽;32、导流层;321、导流板;322、插块;4、减震缓冲层;41、第一减震板;42、第二减震板;43、橡胶层;44、弹簧;5、土工布;6、土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透水路基结构,包括透水路面层1,透水路面层1的下方依次设置有找平层2、过滤层3与土基层6,透水路面层1为透水沥青混凝土层,透水混凝土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不仅承载力高,且具有高透水性,在该实施例中,找平层2均由砂石铺设而成,过滤层3有细砂铺设而成,土基层6由土壤结构致密的客土铺设而成。

参照图1,过滤层3内设置有排水管31,在本实施例中,排水管31的端部位于江流湖泊的水面上方或引至水厂,排水管31的顶部开设有供水流入的通孔311,且排水管31外设置有保温层,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层由玻璃棉制成,以避免排水管31在天气较冷的时候,如冬天,因为气温较低导致排水管31冻裂;排水管31外还包裹有过滤网,包裹过滤网的目的为一方面用于对流入排水管31内的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另一方面用于阻止通孔311被堵塞。

参照图1,过滤层3内位于排水管31的上方设有导流层32,导流层32包括设置在过滤层3内的导流板321,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板321为钢板,其中,导流板321设置有不少于一块且导流板321与相邻导流板321之间拼接呈三角形,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导流板321与相邻导流板321之间拼接成三角形能够提高该透水路基的整体强度,排水管31上位于通孔311的周围开设有凹槽312,每个导流板321朝向排水管31的一侧上均对应通孔311开设有供水流至通孔311的缺口,导流板321上位于缺口的周围对应凹槽312设置有插块322,当插块322插接在凹槽312内时,通孔311将与缺口对齐,这样更便于雨水沿导流板321流入至排水管31内,且这样在施工时,更便于将缺口与通孔311对齐,使得导流板321与排水管31之间不易错位,导致缺口与通孔311错位,影响排水;导流板321与相邻导流板321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这样在水量较大时雨水不仅能够更方便的流入排水管31内,且多余的水能够渗入土基层6内,以补充城市地下水,使得能够及时的将水排出。

参照图1,过滤层3与土基层6之间设置有减震缓冲层4,减震缓冲层4包括横截面呈波浪形的第一减震板41和第二减震板42,其中,第一减震板41的凸起处及凹陷处与第二减震板42的凸起处及凹陷处彼此的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减震板41与第二减震板42均由聚甲醛制成,因为聚甲醛不具有很高的硬度和刚性,使得在车辆经过时不易损坏且能够很好的进行减震缓冲;第一减震板41与第二减震板42之间设置橡胶层43,橡胶层43内设置有使得第一减震板41与第二减震板42之间始终具有彼此分离的趋势的弹簧44,弹簧44的一端与第一减震板4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减震板42连接且呈竖直设置,橡胶经过长时间的挤压可能会变形或回弹速度减缓,影响减震缓冲效果,所以早橡胶层43内设置弹簧44,以增加了第一减震板41与第二减震板42之间的弹性,使得第一减震板41下压后能够更好的复位,提高减震缓冲层4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第二减震板42与土基层6之间铺设有土工布5,用于使得路面不易塌陷,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雨水落至路面上后,雨水能够通过透水沥青混凝土层流经找平层2、过滤层3后,将会沿着导流板321进行流动,最后经过缺口流入至排水管31内,流入排水管31内的雨水将会顺着排水管31流至江流湖泊内或流至水厂中进行处理后进行再利用,而未流入排水管31内的雨水将会通过导流板321之间的缝隙渗入土基层6内,以补充城市地下水,这样提高了道路的透水、排水功能,使得雨水不易覆盖路面,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更易看清路面情况,更加安全,且减少了路面被浸泡在水中的时间长度,增加了路面的耐久度。

在车辆经过时,橡胶层43和弹簧44将会受到挤压产生形变,随着车辆的经过,第一减震板41下压后即可迅速复位,这样弹簧44与橡胶彼此配合,以起到减震和缓冲的作用,以提高车辆在经过时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