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支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7984发布日期:2019-05-17 21:50阅读:986来源:国知局
箱梁支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特别涉及箱梁支模。



背景技术:

箱梁为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内部为空心状,上部两侧有翼缘,类似箱子,因而得名。分单箱、多箱。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在独立场地预制的箱梁结合架桥机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架设,可加速工程进度、节约工期;现浇箱梁多用于大型连续桥梁。常见的以材料分,主要有两种,一是预应力钢筋砼箱梁,一是钢箱梁。其中,预应力钢筋砼箱梁为现场施工,除了有纵向预应力外,有些还设置横向预应力;钢箱梁一般是在工厂中加工好后再运至现场安装,有全钢结构,也有部份加钢筋砼铺装层。

其中钢箱梁,又叫钢板箱形梁,是大跨径桥梁常用的结构形式。一般用在跨度较大的桥梁上。外型像一个箱子故叫做钢箱梁。

钢板箱形梁是工程中常采用的结构形式为研究横隔板间距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简支钢箱梁畸变的影响,通过设置不同数量横隔板的简支钢箱梁,比较其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畸变效应和刚性扭转效应,得到最大畸变效应随横隔板数量的变化曲线在箱梁腹板顶端施加集中荷载,按畸变、刚性扭转、对称弯曲和偏心荷载四种工况采用荷载分解的方法进行计算。

箱梁需要采用模具浇筑而成,目前的箱梁支模包括外模、芯模、端模,其中外模为整体结构,取出箱梁的容易造成边角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梁支模,便于箱梁的取出。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箱梁支模,包括底座、外模、芯模、端模,所述外模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底板、对称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底板与侧板形成放置芯模的容置空间,所述底座上固定有驱动侧板平移的液压缸,所述端模封闭外模两端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芯模位于容置空间内且两端从端模穿出,所述侧板外壁上固定有电磁铁板,所述芯模与侧板之间设置有杆组件,杆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侧板内壁、芯模外壁抵接的钢制套筒、伸入钢制套筒与钢制套筒螺纹连接的螺杆,螺杆远离钢制套筒的一端穿过芯模并连接一固定螺母。

当箱梁浇筑完毕可以取出时,拆下端模,将螺杆和固定螺母取下,使得芯模和箱梁分离,之后通过大型吊车将芯模取出,然后液压缸驱动侧板外移使得侧板与箱梁分离,此时可以采用大型吊车将箱梁吊至养护室进行养护。由于侧板在混凝土灌注好后会受到向外的推力,因此本方案采用电磁铁与钢制套筒的磁力作用避免侧板外移,液压缸根据需要是否保压,如磁力作用足够,则液压缸无需保压,即液压缸不受侧板推力。钢制套筒可以承受拉力或压力,钢制套筒留在箱梁内部增强箱梁强度,过去拿钢制套筒仅仅与螺杆连接的部分为空心,其余为实心。

进一步的,所述钢制套筒靠近侧板内壁的一端焊接有钢网,所述钢网与侧板内壁间隔设置,所述钢网与侧板内壁所在平面平行。

钢网一方面增加与电磁铁板的磁力,另一方面在浇筑完毕后留在箱梁内,增强箱梁强度,钢网与侧板内壁间隔,避免钢网外露而容易发生锈蚀。

进一步的,所述芯模内设置一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水平杆和竖直杆焊接在一起形成的支撑网,支撑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相邻的支撑网通过连杆焊接在一起,连杆与支撑网垂直。

支撑组件的设置用于提升芯模的抗压能力,使得芯模在混凝土压力下不易发生形变,支撑网一般与芯模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螺母与螺杆之间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靠近固定螺母的端面与固定螺母贴合。

由于芯模侧边是倾斜的,因此如不设置垫块,固定螺母与芯模的接触为点接触或线接触,垫块一般为弹性的,一方面可以提升预紧力,另一方面与固定螺母接触为面接触,不易发生受力集中而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外壁固定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水平设置,所述电磁铁板底部与定位板抵接。

定位板的设置方便电磁铁板的安装,用于安装电磁铁板快速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水平延伸一端距离后竖直向下延伸形成与侧板间隔设置的连接板,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一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穿过连接板并连接两个紧固螺母,紧固螺母抵接连接板的内外两侧。

如此通过紧固螺母与驱动杆连接的方式实现与连接板的连接,如此方便安装,其中驱动杆至少一部分具有外螺纹与紧固螺母实现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穿过连接板、电磁铁板与侧板固定,所述加强杆设置上下两排。

加强杆用于增强侧板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侧板与连接板之间的空间不易发生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芯模的四个内角处固定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芯模内壁形成填充腔。

弧形板的设置一方面增强芯模四个内角处的连接强度,不易发生应力集中而破坏,另一方面由于形成一填充腔,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灌入混凝土进行补强作业。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放取出箱梁,且支模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芯模的剖视示意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外模;21、底板;22、侧板;23、导向板;24、连接板;3、芯模;31、弧形板;32、填充腔;4、端模;41、开口;5、液压缸;51、驱动杆;52、紧固螺母;61、定位板;62、加强杆;7、电磁铁板;81、钢制套筒;82、螺杆;83、固定螺母;84、垫块;91、水平杆;92、竖直杆;93、连杆;94、钢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箱梁支模,如图1,包括底座1、外模2、芯模3、端模4,且均为钢制。

如图2,外模2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底板21、对称设置在底板21两侧的侧板22,侧板22底部与底板21抵接,侧板22自与底板21抵接处向外倾斜设置;侧板22底部焊接一导向板23,导向板23的底部与底板21上端面抵接,导向板23远离侧板22与底板21的交界处的面为弧形面,由于有了弧形面的导向,因此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混凝土不易进入侧板22与底板21的交界处。底板21与侧板22形成放置芯模3的容置空间。

如图2,侧板22远离底板21的一端水平延伸一端距离后竖直向下延伸形成与侧板22间隔设置的连接板24。底座1上固定有液压缸5,液压缸5沿底板21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液压缸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一驱动杆51,驱动杆51穿过连接板24并连接两个紧固螺母52,紧固螺母52抵接连接板24的内外两侧。

如图2,侧板22外侧底部固定一水平设置的定位板61,电磁铁板7与侧板22外壁贴合且底部与定位板61抵接。连接板24上固定有加强杆62,加强杆62穿过连接板24、电磁铁板7与侧板22固定,加强杆62设置上下两排。

如图1,端模4成体为矩形板,其中心开设一供芯模3穿出的开口41,端模4封闭外模2两端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上,端模4同时通过螺栓与侧板22、底板21连接。

如图1,芯模3为管道形结构,其横截面大小与开口41大小相同,芯模3位于容置空间内且两端从端模4的开口41穿出。如图2-3,芯模3与侧板22之间设置有杆组件,杆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侧板22内壁、芯模3外壁抵接的钢制套筒81、伸入钢制套筒81与钢制套筒81螺纹连接的螺杆82,螺杆82远离钢制套筒81的一端穿过芯模3并连接一固定螺母83;固定螺母83与螺杆82之间设置有垫块84,垫块84为一端为斜面的套状结构,由橡胶材料制成,垫块84靠近固定螺母83的端面与固定螺母83贴合,另一端面与芯模3内壁贴合。

如图4,芯模3的四个内角处固定有弧形板31,弧形板31与芯模3内壁形成填充腔32。弧形板31的设置一方面增强芯模3四个内角处的连接强度,不易发生应力集中而破坏,另一方面由于形成一填充腔32,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灌入混凝土进行补强作业。

如图2,芯模3内设置一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水平杆91和竖直杆92焊接在一起形成的支撑网,支撑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相邻的支撑网通过连杆93焊接在一起,连杆93与支撑网垂直,支撑网与芯模3内壁抵接,方便取出。

如图2,钢制套筒81靠近侧板22内壁的一端焊接有钢网94,钢网94与侧板22内壁间隔设置,一般间隔为2-3cm左右,钢网94与侧板22内壁所在平面平行。钢网94一方面增加与电磁铁板7的磁力,另一方面在浇筑完毕后留在箱梁内,增强箱梁强度,钢网94与侧板22内壁间隔,避免钢网94外露而容易发生锈蚀。

取出箱梁过程:拆下端模4,取出支撑组件;将螺杆82和固定螺母83取下,使得芯模3和箱梁分离,之后通过大型吊车将芯模3取出;然后液压缸5驱动侧板22外移使得侧板22与箱梁分离,此时可以采用大型吊车将箱梁吊至养护室进行养护。

浇筑前需要先开启电磁铁板7,待混凝土初凝后可关闭,电磁铁板7为直流电磁铁,电磁铁板7可以接市电,采用整流器、变压器等形成所需电压,该技术为常规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