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45190发布日期:2019-11-15 23:26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处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正处在迅速发展阶段,截止2018年底,我国高速公里的通车里程已经超过了14万公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作为高等级公路的主要道路结构类型之一,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占整体高等级路面的80%以上。我国高速公路上使用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通常是由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沥青路面等组成,随着道路交通量日益增大,重载车辆日益增多,车辆超载现象十分严重,加上受路面结构类型、气候、地形地貌、行车荷载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半刚性基层以及沥青面层,均会产生不同程度以及不同形状的裂缝,这些裂缝主要是以反射裂缝为主。常规的处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开挖式维修方式,该种方法需要挖除沥青面层以及半刚性基层,然后在原位进行重新摊铺,另一种是在裂缝上方进行罩面,对沥青面层裂缝不做处理,直接在原有沥青路面上方进行罩面处理,第三种方法是使用热沥青或者自粘贴带进行表面处治,以上方法存在对交通干扰影响大、施工周期长、封闭交通时间长、处治不彻底等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处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扫路面裂缝部位。

2)使用三维探地雷达对路面裂缝部位进行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对反射裂缝进行详细分析。

2.1)根据设计要求,在检测范围内使用三维探地雷达对道路情况进行检测,获取雷达平行于路面的检测灰度图像和横纵断面检测灰度图像。

2.2)依据平行于路面的检测灰度图像确定路面裂缝在道路结构层不同深度的平面分布情况。

2.3)依据平行于路面的检测灰度图像确定路面裂缝走向、开度以及深度信息。使用横纵断面雷达检测灰度图像对裂缝深度进行二次判断。

2.4)提取正常道路结构层反射波形,记录正常道路结构层反射波最大振幅f。提取沿裂缝走向的雷达反射波形,对裂缝位置处的信号进行分析,提取不同深度的裂缝反射波信号。沿道路深度方向每间隔1cm记录一次反射信号的最大振幅f。若f≥f,则判断此处为裂缝最大深度,并记录数据。

3)根据步骤2)中三维探地雷达的检测结果,在裂缝部位布设若干钻孔。

4)在各个钻孔内埋设注浆管。其中,所述注浆管竖直布置。所述注浆管的管体上端具有注浆孔,下端封闭。所述注浆管的下端伸至裂缝底部。所述注浆管的管体管壁上设有若干个压浆孔。

5)沿路面裂缝粘贴密封带。

6)在注浆管内注入渗透型浆液。所述渗透型浆液渗透扩散并胶结道路材料。

7)使用热沥青封堵注浆孔。

进一步,步骤6)中,所述渗透型浆液按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称取:硅酸盐水泥100份,精选石英砂25份,水35份,碱活性剂1份,胶黏剂10份,混合得到渗透型浆液。

进一步,步骤1)中,还具有使用大功率吹风机对裂缝槽缝进行清扫的相关步骤。

进一步,步骤7)之后还具有清洁路面的相关步骤。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钻孔沿路面裂缝走向间隔布置,相邻钻孔的中心间距为30cm。

进一步,步骤7)之前还具有养护30分钟的相关步骤。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a.改变了常规处治方法,改善了施工工艺;

b.缩短了施工周期,减少了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减少施工机械设备投入和劳动力配合;

c.提高了整体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注浆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钻孔布置示意图。

图中:注浆管1、注浆孔101、压浆孔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常规的方法多为开挖式维修、加铺罩面或者路面再生等技术,存在需要中断交通,施工周期长,处治效果不好。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处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扫路面裂缝部位,使用大功率吹风机对裂缝槽缝进行清扫。

2)使用三维探地雷达对路面裂缝部位进行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对反射裂缝进行详细分析。其中,三维探地雷达的检测内容为裂缝的位置、裂缝的尺寸以及基层以下部位的病害情况。三维探地雷达灰度图像可以显示路面横纵断面以及平行于路表面不同深度的雷达图像,通过对三个方向检测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判断路面裂缝宽度以及发展层位。

2.1)根据设计要求,在检测范围内使用三维探地雷达对道路情况进行检测,获取雷达平行于路面的检测灰度图像和横纵断面检测灰度图像。

2.2)依据平行于路面的检测灰度图像确定路面裂缝在道路结构层不同深度的平面分布情况。

2.3)依据平行于路面的检测灰度图像确定路面裂缝走向、开度以及深度信息。使用横纵断面雷达检测灰度图像对裂缝深度进行二次判断。

2.4)提取正常道路结构层反射波形,记录正常道路结构层反射波最大振幅f。提取沿裂缝走向的雷达反射波形,对裂缝位置处的信号进行分析,提取不同深度的裂缝反射波信号。沿道路深度方向每间隔1cm记录一次反射信号的最大振幅f。将裂缝位置的反射信号最大振幅f与正常道路结构层反射振幅f。若f≯f,则判断此处为裂缝最大深度,并记录数据。

3)根据步骤2中三维探地雷达的检测结果,在裂缝部位布设钻孔。参见图2,钻孔沿路面裂缝走向间隔布置,相邻钻孔的中心间距为30cm。

4)在各个钻孔内埋设注浆管1。其中,所述注浆管1竖直布置。参见图1,所述注浆管1的管体上端具有注浆孔101,下端封闭。所述注浆管1的下端伸至裂缝底部。在实际生产中,所述注浆管1的管体管壁的两侧上设有压浆孔102。压浆孔102的开孔方向与裂缝扩展方向相同。

5)沿路面裂缝粘贴密封带。

6)在注浆管1内注入渗透型浆液。所述渗透型浆液渗透扩散并胶结道路材料。其中,渗透型浆液按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称取:硅酸盐水泥100份,精选石英砂25份,水35份,碱活性剂1份,胶黏剂10份,混合得到渗透型浆液;。

7)养护30分钟,使用热沥青封堵注浆孔101。

8)清洁路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础的处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扫路面裂缝部位。

2)使用三维探地雷达对路面裂缝部位进行检测,结合检测结果对反射裂缝进行详细分析。

2.1)根据设计要求,在检测范围内使用三维探地雷达对道路情况进行检测,获取雷达平行于路面的检测灰度图像和横纵断面检测灰度图像。

2.2)依据平行于路面的检测灰度图像确定路面裂缝在道路结构层不同深度的平面分布情况。

2.3)依据平行于路面的检测灰度图像确定路面裂缝走向、开度以及深度信息。使用横纵断面雷达检测灰度图像对裂缝深度进行二次判断。

2.4)提取正常道路结构层反射波形,记录正常道路结构层反射波最大振幅f。提取沿裂缝走向的雷达反射波形,对裂缝位置处的信号进行分析,提取不同深度的裂缝反射波信号。沿道路深度方向每间隔一定距离记录一次反射信号的最大振幅f。若f≯f,则判断此处为裂缝最大深度,并记录数据。

3)根据步骤2中三维探地雷达的检测结果,在裂缝部位布设若干钻孔。

4)在各个钻孔内埋设注浆管1。其中,所述注浆管1竖直布置。所述注浆管1的管体上端具有注浆孔101,下端封闭。所述注浆管1的下端伸至裂缝底部。所述注浆管1的管体管壁上设有压浆孔102。采用特制的注浆管1能够使渗透注浆材料沿横向扩散,能够很好的填充道路裂缝。

5)沿路面裂缝粘贴密封带。

6)在注浆管1内注入渗透型浆液。所述渗透型浆液渗透扩散并胶结道路材料。

7)使用热沥青封堵注浆孔101。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改变了常规处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处治方法,从而达到改善施工工艺、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施工机械以及人员投入的作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主要步骤同实施例2,其中,步骤6)中,所述渗透型浆液按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称取:硅酸盐水泥100份,精选石英砂25份,水35份,碱活性剂1份,胶黏剂10份,混合得到渗透型浆液。所述渗透型浆液粘度低、渗透型好,能够很好的渗透扩散并胶结道路材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主要步骤同实施例2,其中,步骤1)中,还具有使用大功率吹风机对裂缝槽缝进行清扫的相关步骤。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主要步骤同实施例2,其中,步骤7)之后还具有清洁路面的相关步骤。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主要步骤同实施例2,其中,步骤3)中,所述钻孔沿路面裂缝走向间隔布置,相邻钻孔的中心间距为30cm。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主要步骤同实施例2,其中,步骤7)之前还具有养护30分钟的相关步骤。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主要步骤同实施例2,其中,步骤2.1)中的检测范围为裂缝前后1.5m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