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坡度的混凝土现浇支架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68239发布日期:2019-11-06 02:42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坡度的混凝土现浇支架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可调坡度的混凝土现浇支架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桥梁等施工混凝土现场浇注作业。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大量公路正在施工或计划建设,高等级公路和高速铁路已由平原地区向山区大规模推进。在山区道路建设中,遇到架设桥梁的情况常常出现。在桥梁的建造过程中,首先将桥的桥墩浇注完成,各个桥墩之间的桥梁桥身,则通过分段浇注完成;在桥身浇注过程中,则需要根据桥身的高度,从地基处架设支架,到达桥身高度后,安装混凝土底模板和侧模板,安装钢筋后,进行混凝土浇注,成型后,拆除模板和支架,桥身即建造完成。

在实际桥身的浇注过程中,根据现场的需要,有时桥身会设计成具有一定斜度坡度的形状,以适应桥梁的受力情况,或是桥身下方桥拱洞的通航需求。这种情况下,架设的支架与安装的混凝土模板等就要根据设计图纸的形状进行适应。使用的支架要经过精心测量、计算和匹配,使支架顶面形成坡度,支架零部件适配性低,有时没有适合的支架杆长度还需要现场切割;或者在安装底模板时,在下方铺垫弓形木等,耗时耗力,大大影响了施工周期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坡度的混凝土现浇支架;具有可快速组装成各种斜度坡度的混凝土现浇支架,实现快速施工、快速装模的目的。本支架适用性强,施工时调节高度范围宽,操作简便,所有部件使用完毕拆卸后可快速移送到下个施工现场继续使用,节约支架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可调坡度的混凝土现浇支架,包括钢管立柱、坡度调节器、横梁、支架杆和三角桁架,钢管立柱下端与地面相连,作为整个现浇支架的底部支撑结构,钢管立柱可埋入地面基础以下,或固定于地面上方;钢管立柱上端通过法兰与坡度调节器相连;垂直于桥梁长度方向上,横梁铰接在坡度调节器上方;平行桥梁长度方向上,若干支架杆固定在每两根相邻的横梁上,相互垂直的横梁和支架杆构成了铺设混凝土底模板的基础平面,在这个可调节坡度的基础平面之上,就可以构建混凝土模板并浇筑混凝土成为桥身;每根支架杆下方安装一个三角衍架,与支架杆固定相连,三角衍架的作用是使支架杆下方提供一个稳固的三角支架,防止支架杆挠曲,保证浇筑混凝土的时候,不会因为混凝土的重量,支架结构发生变形。

所述钢管立柱相邻之间通过水平杆、水平斜杆和竖直斜杆相互连接;所述杆件的相互连接,使钢管立柱之间形成若干个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体,现浇支架更稳定。

所述坡度调节器包括调节器立柱,调节器立柱下端与钢管立柱上端通过法兰固定连接,调节器立柱的上端为调高部,调高部的活动端上端与横梁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调高部为砂筒;砂筒为圆柱形状,钢管焊接成封闭容器作为下方的固定端,在固定端底部或侧面设置带开关的开口,容器中灌入细沙,在细沙上放置外径略小的活动端,当开口打开,细沙流出,则活动端高度下降;所用铰链可使用多层铰链装置,其固定端转动部和活动端转动部均为多层,多层相互咬合后穿入转轴,多层铰链可避免大型铰链铸造或锻造时,降低部件厚度,保证其金属内部质量,可避免夹杂沙孔等。

所述横梁上方安装弧形槽,其形状与支架杆外径相匹配;弧形槽能增大与支架杆的接触面积,焊接后可将支架杆牢牢固定在横梁上,弧形槽与横梁通过焊接或者螺纹紧固件连接皆可。

所述三角衍架包括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相互固定连接构成,三角衍架内部也分隔出若干三角形,增加了三角衍架整体刚度,更好的对上方的支架杆进行支撑。

所述钢管立柱上预制连接耳,连接耳上预开孔,每根钢管立柱的靠近两端处,四个方向均设置若干个连接耳,连接耳旁边均设置加强肋,水平杆、水平斜杆和竖直斜杆均为两根槽钢拼合背部组合而成,槽钢端部设置预开孔,两根槽钢将连接耳夹持,并使用紧固件与连接耳连接,槽钢槽部焊接加强肋板。

可调坡度的混凝土现浇支架,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图纸加工各个部件,在加工厂内试装后运至施工现场;

(2)在下构已经完成的桥址位置进行场地平整,进行地基处理,硬化,做好排水,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确定硬化厚度,顶面应平整、水平标高应一致。硬化前在立钢管立柱的位置预埋钢筋用于固定钢管立柱;

(3)在硬化好的桥址位置,用全站仪精确放样,安装首节钢管立柱,并保证其安装的垂直度;

(4)以首节钢管立柱为基准,安装与其相连的水平杆、水平斜杆和竖直斜杆;

(5)安装其余的钢管立柱,与其余的水平杆、水平斜杆和竖直斜杆;

(6)安装与钢管立柱相连的调节器立柱;

(7)安装调节器立柱上端的调高部,并调整调高部的活动端,使其高度与设计图纸上的纵向和横向坡度相匹配适应;

(8)在调高部的活动端上端安装铰链,在铰链上方安装横梁;

(9)在横梁上方安装若干弧形槽,并焊接支架杆,在每根支架杆中部下方安装三角桁架;

(10)在三角桁架垂直上方处铺设分配梁;

(11)在支架杆所形成的的上安装面,安装浇注所用的底模板;

(12)安装钢筋,安装侧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

(13)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侧模板,下降坡度调节器的调高部,拆除底模板;

(14)按照安装相反的顺序依次拆除分配梁、三角桁架、支架杆、横梁、坡度调节器、水平杆、竖直斜杆、水平斜杆、钢管立柱;

(15)将以上部件分别归类整理,装车运输至下一桥址或回收到设备堆放场。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是:

1、本发明所述钢管立柱通过水平杆、竖直斜杆、水平斜杆连接,跨度、步距统一,上部的坡度调节器高度可以调节,可根据图纸设计要求,自由调节混凝土尺寸和坡度,调节坡度效率高,即能调节立模标高,又能卸落模板;相对于常规的支架系统或传统的现浇施工方法具有拆装方便,施工快捷,工期缩短,减少其它机械的使用的优点。

2、本发明中的各部件连接方式,整体结构稳定可靠,结构一体性强,易于操作,无需现场焊接作业,施工安全性好。

3、本发明在施工过程中,减少了汽车吊等起重大型机械的使用,能实现部件标准化、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更因其部件通用性好,所有部件都可循环使用,节省了施工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ⅰ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ⅱ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侧面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和序号为:

1、钢管立柱;12、水平杆;13、水平斜杆;14、竖直斜杆;15、连接耳;2、坡度调节器;21、调节器立柱;22、调高部;23、铰链;3、支架杆;4、三角桁架;5、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可调坡度的混凝土现浇支架,包括钢管立柱1、坡度调节器2、横梁5、支架杆3和三角桁架4,钢管立柱1下端与地面相连,钢管立柱1上端与坡度调节器2相连;垂直于桥梁长度方向上,横梁5铰接在坡度调节器2上方;平行桥梁长度方向上,若干支架杆3固定在每两根相邻的横梁5上;每根支架杆3下方安装一个三角衍架4,与支架杆3固定相连;

所述钢管立柱1相邻之间通过水平杆12、水平斜杆13和竖直斜杆14相互连接,水平杆12、水平斜杆13和竖直斜杆14均为两根槽钢拼合背部组合而成,槽钢端部设置预开孔,两根槽钢将连接耳夹持,并使用紧固件与连接耳15连接,槽钢槽部焊接加强肋板;

所述坡度调节器2包括调节器立柱21,调节器立柱21下端与钢管立柱1上端固定连接,调节器立柱21的上端为调高部22,调高部22的活动端上端与横梁5通过铰链23连接;

所述调高部22为砂筒;

所述横梁5上方安装弧形槽51,其形状与支架杆3外径相匹配;

所述三角衍架4包括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相互固定连接构成;

所述钢管立柱1上预制连接耳15,连接耳15上预开孔。

可调坡度的混凝土现浇支架,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图纸加工部件,在加工厂内试装后运至施工现场;

(2)在下构已经完成的桥址位置进行场地平整,进行地基处理,硬化,做好排水,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确定硬化厚度,顶面应平整、水平标高应一致。硬化前应在立钢管立柱的位置预埋钢筋用于固定钢管立柱;

(3)在硬化好的桥址位置,用全站仪精确放样,安装首节钢管立柱,并保证其安装的垂直度;

(4)以首节钢管立柱为基准,安装与其相连的水平杆、水平斜杆和竖直斜杆;

(5)安装其余的钢管立柱,与其余的水平杆、水平斜杆和竖直斜杆;

(6)安装与钢管立柱相连的调节器立柱;

(7)安装调节器立柱上端的调高部,并调整调高部的活动端,使其高度与设计图纸上的纵向和横向坡度相匹配适应;

(8)在调高部的活动端上端安装铰链,在铰链上方安装横梁;

(9)在横梁上方安装若干弧形槽,并焊接支架杆,在每根支架杆中部下方安装三角桁架;

(10)在三角桁架垂直上方处铺设分配梁;

(11)在支架杆所形成的的上安装面,安装浇注所用的底模板;

(12)安装钢筋,安装侧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

(13)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侧模板,下降坡度调节器的调高部,拆除底模板;

(14)按照安装相反的顺序依次拆除分配梁、三角桁架、支架杆、横梁、坡度调节器、水平杆、竖直斜杆、水平斜杆、钢管立柱;

(15)将以上部件分别归类整理,装车运输至下一桥址或回收到设备堆放场。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水平杆、水平斜杆和竖直斜杆均为圆钢管制得,其与钢管立柱的连接处,将圆钢管端部压扁并钻孔,与钢管立柱的法兰盘上的孔相匹配,通过紧固件连接而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