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市政道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道路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道路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其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每天都有大量的汽车在其上通行。一旦道路开裂,将使得交通严重堵塞甚至瘫痪,尤其在发生地震时,救援物资、人员疏散等都需要通过道路进行,为保证灾后救援高效,对道路的抗震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一般的道路多采用混凝土基层作为基础,但一般的混凝土在受到震动冲击时比较容易断裂,一旦混凝土基层断裂错位,则将快速诱发路面断裂,严重影响交通,因此,还有改善空间;
其次,为使车辆合理的在道路中形式,在路面上设置了道路标线,用于引导车辆正确的形式,但是在实际使用使,道路标线会因为汽车的冲击磨耗,道路标线会局部破损、消失,使用寿命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市政道路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土方开挖;
s2:铺设混凝土基层,具体如下:
耙松土方底部,铺设钢筋网,浇筑抗震混凝土,捣实,固化后形成混凝土基层;
s3:铺设砂石垫层;
s4:在砂石垫层上铺设改性乳化沥青,使其形成沥青粘结层;
s5:预制跟路面材料相同的标线模块;标线模块的上表面通过模具成型形状与相应标线形状相同的涂料填充位;
s6:将标线模块放置在步骤s4的沥青粘结层的相应位置;
s7:待标线模块完全成型硬化之后,在涂料填充位内填充热熔涂料,使热熔涂料将涂料填充位完全填满形成标线本体;
s8:制备沥青调温层;
s9:在沥青粘结层上铺设沥青调温层,使得沥青调温层与标线模块边缘齐平并用压路机压实使其形成沥青调温层。
优选的,沥青调温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沥青80-90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5-10份、石蜡颗粒20-29份、金属粉5-10份、陶瓷基相变材料5-10份、碳纤维1-3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1-3份、水25-35份。
优选的,沥青调温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沥青80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6份、石蜡颗粒25份、金属粉8份、陶瓷基相变材料6份、碳纤维2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2份、水28份。
优选的,乳化沥青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沥青50-60份、水35-40份、复配乳化剂1-6份。
优选的,金属粉由粒径为0.5mm-2mm、质量比为3:4的镍粉和铜粉混合而成。
优选的,标线本体上涂覆有发光材料层。
发光材料为长余辉发光材料。
优选的,砂石垫层的厚度<15cm,碾压成形厚度>10cm,并通过震动式压路机进行静压4-5遍,再通过振动压路机轻震2-3遍,最后进行重震碾压1-2遍。
优选的,沥青调温层的摊铺温度为110-150℃
市政道路,包括由上述所述的施工方法得到的道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内置的石蜡颗粒、金属粉、陶瓷基相变材料进行固液的相变转化来调节路面的温度,减轻高温天气路面的温度,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及提升交通安全,同时通过标线模块的设置可以显著增强标线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土方开挖;
s2:铺设混凝土基层,具体如下:
耙松土方底部,铺设钢筋网,浇筑抗震混凝土,捣实,固化后形成混凝土基层;
s3:铺设砂石垫层;
s4:在砂石垫层上铺设改性乳化沥青,使其形成沥青粘结层;
s5:预制跟路面材料相同的标线模块;标线模块的上表面通过模具成型形状与相应标线形状相同的涂料填充位;
s6:将标线模块放置在步骤s4的沥青粘结层的相应位置;
s7:待标线模块完全成型硬化之后,在涂料填充位内填充热熔涂料,使热熔涂料将涂料填充位完全填满形成标线本体;
s8:制备沥青调温层;
s9:在沥青粘结层上铺设沥青调温层,使得沥青调温层与标线模块边缘齐平并用压路机压实使其形成沥青调温层。
具体的:沥青调温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沥青80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6份、石蜡颗粒25份、金属粉8份、陶瓷基相变材料6份、碳纤维2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2份、水28份。
乳化沥青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沥青55份、水38份、复配乳化剂5份。
金属粉由粒径为0.5mm-2mm、质量比为3:4的镍粉和铜粉混合而成。
标线本体上涂覆有发光材料层。发光材料为长余辉发光材料。
砂石垫层的厚度<15cm,碾压成形厚度>10cm,并通过震动式压路机进行静压4-5遍,再通过振动压路机轻震2-3遍,最后进行重震碾压1-2遍。
沥青调温层的摊铺温度为110-150℃
市政道路,包括由上述所述的施工方法得到的道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