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抽吸系统及具有其的扫路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36669发布日期:2020-04-17 22:06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垃圾抽吸系统及具有其的扫路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垃圾抽吸系统。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垃圾抽吸系统的扫路车。



背景技术:

现有道路清洁设备如扫路车等吸取垃圾的能力由垃圾箱及吸嘴的负压(真空度)决定,而垃圾箱内真空度又由风机的转速决定。现在控制风机转度,即控制风机风力大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风机定转速工作:在扫路车工作过程中,将风机转速调到较高转速,使风机风力较大,进而使吸嘴能吸起路面上绝大部分的垃圾;二:手动调节风机转速:在扫路车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根据路面洁净程度适时手动调节风机转速,达到使吸嘴吸干净路面垃圾的效果。

第一种方式中,由于风机定转速工作,故而扫路车油耗高、噪音大、风机功率浪费严重、不节能环保。第二种方式中,由于手动调节风机转速,操作人员容易疲劳导致出现提升风机转速不及时而出现漏料的情况;在天色较暗的清晨或黄昏,由于视线不好,操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大垃圾;导致漏料情况;操作人员要开车又要时时关注路面垃圾分布情况,对操作人员作业要求较高,且操作人员需要一心多用,增加了开车时出事故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垃圾抽吸系统及具有其的扫路车,以解决现有的扫路车存在的油耗高、噪音大、风机功率浪费严重、容易出现垃圾漏掉情况及操作人员作业出事故风险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垃圾抽吸系统,包括:用于吸取路面垃圾的吸嘴总成,吸嘴总成的进料口朝向路面,吸嘴总成的出料口连通有用于使吸嘴总成内产生负压以吸取路面垃圾的牵引风机,牵引风机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并调节其转速大小的驱动调节装置,驱动调节装置连接有用于控制其动作的控制装置;吸嘴总成进料口的进料侧设有导料旋转机构,导料旋转机构包括转动设置的感应板,导料旋转机构用于将吸嘴总成前移方向两侧的垃圾引导汇聚至感应板的外侧,感应板用于在吸嘴总成前移过程中撞击汇聚的垃圾后旋转成与垃圾高度相匹配的角度以使汇聚的垃圾由感应板处进入进料口内;导料旋转机构连接有角度检测机构,角度检测机构与控制装置相连,角度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感应板撞击垃圾后的旋转角度b,并将旋转角度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接收的旋转角度信息相应控制驱动调节装置动作,进而使驱动调节装置根据感应板的旋转角度相应调节牵引风机的转速。

进一步地,进料口包括上外罩,上外罩沿吸嘴总成前移方向的两侧边缘分别连接有朝地面延伸的侧挡板,上外罩沿吸嘴总成前移方向的后边缘连接有朝地面延伸的后挡板;导料旋转机构设于上外罩沿吸嘴总成前移方向的前边缘上,且导料旋转机构朝地面延伸,并导料旋转机构、两块侧挡板及后挡板围合成用于防止进料口内的垃圾向外泄露的围挡。

进一步地,导料旋转机构还包括导料板及自复位铰链构件;感应板的上端通过自复位铰链构件与上外罩的下表面铰接,感应板的下端朝地面竖直延伸,以在吸嘴总成前移时感应板撞击汇聚的垃圾后在自复位铰链构件的作用下相对上外罩旋转,并在垃圾进入进料口后感应板再在自复位铰链构件的自复位功能下回复至初始状态;两块导料板分设于感应板的两侧,且分别与感应板呈夹角相连,以将进料口两侧的垃圾引导汇聚至感应板的外侧,各导料板的上端与前边缘固定,各导料板的下端朝地面竖直延伸。

进一步地,导料板与感应板反向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20°~80°。

进一步地,自复位铰链构件包括自复位弹簧、铰轴、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自复位弹簧固定套装于铰轴的外圆上,且自复位弹簧的两受力侧分别抵顶感应板的内侧壁和上外罩的下表面;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设于自复位弹簧的两侧,第一连接板固定套装于铰轴的外圆上且与感应板的内侧壁固定,第二连接板转动套装于铰轴的外圆上且与上外罩的下表面固定。

进一步地,导料板和/或感应板的下端距地面的高度l3为10mm~20mm。

进一步地,角度检测机构包括与铰轴沿轴向固定连接的传动轴,及用于检测传动轴的旋转角度的角度检测器;角度检测器固定连接于传动轴上,且角度检测器与控制装置相连,用于将检测的传动轴的旋转角度信息并发送至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角度检测机构还包括用于转动支承传动轴的安装支台,安装支台固定设置于上外罩的上表面上;传动轴的安装端穿设安装支台后朝进料口的侧向延伸;角度检测器固定套装于传动轴安装端的外圆上。

进一步地,驱动调节装置包括发动机、及与发动机的驱动端相连的带传动结构;牵引风机与带传动结构的驱动端相连;发动机与控制装置相连,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接收的旋转角度信息相应控制发动机的转速,进而调节牵引风机的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扫路车,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的垃圾抽吸系统。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垃圾抽吸系统,打破了现有技术中两种风机风力调节控制的方式,实现了风机转速调节的智能化、自动化,使风机转速调节操作简单、更容易操作;另一方面,提高了风机的功率使用率,降低路面清扫设备的油耗和噪音,减少风机能量的浪费,更节能环保;采用本发明的垃圾抽吸系统调节风机的转速时,可大量减少人为操作,并风机转速调节更精准,同时减少大垃圾漏料状况的发生,且操作人员只需要专心操作路面清洁设备即可,无需一心多用,且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而可降低出事故的风险;

本发明的扫路车,打破了现有技术中两种风机风力调节控制的方式,实现了扫路车风机转速调节的智能化、自动化,使风机转速调节操作简单、更容易操作;另一方面,提高了扫路车风机的功率使用率,降低扫路车的油耗和噪音,减少风机能量的浪费,更节能环保;采用本发明的扫路车工作时,可大量减少人为操作,并风机转速调节更精准,同时减少大垃圾漏料状况的发生,且操作人员只需要专心操作路面清洁设备即可,无需一心多用,且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而可降低出事故的风险。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扫路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垃圾抽吸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吸嘴总成;11、进料口;111、上外罩;20、牵引风机;30、驱动调节装置;31、发动机;32、带传动结构;40、导料旋转机构;41、感应板;42、导料板;43、自复位铰链构件;431、自复位弹簧;432、铰轴;433、第一连接板;434、第二连接板;50、角度检测机构;51、传动轴;52、角度检测器;53、安装支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垃圾抽吸系统,包括:用于吸取路面垃圾的吸嘴总成10,吸嘴总成10的进料口11朝向路面,吸嘴总成10的出料口连通有用于使吸嘴总成10内产生负压以吸取路面垃圾的牵引风机20,牵引风机20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并调节其转速大小的驱动调节装置30,驱动调节装置30连接有用于控制其动作的控制装置(图未示)。吸嘴总成10进料口11的进料侧设有导料旋转机构40,导料旋转机构40包括转动设置的感应板41,导料旋转机构40用于将吸嘴总成10前移方向两侧的垃圾引导汇聚至感应板41的外侧,感应板41用于在吸嘴总成10前移过程中撞击汇聚的垃圾后旋转成与垃圾高度相匹配的角度以使汇聚的垃圾由感应板41处进入进料口11内。导料旋转机构40连接有角度检测机构50,角度检测机构50与控制装置相连,角度检测机构50用于检测感应板41撞击垃圾后的旋转角度,并将旋转角度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接收的旋转角度信息相应控制驱动调节装置30动作,进而使驱动调节装置30根据感应板41的旋转角度相应调节牵引风机20的转速。

本发明的垃圾抽吸系统工作时,吸嘴总成10沿路面前移,同时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调节装置30动作,驱动调节装置30驱动牵引风机20旋转,使吸嘴总成10内形成负压环境;同时导料旋转机构40在吸嘴总成10前移过程中将吸嘴总成10前移方向两侧体积较大的大垃圾引导汇聚至感应板41的外侧,同时吸嘴总成10前移时带动感应板41前移,感应板41撞击汇聚的垃圾后旋转角度,使汇聚的垃圾由感应板41处进入进料口11内,进料口11内的垃圾再在牵引风机20产生的负压力的作用下被抽吸至与吸嘴总成10连通的垃圾箱内,从而完成路面垃圾的吸取;同时,感应板41撞击汇聚的垃圾后旋转角度,由于不同体积的汇聚垃圾使感应板41旋转的角度不同,即感应板41的旋转角度与汇聚垃圾的体积成正比关系,当感应板41旋转角度时,角度检测机构50检测感应板41的旋转角度,并将该旋转角度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该旋转角度信息的电信号后相应控制驱动调节装置30动作,以使驱动调节装置30根据感应板41的旋转角度相应调节牵引风机20的转速,且感应板41的旋转角度越大,牵引风机20的转度越高,进而风力越大,从而实现牵引风机20转速的实时调节,进而实现牵引风机20风速大小的实时调节。

本发明的垃圾抽吸系统,打破了现有技术中两种风机风力调节控制的方式,实现了风机转速调节的智能化、自动化,使风机转速调节操作简单、更容易操作;另一方面,提高了风机的功率使用率,降低路面清扫设备的油耗和噪音,减少风机能量的浪费,更节能环保;采用本发明的垃圾抽吸系统调节风机的转速时,可大量减少人为操作,并风机转速调节更精准,同时减少大垃圾漏料状况的发生,且操作人员只需要专心操作路面清洁设备即可,无需一心多用,且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而可降低出事故的风险。

可选地,如图2所示,进料口11包括上外罩111,上外罩111沿吸嘴总成10前移方向的两侧边缘分别连接有朝地面延伸的侧挡板,上外罩111沿吸嘴总成10前移方向的后边缘连接有朝地面延伸的后挡板。导料旋转机构40设于上外罩111沿吸嘴总成10前移方向的前边缘上,且导料旋转机构40朝地面延伸,并导料旋转机构40、两块侧挡板及后挡板围合成用于防止进料口11内的垃圾向外泄露的围挡。

可选地,如图2所示,导料旋转机构40还包括导料板42及自复位铰链构件43。感应板41的上端通过自复位铰链构件43与上外罩111的下表面铰接,感应板41的下端朝地面竖直延伸,以在吸嘴总成10前移时感应板41撞击汇聚的垃圾后在自复位铰链构件43的作用下相对上外罩111旋转,以使汇聚的垃圾由感应板41处进入进料口11内,并在垃圾进入进料口11后感应板41再在自复位铰链构件43的自复位功能下回复至初始状态,以便与下次汇聚的垃圾撞击。两块导料板42分设于感应板41的两侧,且分别与感应板41呈夹角相连,以将进料口11两侧的垃圾引导汇聚至感应板41的外侧,各导料板42的上端与前边缘固定,各导料板42的下端朝地面竖直延伸。优选地,导料板42的下端连接有具有弹性的弹性边,以避免导料过程中卡料。在另一实施例中,导料旋转机构40仅包括感应板41及自复位铰链构件43。感应板41的上端通过自复位铰链构件43与上外罩111的下表面铰接,感应板41的下端朝地面竖直延伸,以在吸嘴总成10前移时感应板41撞击位于吸嘴总成10前移方向的垃圾后在自复位铰链构件43的作用下相对上外罩111旋转,以使该些垃圾由感应板41进入进料口11内。

优选地,如图2所示,导料板42与感应板41反向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20°~80°,以便在吸嘴总成10前移过程中,导料板42能够将吸嘴总成10前移方向两侧的垃圾引导汇聚至感应板41的外侧。当导料板42与感应板41反向延长线之间的夹角小于20°时,导料板42对大垃圾的引导汇聚效果不明显,且不容易将吸嘴总成10前移方向两侧的大垃圾引导后汇聚,且角度太小导致吸嘴总成结构的外形尺寸增大、内腔空间增大、抽吸效果降低。当导料板42与感应板41反向延长线之间的夹角大于80°时,在进料口11同样宽度的前提下,进料口11进料侧的凹深较大,容易在该凹深内汇聚成大垃圾堆,进而导致感应板41撞击该大垃圾堆时卡死,影响垃圾抽吸系统的正常工作。优选地,导料板42与感应板41反向延长线之间的夹角为30°~50°,导料效果最佳。

可选地,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自复位铰链构件43包括自复位弹簧431、铰轴432、第一连接板433及第二连接板434。自复位弹簧431固定套装于铰轴432的外圆上,且自复位弹簧431的两受力侧分别抵顶感应板41的内侧壁和上外罩111的下表面。第一连接板433和第二连接板434分设于自复位弹簧431的两侧,第一连接板433固定套装于铰轴432的外圆上且与感应板41的内侧壁固定,第二连接板434转动套装于铰轴432的外圆上且与上外罩111的下表面固定。工作时,感应板41与汇聚的垃圾撞击后,该撞击的反作用力使感应板41推动第一连接板433和自复位弹簧431转动,进而第一连接板433和自复位弹簧431带动铰轴432转动,铰轴432转动时而第二连接板434不转动,从而感应板41可以铰轴432的轴线为旋转轴相对上外罩111转动;当作用在感应板41上的反作用力消失后,感应板41可在自复位弹簧431的自复位弹性力作用下回复至初始状态。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433套装于铰轴432的外圆上且与感应板41的内侧壁固定,第二连接板434转动套装于铰轴432的外圆上且与上外罩111的下表面固定。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导料板42和/或感应板41的下端距地面的高度为10mm~20mm,以便灰尘、树叶、小沙粒、小纸片、小塑料片等体积较小的小垃圾能够在不与感应板41和导料板42撞击的情形下进入进料口11内,从而减少风机能量的浪费,更节能环保。当导料板42和感应板41的下端距地面的高度小于10mm时,影响灰尘、树叶、小沙粒、小纸片、小塑料片等体积较小的小垃圾顺利进入进料口11内。当导料板42和感应板41的下端距地面的高度大于20mm时,小石头、成堆的树叶、树枝、塑料袋、包装盒等体积稍大的中垃圾不能顺利被吸入进料口11内,或需要调高牵引风机的基础转速以便能够将中垃圾顺利吸入进料口11内,这时造成风机能量的浪费,不节能和环保。

可选地,如图2所示,角度检测机构50包括与铰轴432沿轴向固定连接的传动轴51,及用于检测传动轴51的旋转角度的角度检测器52。角度检测器52固定连接于传动轴51上,且角度检测器52与控制装置相连,用于将检测的传动轴51的旋转角度信息并发送至控制装置。具体地,角度检测器52为角位移传感器。工作时,感应板41受力推动铰轴432转动,铰轴432转动带动传动轴51同步转动,传动轴51转动时,角位移传感器检测传动轴51的旋转角度,并将该旋转角度信息转变成电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在其它实施例中,角度检测机构50包括与感应板41或第一连接板433固定连接的传动轴51,及用于检测传动轴51的旋转角度的角度检测器52。

优选地,如图2所示,角度检测机构50还包括用于转动支承传动轴51的安装支台53,安装支台53固定设置于上外罩111的上表面上。传动轴51的安装端穿设安装支台53后朝进料口11的侧向延伸。角度检测器52固定套装于传动轴51安装端的外圆上。通过设置安装支台53以旋转支承传动轴51,进而提高传动轴51支承的稳定性,减少传动轴51受垃圾抽吸系统工作时产生振动的影响,进而提高角度检测器52检测的精度。

可选地,如图1所示,驱动调节装置30包括发动机31、及与发动机31的驱动端相连的带传动结构32。牵引风机20与带传动结构32的驱动端相连。发动机31与控制装置相连,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接收的旋转角度信息相应控制发动机31的转速,进而调节牵引风机20的转速。具体地,带传动结构32包括与发动机31的驱动轴固定的主动带轮、与牵引风机20的驱动轴固定的从动带轮、及绕设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的传动带。工作时,角度检测器52检测传动轴51的旋转角度后,将该旋转角度信息转变成电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接收的该旋转角度信息的电信号后相应控制发动机31的转速,从而控制牵引风机20的转速,实现牵引风机20风速大小的适应性调节,且汇聚的垃圾体积越大,感应板41旋转的角度越大,发动机31的转速越高,从而牵引风机20的转度越高,牵引风机20的风力越大。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路车,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的垃圾抽吸系统。由于本发明的扫路车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的垃圾抽吸系统,从而本发明的扫路车,打破了现有技术中两种风机风力调节控制的方式,实现了扫路车风机转速调节的智能化、自动化,使风机转速调节操作简单、更容易操作;另一方面,提高了扫路车风机的功率使用率,降低扫路车的油耗和噪音,减少风机能量的浪费,更节能环保;采用本发明的扫路车工作时,可大量减少人为操作,并风机转速调节更精准,同时减少大垃圾漏料状况的发生,且操作人员只需要专心操作路面清洁设备即可,无需一心多用,且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而可降低出事故的风险。进一步地,扫路车还包括连接于垃圾抽吸系统下方且位于进料口外侧的滚轮结构,用于保持吸嘴总成的离地距离及进料口的朝向和角度,遇到无法进入的垃圾时,弹性跳动以进行避让,避免吸嘴总成损坏;滚轮结构通过弹性轴连接装配,缓冲不平路面带来的颠簸及振动、跳动下落时的缓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