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限高警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14856发布日期:2020-01-31 18:5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限高警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防撞报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限高警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逐渐成为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在许多隧道、桥洞等特殊的道路上都对于车辆高度有限高要求,但是需要司机因为没有注意导致超高车辆行而造成车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道路限高警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道路限高警报设备,其包括汽车、隧道、车限高指示牌、显示屏、警示灯、报警器、摄像头、激光测高仪、限高仪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一端前部设置有隧道,所述隧道一端上部设置有车限高指示牌,所述车限高指示牌一端左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一端下侧设置有限高仪面板,所述限高仪面板一端左上侧安装有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一端右侧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一端右侧安装有报警器,所述摄像头一端下侧设置有激光测高仪。

优选地,所述隧道一端上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板。

优选地,所述车限高指示牌位于设备最右侧,所述车限高指示牌上面附着有荧光粉。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内部设置有中央处理器。

优选地,所述警示灯内部设置有六排led灯柱。

优选地,所述报警器设置于限高仪面板最右侧,所述报警器设置有发声喇叭。

优选地,优选地,所述摄像头位于警示灯与报警器中间部位。

优选地,所述激光测高仪设置有激光发射孔径和激光探测孔径。

本发明,原理简单,一种道路限高警报设备是一种可以警示超高车辆禁止通行的道路安全设备。

自动化测量:该机电机械设备安装有激光测高仪,可以快速便捷的测算行驶来车辆的高度。

限高分析报警的功能;该机电机械设备通过摄像头捕捉及激光测高仪测量分析汽车高度,当超高时警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道路限高警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道路限高警报设备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道路限高警报设备的限高警报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车、2隧道、3车限高指示牌、4显示屏、5警示灯、6报警器、7摄像头、8激光测高仪、9限高仪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3所示,一种道路限高警报设备,其包括汽车1、隧道2、车限高指示牌3、显示屏4、警示灯5、报警器6、摄像头7、激光测高仪8、限高仪面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1一端前部设置有隧道2,所述隧道2一端上部设置有车限高指示牌3,所述车限高指示牌3一端左侧安装有显示屏4,所述显示屏4一端下侧设置有限高仪面板9,所述限高仪面板9一端左上侧安装有警示灯5,所述警示灯5一端右侧设置有摄像头7,所述摄像头7一端右侧安装有报警器6,所述摄像头7一端下侧设置有激光测高仪8。

本发明中,所述隧道2一端上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板;所述车限高指示牌3位于设备最右侧,所述车限高指示牌3上面附着有荧光粉;所述显示屏4内部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所述警示灯5内部设置有六排led灯柱;所述报警器6设置于限高仪面板9最右侧,所述报警器6设置有发声喇叭;所述摄像头7位于警示灯5与报警器6中间部位;所述激光测高仪8设置有激光发射孔径和激光探测孔径。

本发明,操作方便,原理简单,一种道路限高警报设备是一种可以自动化便捷的进行汽车限高警示的道路安全设备。

当汽车1行驶至激光测高仪8监控范围内部后设备开始工作。

摄像头7捕捉车辆信息同时激光测高仪8开始工作激光发射孔径发生激光脉冲,激光探测孔径处理激光脉冲信息并且传输到显示屏4内部设置的中央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

当车辆高度超过2.5m时,警示灯5中led光源开始工作一闪一闪警示,报警器6中发声喇叭发出报警音,同时显示屏4显示汽车1车牌号进一步警示超高汽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