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高速铁路智能建造的轻型化简支箱梁及其建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07620发布日期:2020-02-22 03:45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高速铁路智能建造的轻型化简支箱梁及其建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桥梁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速铁路智能建造的轻型化简支箱梁及其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在我国应用广泛,特别是在高速铁路上大量应用。但设计、施工、养护联系不紧密,同时施工精细化程度不足,因此梁重较大,一般为800~900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因此,有必要从设计开始考虑提升简支梁的建造技术,提升施工自动化及精细化程度,将设计、施工、养护紧密联系,最终提高简支梁的经济性、耐久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速铁路智能建造的轻型化简支箱梁及其建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高速铁路智能建造的轻型化简支箱梁,包括简支梁顶板,所述简支梁顶板下端形成简支梁腹板,所述简支梁腹板下端形成简支梁底板,所述简支梁顶板、简支梁底板、简支梁腹板围合形成简支箱梁,所述简支梁底板、简支梁腹板交接处形成避免混凝土开裂的强固倒角。

所述强固倒角为位于简支箱梁内的内倒角。

所述简支梁腹板中形成腹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

所述简支梁底板中形成底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

所述简支梁腹板端部设置有与腹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相连的腹板预应力锚具,所述简支梁底板端部设置有与底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相连的底板预应力锚具。

所述简支梁顶板、简支梁底板、简支梁腹板、腹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底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采用bim技术设计。

所述腹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位于简支梁腹板的下部。

所述底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均布在简支梁底板中。

一种适用于高速铁路智能建造的轻型化简支箱梁的建造方法,混凝土浇筑简支箱梁,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少14天内,混凝土表面采用保湿、保温材料严密覆盖,并通过洒水保证混凝土表面充分湿润或采用混凝土养护剂养护。

在夏季施工时,预制台座上设置遮阳棚;在存梁时,在梁面用土工布做覆盖措施。

本发明获得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简支梁顶板以及其下端的两块简支梁腹板、简支梁底板组成简支箱梁,通过简支梁腹板、简支梁底板之间增设的强固倒角,既能够有效的解决混凝土张拉开裂的问题,又不影响施工中全自动液压内模板的实施,本发明的简支箱梁能够有效的降低梁重,提高简支梁的经济性、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横向示意图;

其中:

1简支梁顶板2简支梁底板

3简支梁腹板4强固倒角

5腹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6底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

7腹板预应力锚具8底板预应力锚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高速铁路智能建造的轻型化简支箱梁,包括简支梁顶板1,所述简支梁顶板1下端形成简支梁腹板3,所述简支梁腹板3下端形成简支梁底板2,所述简支梁顶板1、简支梁底板2、简支梁腹板3围合形成简支箱梁,所述简支梁底板2、简支梁腹板3交接处形成避免混凝土开裂的强固倒角4。

所述强固倒角4为位于简支箱梁内的内倒角。

所述简支梁腹板3中形成腹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5。

所述简支梁底板2中形成底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6。

所述简支梁腹板3端部设置有与腹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5相连的腹板预应力锚具7,所述简支梁底板2端部设置有与底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6相连的底板预应力锚具8。

所述简支梁顶板1、简支梁底板2、简支梁腹板3、腹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5、底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6采用bim技术设计。

所述腹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5位于简支梁腹板3的下部。

所述底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6均布在简支梁底板2中。

本发明通过bim精细化设计,提高施工中自动化水平,优化了箱梁梁重,简支梁顶板1、简支梁底板2、简支梁腹板3围合形成简支箱梁使时速350高速铁路简支梁梁重由800~900吨,降低到700吨。所述的简支箱梁采用等高度设计,简支梁顶板1、简支梁底板2、简支梁腹板3向箱内内变厚。

本发明针对简支梁不同的使用环境,采用了不用施工控制措施,保证了简支梁施工质量。

所述强固倒角4解决了预应力钢束张拉时此位置混凝土易开裂的问题。

本发明全周期采用bim技术,即在设计阶段将混凝土、预应力钢束、普通钢筋、各类预埋件精确模拟,全部数据化,可指导简支箱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建造和运维。

所述简支箱梁的bim模型,将普通钢筋全部精确数据化,可实现普通钢筋自动下料,自动成型,提高钢筋工程质量及效率。

所述腹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5、底板预应力钢束及孔道6采用智能预应力张拉技术,可实现预应力施工的自动化数据采集包括钢绞线伸长量和夹片外露量、自动张拉控制、各阶段伸长量自动计算、控制指标的自动解算预警、自动张拉数据报表编制等功能,实现预应力张拉过程控制的自动化、实时化、远程化、可视化目标。数据传输应采用云服务器和无线4g模块传输方式,提高梁场的信息化程度和梁体张拉质量。

本发明通过设计过程中精确化建模,优化普通钢筋布置,提前预留混凝土振捣通道,可提高混凝土及钢筋工程施工质量。

所述强固倒角4解决了既有简支箱梁预应力张拉时,此位置易开裂的问题。同时,经过对简支箱梁全过程生命周期的考虑,设置的强固倒角4不影响施工中全自动液压内模板的实施。

本发明的适用于高速铁路智能建造的轻型化简支箱梁,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少14天内,混凝土表面应采用保湿、保温材料严密覆盖,并通过洒水保证混凝土表面充分湿润。也可采用混凝土养护剂养护。

在夏季施工时(日最高气温超过25℃时),预制台座上应设置遮阳棚;在存梁时,梁面应做覆盖措施,严禁裸梁暴晒。

在存梁及运架阶段,为防止出现梁面曝晒后突然降温(如突降大雨)工况,应在梁面用土工布等材料做覆盖措施,防止梁面由于温度骤然变化开裂。

本发明通过简支梁顶板以及其下端的两块简支梁腹板、简支梁底板组成简支箱梁,通过简支梁腹板、简支梁底板之间增设的强固倒角,既能够有效的解决混凝土张拉开裂的问题,又不影响施工中全自动液压内模板的实施,本发明的简支箱梁能够有效的降低梁重,提高简支梁的经济性、耐久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